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年伊始,多名财经官员及学者,对牛年中国经济走势作出预测,大多数都预期中国经济下半年就会弹升。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只要坚持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衰退期间,美国和中国有了千载难逢的让经济重新恢复平衡的机会,要想减轻衰退对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它们就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3.
  刘霞辉 《经济导报》2007,(27):14-15
中国二十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令世人瞩目,但繁荣下的睡忧更为中国经济界的专家学者所瞩注。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近百位学者就宏观经济的周期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从学术角度就中国经济本轮周期是否将结束、土地和金融安全,经济结构失衡、消费与投资失衡、是否加息的两难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剖析,把当前中国经济的潜在危机和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都提了出来。本报记者根据记录整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席佳琳 《经济导报》2010,(26):24-25
但在中国内部,撼动该国主要出口制造业中心的劳工问题正推动其经济版图发生重大变化,富士康就处在这类调整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5.
路宽行 《经济导报》2007,(37):32-33
次按风暴正转化为美联储不得不正视的复杂经济问题。一段时期以来,美联储一直小心谨慎地把美国经济用二分法切成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辩称只要金融市场的脏水不波及实体经济,美联储就为自己暂时按兵不动找到理据,以免匆忙出手救了那些“麻烦制造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若尘 《摩托车信息》2010,(12):26-27
<正>2010年,在这个危机后经济真正走向复苏的年头,整年的经济形势阴晴不定。在国内,人民币汇率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以及外交的权重因素,加之通胀渐渐形成,我国经济走势显得一片阴霾,经济增长率虽然升高了,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在升高,物价也就水涨船高,CPI长期处在高位。而国际社会方面,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研究》2012,(4):46-47
查尔斯·杜马斯总是与众不同。在我们全力解救全球金融体系时,他却指出了关于未来发展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实。美国又回到了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而中国也正走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和巨额盈余的发展模式的道路上。他还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规模过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潭。而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过度的国内投资,中国所需要的是消费的增长。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浪费,另一个就是泡沫。  相似文献   

8.
外界正逼迫中国调整人民币估值。纠缠在这个问题上是错误的。全球经济所需要的,是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并降低其经常项目盈余。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消费需求不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是一个老话题,十年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紧缩压力时就已经被提出来,也曾引起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寒山 《经济导报》2007,(22):40-41
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一方面存在着经济增长的失衡,使得整个经济表现时刻处在脆弱状态,另一方面是中国资本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支持资本化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中国股市的狂飙突进。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政府的调控措施就显得格外小心谨慎。但这并不妨碍政府使用较为严厉的手段,因此股市的投资者们应在了解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密切留意关键经济问题的演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3):40-40
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最近,美国次按风波引发了国内经济的疲软,世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近期在香港,各种金融经济论坛纷纷登场,其中有亚洲金融论坛,三江论坛,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金融论坛等,这些论坛着眼于关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和厚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以往都在走传统型的粗放式发展之路,但是这一增长方式的潜能已经接近极限。事实证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只能靠农业经济自身功能的不断强化,为此,就必须要实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农业经济可持续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了中国今年首季经济数据,工业生产增长企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国内市场平稳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等指标,让人看到中国经济正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向积极方向转变。细读今年首季统计数据,财政扩张的幅度似可适度收缩。  相似文献   

14.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27):23-24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日前表示:“复苏即将到来,这很可能是一种疲弱的复苏。”IMF目前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5%,高于4月份预测的1.9%,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日本经济的反弹和美国经济的正增长,但仍低於趋势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方太忠 《经济导报》2007,(13):43-43
今日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在改革开放中,促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吸收外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发展要素,要获取这些要素使中国无数经济发展项目启动起来达到属世界最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成为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和实现对内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佳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9,(44):20-22
出口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关系着对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解读。中国商务部10月30日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有望收窄到20%以内。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雷曼兄弟倒闭一周年之际,中国外贸企业正缓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而观察中国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为透视中国经济恢复情况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7.
冯顺 《经济导报》2007,(14):14-14
自2000年起,越南经济的年增长率就一直保持在7~8%左右,持续的繁荣就此改变了这个国家。最大城市胡志明市现在人潮涌动,正满怀信心,迅速发展。 20多年前,执政的越南共产党放弃集体主义,开始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革新政策,这与中国提前几年开始的政策大同小异。从此,越南开始了漫长的跋涉。  相似文献   

18.
谢涌海 《经济导报》2009,(41):13-14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传奇般经济建设成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香港和上海,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两大中心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金融之市场化和经济之资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经济日益占据世界经济更重要地位的今天,己成为吸引世界目光的两颗明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加强自主创新,使中国由汽车生产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宏伟目标.把“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自主创新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大目标之一,进步强调了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包括汽车工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试就“自主创新”的有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导报》2010,(33):26-27
日本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288万亿美元,低于中国1.339万亿美元的第二季度产出。这意味着中国有可能在今年一举超过日本。中国过去曾有第四季度经济产出超过日本的情况,因为在一年的最后一季度,中国经济会出于季节性的原因而更加活跃。现在第二季度就超过日本,让人觉得中国的全年产出也很有把握将日本甩在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