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油发动机多为湿式气缸套,大修发动机时一般都采用更换气缸套的方法予以修复.我们曾遇到过3例495型柴油发动机大修后气缸套从缸肩处折断,打坏缸体的严重机械事故.通过认真检查,均与未彻底清除缸套上座孔夹角处的异物(油泥、灰尘或积碳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缸套穴蚀的立要原因 解放CA112IJ型汽车采用CA6110/125/Z1A2型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为湿式缸套,缸套厚度为5毫米。在湿式汽缸套外围和水接触的部位,有时会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蜂窝状凹坑,严重时甚至穿透漏水,这种现象叫做穴蚀。  相似文献   

3.
缸套穴蚀的立要原因 解放CA112IJ型汽车采用CA6110/125/Z1A2型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为湿式缸套,缸套厚度为5毫米。在湿式汽缸套外围和水接触的部位,有时会出现一些大小不等的蜂窝状凹坑,严重时甚至穿透漏水,这种现象叫做穴蚀。  相似文献   

4.
缸套是发动机最基本的构件之一 ,正确地使用和安置缸套 ,会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反之会使发动机出现不应有的损伤 ,加剧机械的磨损 ,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1 缸套安装后的变形缸套安装后引起变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先就常见的几种变形分析如下 :( 1)缸套内侧过高或缸床垫孔口处过厚 ,使缸套上口处承受着额外的力矩而使之变形 ,严重时会压断缸套。( 2 )缸套装入缸体过紧或不正。对于使用湿式缸套的发动机来说 ,为了防止因垫膨胀受到限制而变形 ,在缸套安装孔上下凸缘处于缸套外表面之间留有 0 .10mm左右的间隙。但由于长期使用 ,该间隙被…  相似文献   

5.
针对内燃机气缸套的动态变形问题,提出一套对湿式缸套在工作时的变形进行测试的方法。通过对增压中冷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周向应变的动态测试与分析,绘出缸套在工作时产生的周向变形曲线,分析缸套变形的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压后转速升高对缸套应变影响不明显,缸套的最大变形出现在各作用力对缸套壁面作功最大的2 200 r/m in工况。  相似文献   

6.
<正> 4.缸套的拆装 缸套的合理安装是提高发动机修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因缸套安装不当而造成早期磨损、拉缸、排油冒烟、漏水、烧缸垫,有时甚至造成压断缸套,压裂缸套安装孔凸缘等事故性损坏。 (1)湿式缸套的拆装 a.气缸套的拆卸 取下气缸套的常用工具如图23所示,使用方法是:发动机平稳放置,工具辅件完整灵活。抽出托板销子,取下托板,把起出器支架平整地放在发动机机体平面上,将螺旋杆穿过气缸套,然后装好托板并用托板销子联接。使托板两个肩部准确地抵住缸套底部,先轻轻扳转螺杆的扳手,当手有受力感觉时即停,使托板与气缸套接触可靠时再用力扳转手柄将气缸套取出。在取出过程中可以用木锤在气缸套底边敲击,以帮助缸套移动。如果没有专用工具,可以把机体倒立架空,在气缸套下端平面上放一块木头,用铁棍通过木头将缸套镦下。  相似文献   

7.
杜德军 《天津汽车》2010,(12):51-53
随着柴油机强化技术的不断提升,其湿式缸套的穴蚀问题日益凸现,已严重地影响了柴油机的寿命周期费用(LCC).柴油机设计和制造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方法很多,但只有在下一代柴油机上才能应用.文章分析了柴油机湿式缸套穴蚀的出现机理,根据柴油机不同的使用阶段,提出柴油机使用和维修方面要解决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这类穴蚀问题的快修技术.提出了用户可操作的缸套的穴蚀问题预防措施,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柴油机的缸套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某大功率高速发动机在台架磨合试验结束后,使用内窥镜检查缸套时发现缸套表面异常磨损,磨损部位的珩磨网纹消失。通过建立故障树,围绕零部件制造质量、装配过程、运行使用等方面进行逐项排查,并根据故障原因制定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缸套磨损是由整机隔振装置弹性刚度一致性差引起的。通过对缸套抵抗热变性能力进行仿真计算,优化改进了缸套的冷却结构,有效改善了缸套的承热和变形,为其他发动机类似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缸套的变形直接影响到气缸套与活塞环间的间隙以及缸套与缸盖间的密封性,从而导致机油消耗增加、产生窜漏、增加损耗和燃油消耗。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重点分析预紧力作用下的气缸套失圆问题。结果表明,发动机第1缸和第4缸的变形量过大。通过增加壁厚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说明有限元分析可以在设计初期解决缸孔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X6130发动机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车用大功率发动机机型之一,在新疆地区拥有近千台.如红岩CQ19.210、黄河JN162等配套主机均是X6130发动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维修后发现其气缸套早期磨损比较严重,造成发动机费机油、冒烟、动力不足等,给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经调查研究分析认为,造成气缸套早期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吉尔130汽车发动机气缸套是湿式的。缸盖两侧压着气缸套上端面的宽度很小。发动机换气缸套后,如果气缸套上端面对于缸体顶面的相对高度及不平行度过大,形成阶梯形,工作时,即使驾驶员正确操作,发动机也很容易冲坏缸垫。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采用刮研工艺对两台吉尔130汽车发动机作了修理,保证了精度。经过两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1.气缸套高出缸体高度的技术要求 DC6110系列发动机的湿式气缸套用耐磨合金铸铁铸造,气缸套的上端面凸出缸体顶面的高度(图1中的H值)为0.025~0.105mm,并且两相邻缸套的高出差不超过0.03mm,以保证气缸垫的密封.另外,在缸套上端面有1.2mm高的防火环带,以防止缸垫烧蚀.  相似文献   

13.
王隆基  石秀祥 《车用发动机》1990,(2):63-64,F003
<正> 在汽车运输部门进行发动机磨合后,一般是将发动机拆开,对气缸套工作表面、活塞和气门的状态进行目视检验。这种检验法的缺点是,要消耗许多气缸盖密封衬垫,并且还要进行补充磨合。另外,拆卸气缸盖时气缸体水套与缸套配合部位密封易受到破坏,致使冷却液常常渗漏到油底壳内。  相似文献   

14.
采用V‐Incometer系统测量了某柴油机湿式气缸套在自由状态和预紧安装条件下的装配变形,对测试数据进行Fourier变换分析,获得了该湿式气缸套径向变形的基本规律,给出了由于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因素造成的气缸套初始变形对气缸套装配变形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有限元计算探讨了气缸盖整体刚度和螺栓预紧力等因素对气缸套装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6100发动机缸孔的耐磨性,采用了镶入优质干式缸套的办法,改进了第一首活塞环镀铬层的表面结构,缸孔内表面也由普通珩磨改为平台珩磨,从而使缸孔的磨损有了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陈鹏 《重发科技》1997,(1):5-18
本文叙述了高速增压柴油机气缸套的一种设计思路。建议这种缸套应使用湿式气缸套,在缸孔方向上采用中部定位式,材料使用合金灰铸铁,文中给出了缸套设计的主要数据和标准手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维修发动机时,为确保恢复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常常要对磨损超过使用极限的汽缸套进行镗削和珩磨。缸套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指标,但目前镗磨汽缸存在几种误区,难于满足现代高速发动机的要求。特别是目前许多三类汽车维修厂的镗磨汽缸专修店、站的水平参差不一,信息量不足,缺乏原发动机的维修数据;技  相似文献   

18.
1.气缸套穴蚀原因分析 解放1121J型汽车采用的是CA6110/125/Z1A2型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为湿式气缸套,气缸套的厚度为5mm。在湿式气缸套外围与水接触的部位,有时会出现一些大小不等(1-4mm)的蜂窝状凹坑,严重时甚至会穿透漏水,造成气缸套报废,这种现象叫做“穴蚀”。  相似文献   

19.
一辆北京BJ2020型吉普车,因所装配的BN492Q型发动机气缸磨损过甚,便更换了气缸套,但换了缸套之后,却出现气缸体内的冷却水渗入曲轴箱(油底壳)内的现象。开始怀疑系漏装缸套密封圈所致。拆检缸盖,逐一取出缸套进一步查看,均未有漏装密封圈情况。 因缸体漏水现象发生在换缸套之后,对有关换缸套作业和配件质量等导致漏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如气缸垫损坏、缸体破伤、缸套密封圈变形或失去弹性等,均  相似文献   

20.
林振山 《摩托车》2003,(11):44-44
大家都知道,四冲程摩托车缸套磨损严重的话,只更换活塞、活塞环不能根本解决烧机油的问题,就只有更换缸体。但是,进口摩托车的缸套、活塞、活塞环不但很难买到,且价格惊人。如果能像维修汽车发动机那样,镶嵌缸套,那么不但能解决烧机油现象,而且价格便宜,日后维修更是轻而易举,使那些久治不愈的车起死回生。本人就以本田250(大棉羊)踏板车为例,详细说明该车缸套、活塞的选择、改装过程。 此车缸径为72mm,通过查阅大量的汽车缸套、活塞数据,我选择了奥拓车的缸套,活塞(缸径为68.5mm,缸套外径为72.5mm,活塞经过加工后可以使用)。把原车缸套镗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