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某种车辆单轮ABS的动力学模型,结合PID控制原理,提出了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对象的PID控制算法。在SIMULINK平台下对包含该控制算法的单轮ABS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了制动时角速度、滑移率、制动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与无PID调节时的相应曲线进行比较,验证了PID调节的有效性,为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个单轮车辆模型对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进行数学建模,将模糊控制理论与传统PID控制理论相结合,构造出满意的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器;在不同路面下对所建立的汽车ABS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并与传统PID控制下的ABS系统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参数自调节模糊PID控制器的ABS系统能实时地对参数进行调节,其制动性能优于PID控制器;无论是在干路面还是在湿路面、冰雪路面下,都能使车轮工作在最佳滑移率附近,缩短制动距离并有效的改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车辆制动过程的分析以及ABS工作原理的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单车轮ABS仿真模型,并对基于滑移率为控制对象的常规PID控制的汽车ABS系统以及PSO优化PID控制的汽车ABS系统进行仿真与研究。研究和仿真表明,PSO优化PID控制的ABS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的ABS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滑移率效果和制动距离。运用模拟驾驶仪开展的仿真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最佳滑移率的确定是汽车防抱死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影响最佳滑移率的因素,设计了车轮状态观测器,提出了一种最佳滑移率估算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在汽车防抱死系统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中。结合汽车动力学模型,在单一路面和跃变路面上进行基于MATLAB/Simulink的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实际滑移率能迅速跟踪时变最佳滑移率,跟随性良好。相比常规的将不同路面最佳滑移率设为定值的ABS控制器,该方法控制精度较高,汽车获得的制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自动寻迹运输车舵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运输车方向控制系统。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以及加模糊PID算法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同时对加控制算法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模糊PID算法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等动态性能得到了较好地改善。将仿真得到的数据应用到样机的试验中,发现该运输小车的方向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其在前进过程中对方向调节的快速响应,样机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汽车ABS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参考车速估计的准确性对逻辑门限值法控制的影响, 采用改进的峰值连线法估计参考车速, 提出以滑移率门限控制为主, 车轮加速度门限控制为辅的汽车ABS控制策略, 并进行了高附着路面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车辆速度为45 km·h-1时, 参考车速与实际车速曲线基本吻合, 最大误差为6.4%, 平均误差小于1.6%, 制动时间为3.2 s, 制动距离为15 m, 平均减速度为3.9 m·s-2, 控制效果良好, 控制策略可靠。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油门节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建立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PID控制策略。对PID参数进行了反复整定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后的系统响应快、无超调、没有稳态误差,实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基于PID控制策略对电动机目标电流进行闭环跟踪控制。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PID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助力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采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ABS)与电子制动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EBD)系统联合控制制动系统的方法。设计基于滑模控制的ABS和基于模糊控制的EBD系统。分别在干、湿沥青路面2种条件下对ABS/EBD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ABS/EBD控制系统能充分利用ABS和EBD的优点,大大提高汽车的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温度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温度系统这类非线性、大惯性对象,常规的PID控制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PID控制器,根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的需要实时调整PID参数.通过仿真表明,该模糊PID控制器既具有常规PID控制器高精度的优点,又具有模糊控制器快速、适应性强的特点,并可以迅速消除系统余差.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经典还是现代控制理论,大多是建立在线性系统基础上,目前对非线性系统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常规PID控制在对象变化时,控制器的参数不能自动修改适应.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利用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对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在分析汽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PID控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两种方法,联合Simulink软件分别对汽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进行刹车运动仿真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模糊控制方法和PID控制算法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联合仿真的汽车转弯制动ABS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基于ADAMS/Car模块带ABS油压控制输入的汽车整车多体力学模型,并在Matlab中设计ABS模糊控制器,基于ADAMS与Matlab联合对汽车转弯制动工况进行仿真研究。将模糊控制仿真的结果与逻辑门限值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比门限值控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线控转向系统车辆侧向干扰下的非线性三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侧向干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采用PID控制的侧向稳定性控制效果,并采用模糊PID控制对转向电机主动控制。结果表明,线控转向系统中采用模糊PID控制实时整定PID控制参数,可有效提高各种侧向干扰下的整车侧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车转向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智能车的转向控制中.对如何从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了探讨。然后依据摄像头获得的信号进行了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该控制算法改善了赛车弯道行驶性能.提高了赛车寻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交通信号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需求强度的单路口多层模栅控制模型,第一层用来判断路口的交通需求强度;第二层为相位优化层,主要完成相位优化功能;第三层为绿灯时间优化层,用来确定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针对模糊控制模型中隶属度函数优化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模糊控制模型中隶属度函数的优化模型,确定了遗传算法各类参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与普通多层模糊控制模型仿真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层模糊控制模型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时变性以及非线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D控制器。根据系统当前的电压偏差及电压偏差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和相关计算,得到PID参数的调整比例系数,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励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原点反共振振动筛在反共振点附近工作时振幅不稳定的问题,应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对其振动系统进行了控制。设计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结构,确定了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给出了反模糊化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原点反共振振动筛的振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辅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将其模型嵌入仿真软件ADVISOR中,在CYC_EUDC循环道路工况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与电辅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排放性、鲁棒性,能够使发动机尽量集中工作在优化工作曲线附近,并保证电池SOC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与传统的PID控制器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泛布尔代数的多值逻辑控制器.此控制器物理背景明确,结构简单,数学概念清晰.Matlab仿真说明,其控制器要优于PID控制器,表现出稳定性好、响应快、超调量小的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在转弯制动时出现的制动距离过长和侧向路径偏离状况,提出了利用两侧轮胎制动力差产生的横摆力矩控制汽车侧向路径偏离的控制策略,设计了模糊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横摆力矩模糊控制策略能减少汽车在弯道路段制动时的侧向路径偏离距离,使汽车在制动时能保持预期轨迹,提高了汽车的制动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