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择一种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程压实方式且操作简单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法,分别按照马歇尔击实成型、旋转压实成型和振动成型3种方法制备混合料试件,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孔隙率、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测定,并通过CT扫描试验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高度方向孔隙特征、最可几孔径和乳化沥青砂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制备的混合料试件力学性能最优,相较其他两种成型方法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与水稳定性;同时采用旋转压实成型的试件内部空隙分布更加均匀,且试件内部沥青砂浆厚度最大,粗集料之间的接触和嵌挤程度最佳。因此最终确定旋转压实法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成型方法,由此得到的混合料试件与实际道路碾压相似,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2.
袁杰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56-260+26-27
不同压实成型方法制备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采用改进的马歇尔击实法和垂直振动压实法制备两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一步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基于Weibull分布的间接拉伸疲劳方程,对不同压实成型方法的疲劳方程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不同压实成型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垂直振动压实法制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平均力学强度可达到现场取芯试件的92%,而改进的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的平均力学强度仅为现场取芯的65%;与改进的马歇尔击实法相比,垂直振动压实法的最佳乳化沥青掺量和外掺水量分别降低了9%和11%,同时抗水损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抗车辙性能可分别提高4%、12%和35%;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的疲劳方程可有效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垂直振动压实法制备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表现出良好的应力变化敏感性和疲劳耐久性,其在应力比为0.5时的疲劳寿命是改进马歇尔击实法的1.36倍。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在降噪型沥青路面材料选择中,橡胶沥青路面可通过利用其显著的阻尼变形特性来实现噪声削减.但其吸声能力相较于其他沥青路面材料并无显著优势.现通过向橡胶改性沥青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硅藻土,制备得到复合改性橡胶沥青,进而制备两类沥青混合料试件,利用传递函数法测试吸声系数,从而研究硅藻土掺量和试件层厚对两种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吸声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随硅藻土掺量的增加,各组试件吸声系数随之提升;试件层厚对两种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整体吸声系数影响不大,但峰值吸声系数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4.
基于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压缩剪切试验(以下简称"三轴试验")全过程,探究其沥青混合料试样的制备工艺,以使材料的利用率和试验的精确度达到最高,同时大大缩短试验中试样制备所花费的时间。文章结合实际试验流程,得出了各个试验阶段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对于材料的选择、标准马歇尔试件的制备、试件的日常保存、三轴试验试件的制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搅拌工艺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为了分析振动和非振动搅拌技术对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的影响,文章采用不同的搅拌工艺制备试样进行研究。采用CT试验分析了水泥砂浆在粗集料表面的分布情况;通过开展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模量和疲劳试验来揭示搅拌技术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强度随加载速率和模量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采用与加载速率相关的应力比修正的S-N疲劳方程来表征其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搅拌技术制备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砂浆在骨料中分布更加均匀,密实型更高;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振动搅拌制备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强度、模量和疲劳寿命均高于非振动搅拌成型的试件;振动搅拌制备的试件的强度和模量随加载速率的增长速率更高;与非振动搅拌制备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相比,振动搅拌制备试件的疲劳寿命应力敏感性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汪振祺  赵弘亮 《公路》1989,(11):38-42
一、前言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以抗折强度为标准。但是,制备的抗折强度标准试件的重量比抗压强度试件重要的多,试验时花费的劳力也多。于是有关研究单位,曾在试验室内制备了大量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抗劈裂强度试件,以探索其间的强度关系,力求简化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研究是结合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地间隔进行大量制备混凝土抗折及抗压试件,以及混凝土路面完成后,在某些路段用混凝土取芯机取芯试件进行试验,以探索其间的关系,实际数据关系式对现行国(部)颁的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骨料预埋法修补混凝土裂缝的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结果表明骨料预埋法施工方法简便,3h后可完全固化。MMA基修补材料骨料预埋法制备的试件的抗折强度普遍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石砂比为2:1二级配骨料时,抗折强度可达15.56MPa,抗压可达56.17MPa,而且其破坏形式不是脆裂,试样外部并不破坏,只是产生一定的形变。但试验中发现修补粘结强度还不够高,骨料石砂比为2:1时的粘结强度为3.5MPa,虽然能满足修补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孔隙沥青碎石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指出了蜡封法和体积法的不足,对蜡封法作了改进,并通过试验研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蜡封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5.45%,基本不透水的,而体积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29.54%,孔隙率对水几乎无阻力,蜡封法和体积法对于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测定均不适宜,而用改进的蜡封法测定的试件孔隙率平均值为11.32%,孔隙率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改进的蜡封法能够阻止蜡液进入试件内部孔隙,因而测定的试件体积比蜡封法和体积法准确,且理论上也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应用小粱试件断块劈裂法和现场抽芯法进行试验,收集数据,探索劈裂抗拉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抗盐冻剥蚀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现行的盐冻试验方法,在研究影响混凝土除冰剥蚀因素的基础上,对盐冻试验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更简易的盐冻试件制备方法和抗盐冻性能的量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叶奋  刘嘉辉  吴怀睿 《上海公路》2023,(3):141-145+220
选择AC-20、SMA-13两种沥青混合料,采用真空密封法,测定不同击实次数成型试件的空隙率,并与表干法、体积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试件重复测试3次,研究真空密封法重复试验的误差。通过改变密封试件的真空密封状态、密封袋材质及厚度,研究影响真空密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真空密封法测定值介于表干法与体积法之间,与两者的关联性较好;其多次测量空隙率的平均误差为0.19%;真空密封状态、密封袋材质和厚度对试验结果均有影响,密封状态越好,测定的空隙率误差越小;柔韧性越好、强度越高的密封袋,测定的空隙率误差越小;密封袋厚度越小,测定的空隙率误差越小。  相似文献   

12.
为模拟季冻区公路混凝土桥梁台身开裂加固行为,采用6种不同修补方法对混凝土试件表面裂缝进行修补处理,对比分析6种不同修补方法对试件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拉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树脂修补法和碳纤维布修补法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相对较低,具有相对较好的抵抗季冻环境能力;随着冻融循环次数从0增加至150,6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呈现逐渐减小特征,且未经过修复的对照组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值一直处于最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而环氧树脂修补试件和碳纤维布修补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值较高。环氧树脂修补法和碳纤维布修补法都有助于提升季冻区公路混凝土桥梁台身的抗冻融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马歇尔击实法和旋转压实法(SGC)温拌沥青混合料(WMA)试件,分析在不同温度下成型的WMA试件的压实特性及试件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室内成型WMA试件宜采用SGC法;通过测试不同存储时间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提出WMA室内性能测试宜采取成型后常温静置2d的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等技术指标的分析确定施工温度,结果显示SGC法的计算降温幅度更明显,采用该方法确定的施工温度与生产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密度测定方法作一个比较,对有的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或改进建议,并根据各种测法的原理提出不同情况下建议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振动法成型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取代静压法的可行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试了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与静压法及实际工程钻芯取样进行对比,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成型的优势。结果发现,在提高水泥剂量的基础上,较长的振动时间能够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同样的养生时间下,较长振动时间下形成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较大;静压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显著低于实际工程,而振动法成型试件的强度与实际工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构造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实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5、轴压比0.1设计、制作了4个桥墩试件(ZT-1试件为整体现浇;CFST-1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榫卯和灌浆套筒混合连接;UT-1试件和UT-2试件为现浇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UHPC湿接缝分别位于墩底及距离墩底200 mm处)。通过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并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参数。结果表明:4个试件均为压弯破坏,ZT-1试件和UT-2试件的塑性铰位于墩底,CFST-1试件和UT-1试件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与Z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3.52%和7.09%,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22%和4.60%;与CFS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小于CFST-1试件,但UT-1试件和UT-2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8.38%和21.14%;UT-2试件的整体耗能能力优于UT-1试件;UT-1试件和UT-2试件的承载能力下降较为...  相似文献   

17.
马清文  乐金朝  姜燕 《中外公路》2011,31(6):229-233
为去除废旧轮胎制备胶粉过程中产生的硬脂酸锌,对橡胶微粒进行NaOH溶液浸泡处理.分别掺入不同粒径、不同掺量(等体积替代砂)的橡胶微粒制备橡胶混凝土试件,对浸泡前后试件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应变率和破坏形态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橡胶微粒掺量增加的情况下,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兴安落叶松板材、结构胶粘剂,制作含有不同胶缝缺陷率的木梁试件,分5层板胶合,缺陷设置在梁的跨中。分别采用静力法和动力法测试其顺纹弹性模量,以评价其抗弯刚度。试验表明,静力法和动力法测试胶合木弹性模量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单、双层胶缝缺陷试件的缺陷率分别为2%、4%,与胶合完好的试件相比,抗弯刚度平均值分别降低约10%、2%,变异系数均增大1倍多。这表明,有胶缝缺陷试件的结果离散性大,但抗弯刚度平均值的变化与胶缝缺陷率之间不成比例关系,是由于靠近试件截面中心轴的内层缺陷比外层缺陷对抗弯影响小及材料本身离散性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与其宏观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文中选用珍珠岩和玄武岩集料作为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新旧集料,模拟现场热再生过程制备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应用CT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试件截面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混合料中新旧集料、空隙和沥青砂浆的数字图像信息,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新旧集料均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新旧集料在空间上分布较均匀,试件中部的均匀性优于试件两端的均匀性;集料在试件高度方向上整体分布较均匀,各断层新旧集料的分布比例大致符合总体新旧料的比例;静压成型试件空隙率沿试件高度方向呈现一端大、一端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细集料、级配类型、油石比、沥青类型和成型方法成型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并计算试件空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明显偏大,都超出规范要求范围;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较小,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玄武岩细料毛体积密度偏大,并且其不容易压实。建议最好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慎重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如该地区缺少石灰岩细集料,则应先检测玄武岩细集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