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晓慧 《中国海事》2007,(10):52-55
通过船舶压载水将外来水生物引入到新环境已经被认定为世界海洋四大威胁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世界海事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该公约将于两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在达到世界海事组织规定的公约加入情况要求后正式生效。本文提供了世界范围内压载水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及压载水公约的进程。根据对其他国家压载水管理实践以及中国压载水管理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应制定前瞻性战略,在压载水公约生效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本文着重分析了压载水处理技术相关问题,包括其市场前景。认为我国应及早加入压载水公约,建议主管机关采取更积极措施,促进压载水处理技术研发的投入,增加研发成果转变为目标产品的可能性,以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Within the comprehensive body of law encompas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afety of Life at Sea, 1974 (SOLAS), there are two regimes that are topical and outstanding in the current maritime milieu. These ar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regimes, both characterized by two codes serving as the centre of gravity of each, namely, the ISM Code and the ISPS Code, respectively.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of the code as a legal instrument is perused following which a critical legal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f the two above-mentioned Codes, including their background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culminating into the regim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Several anomalies and inadequacies in the two regimes are identified but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instruments are salutary additions to the body of convention law gener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They will undoubtedly influence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 field of maritime safety and security.  相似文献   

3.
文中分析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草案》的制定背景与进展,简要介绍了公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拆船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约生效后对我国相关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在公约后续制定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态度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远军 《世界海运》2006,29(4):24-26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于1980年5月25日对我国生效以来,经过政府、各级海事管理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船公司等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实施了公约及其修正案的履约工作。但是,我国在执行SOLAS 1974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探讨我国履约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评析与探讨ILO新海事劳工公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 《中国航海》2006,(2):47-50,58
评析了国际海事劳工组织(ILO)通过的新的《海事劳工公约》、产生的背景、公约的构架与主要内容,探讨了公约的主要特点,公约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及公约生效后政府主管机关、船公司、海员以及有关航海院校、研究机构应采取哪些履约措施。指出各方面应重视公约的出台,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行动,以满足即将生效的公约的要求,从而保障海员的基本权利,使海员在船工作更舒适、更安全、更“体面”。  相似文献   

6.
张婷 《世界海运》2010,33(6):37-39
中国拆船业在绿色环保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已成为国际船东进行船舶拆解的首选,但受南亚等国拆船企业拆解水平、落后低标准设备的压力,在价格竞争中受到一定的制约。中国拆船企业应当把握市场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绿色拆船领域的优势和实力,采取措施规避不利因素,使中国拆船业获得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桢 《中国海事》2014,(8):35-37
文中梳理了IMO为便利HNS公约生效所作的准备工作及部分国家应对公约生效的履约进程,为我国参与HNS公约相关议题的讨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中国海事》2011,(9):26-28
通过简述《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出台背景以及目前各成员国批约的情况,联系我国实际,从政府、船员和船东三方角度,通过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海员保障、船东准备等方面履约的可行性分析,认为我国加入公约时机基本成熟,并提出了加入公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4届大会通过了《2009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最后两个导则,即《2012船舶检验和发证导则》和《2012船舶检查导则》,65届大会又对有害物质的阈值进行了修订,加快了公约生效进程。通过对上述导则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拆船业发展现状,为我国就拆船公约的履约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桢 《中国海事》2013,(7):33-36
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即将生效的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将转向推动更多的国家批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文中阐述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与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03年海员身份证件公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即将生效的《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制定背景,分析燃油、污染损害、连带责任、强制保险或经济担保、证书、公约的效力等概念的界定及其要点,提出我国航运企业应熟知公约内容,密切关注船旗国接受该公约情况的动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相关要求,提前取得公约要求的证书和做好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2.
费珊珊 《世界海运》2010,33(6):25-27
拆船公约及其导则对拆船厂的管理制度、硬件设施、操作条件、工人的劳动保护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分析公约对中国拆船工业的影响因素,提出拆船企业应积极采取的对策措施,迎接实施公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绿色拆船——中国海事监管对策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世界海运》2010,33(6):28-30
分析《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的制定背景与公约的框架内容,结合国内相关行业的现状,通过对比现行海事部门对拆船作业的管理与公约的要求,研究公约生效后,海事部门如何对拆船作业进行管理,提出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按压载水管理公约第18条规定,本公约将自第30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3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件之日12个月后生效。截止2009年5月31日,只有18个国家(其合计商船吨位只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15.36%)交存了相关文件,故公约尚未生效,预计还需5至10年才能生效。但为了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免遭压载水的污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其生效的准备,并在适当时加入公约。公约规定,在通常情况下,压载水排放只能按照《船舶压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规则》(简称“规则”)的各项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15.
The adop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and Port Facility Security Code (ISPS Code) is the latest response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mmunity to the increasing threat posed by acts of terrorism at sea. The ACHILLE LAURO incident of 1985 showed that the traditional law against piracy was not adequate to deal with new types of unlawful acts against international shipping, especially those involving acts of terrorism. The 1988 Conven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Unlawful Acts against the Safety of Maritime Navigation (SUA Convention) and the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Maritime Safety Committee of IMO in 1986 and 1996 attempted to develop a broader regime to deal with unlawful acts against international shipping.However,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2001 showed that additional measures were still needed to prevent terrorist attacks against ships.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IMO在2009年已通过了"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虽然该公约尚未生效,但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此公约提前生效的可能性极大,为了研究如何实施该公约,通过对一艘5.5万t散货船的有害物质清单调查与编制,探讨编制流程与编制要领,分析需解决的问题,供新造船舶有害物质清单的编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曾玉龙 《中国海事》2007,(11):42-44
本文介绍了船舶压载水的由来及相关国际公约,就压载水公约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各领域的前景作了合理的预测。对照公约要求,结合我国实际,从国际与区域管理、国家管理和港口管理三个层面,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贸易运输中化工产品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日益增多,污染问题已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国际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损害责任及赔偿公约》随之出台。文中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损害赔偿方面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建立机制的方法和对策,以期做好加入并履行公约的;住备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将对世界海运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公约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及实施前景等方面的介绍,分析了公约的生效实施对我国航运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加强公约研究、加快国内相关立法及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相应管理体制和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公约生效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谈《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的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世界海运》2002,25(4):19-20
针对日常工作发现的问题,结合公约规则,阐明了由于部分船舶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吨位,从而使得人们在商船营运费用及设备配置方面容易出现一些误解。只有完全理解了公约的要求,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