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最准确的信息情报,以最科学的决策制定最完善的施救方案,以最有效的手段配备最精干的搜救力量,以最满意的社会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这是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对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提出的工作方法和目标,同时也是广大涉海人民群众对交通部海上搜救工作的切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了制定搜救计划的最关键环节。笔者多年从事海上搜救教学工作,并通过走访多名参加搜救工作的船长,获取了许多海上搜救实践经验并最终撰得此文,希望对海上搜救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建立海上搜救信息网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友多 《中国水运》2003,(12):35-35
我国海上搜救工作起步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给海上搜救工作造成很大的限制.为提高搜救管理的工作效率,建议我国海上搜救部门建立水上网络电子海图及船舶信息查询数据库.  相似文献   

5.
文中分析了福建省海上搜救工作的新特点,提出了“科学搜救”是搜救工作的行动指南,以及“政府领导、海事主导、各方配合、社会参与”的搜救工作新机制,以期把海上搜救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海上遇险人员救助的义务。本文通过对"7·27"海难搜救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海上搜救工作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3月17日,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日本海上保安厅鹿儿岛搜救中心成功举行了“2009中日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在近2个小时的演习中,工作语言全部为英语。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5,(10):31-39
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在一个成熟的海上搜救体系中,民间海上搜救力量是不可替代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是民间海上搜救力量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对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主体性质、内部体系与外部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的优势,对完善中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军 《中国水运》2006,6(5):119-120
海上搜救工作是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海洋事业兴盛的安全保障。本文提出了海上搜救的难度和存在的问题,并对秦皇岛辖区海上搜救工作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2月12日,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新闻发布会在交通运输部召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在发布会上通报了2014年度中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并简要介绍了2015年各项重点工作。2014年,我国共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2014次,共协调飞机297架次、各类船艇7 477艘次,在我国搜救责任区成功搜救1484艘船舶、15387名  相似文献   

12.
任茂 《珠江水运》2016,(5):76-77
本文概述了我国直升机海上搜救特点,着重介绍了直升机海上搜救前对救助点信息的预判,通过综合分析选择科学且可行的搜寻模式、高度、速度和吊运方式,进而优化搜救计划,保障救助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Inmarsat-F站在海上搜救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足国际公约的要求,确保我国海域内船舶与人命安全,是海事搜救工作努力的方向。海事搜救工作能否顺利地展开,搜救通信是否畅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岸站方面:北京岸站提供满足GMDSS要求的In-marsat-B、C和COSPAS-SARSAT系统中的LUT(Local User Terminal)和MCC(Mission ControlCe  相似文献   

14.
梁小成 《航海》2014,(1):73-75
英国90%的海上搜救工作由社会力量完成,其中海上搜救志愿者发挥着主力作用,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模式是西方发达国家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成功典范。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志愿者队伍的良性发展和作用发挥。文章对英国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学习借鉴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07,(1):64-67
一、英国实行的大搜救管理模式英国搜救工作实行大搜救的管理模式,包括对海上、陆地和航空器遇险人员的搜救,具体分为:英国近海、远海和海岸线海上搜寻和救助;英国陆地和海上民用航空搜寻和救助;内陆搜寻和救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部和农业部海上搜救联动机制的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交通运输部门和农业部门进一步加强了沟通和交流,明确了各自的工作机制和职责,通过分工协作、互联互动的方式,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不断解决搜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了海洋环境,确保了全国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海上搜救中心是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下设的分中心之一。由于该中心目前仍在组建当中,正在购置DSC守听设备。其DSC守听任务由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代为承担,搜救中心目前保持VHF16CH国际遇险频道24小时无间断守听。搜救中心目  相似文献   

18.
安飞 《中国船检》2007,(2):38-40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人命及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近几年,我国海上搜救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气象服务对海上搜救工作的帮助功不可没。据我国海上搜救中心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两年中,在气象部门的鼎力协助下,我国运输船舶受台风影响的人员死亡率为“零”!而去年10月,中国气象局与交通部紧密合作,使中央气象台与海上搜救中心正式联姻,不仅诞生了一组海上安全新概念,而且使我国海上搜救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海上搜救     
《中国海事》2007,(12):70-70
首届海(水)上搜救奖励工作启动;威海签约首批搜救志愿船;五渔民海上遇险秦皇岛海事局多方协调紧急救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上活动日益频繁,海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海上安全形势压力巨大。海上搜救工作的成效不仅影响着海上的安全生产,更发展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重视海上搜救工作,进一步强化海上搜救能力顺应时代要求。短时间内成立新的海上搜救力量、重新规划海上搜救力量的分布不易实现,而提升现阶段海上救援的远程感知能力、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力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本文以日照市海上搜救中心数据为支撑,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手段对辖区五年内的险情进行分析,旨在推广数据可视化分析手段在海事基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