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软土路基的处治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基底软土的处治方案日臻成熟与完善,但是,针对在软土区进行路堑开挖的稳定性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在建的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高速公路厦门段海新互通式立体交叉区软土路堑边坡开挖为例,浅议高压旋喷桩在公路软土路堑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成晓瑞 《华东公路》2014,(4):101-103
以G30乌苏至赛里木湖一级改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特殊路段:如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高、陡坡路堤与深挖路堑以及新旧路基的衔接段等路基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是一种特殊的复杂水毁型滑坡,传统边坡加固方法难以有效治理。文中通过对平汝(平江—汝城)高速公路K125+850—950段红黏土右路堑边坡土体结构特征、滑坡演化过程的分析,分析了红黏土路堑边坡软土化滑坡形成的原因及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治理该类滑坡的适宜性,介绍了新型土工格栅加筋土墙加固滑坡的施工要点和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松散堆积体路堑边坡以堆积体与原地表接触部位存在上层滞水为典型特征,当原地表土体为膨胀土等不良土质时,极易在滞水层形成软土带,导致坍滑、崩塌等破坏。防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往往是决定该类边坡处治成败的关键。笔者分析了该类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并提供了一个膨胀土类松散堆积体路堑边坡的排水系统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5.
深路堑高边坡处理是高速公路建设及后续滑坡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深路堑边坡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丹拉高速公路为例,结合该工程深路堑局部滑塌和坍塌段落工点勘探资料揭示的地层情况及边坡稳定性分析验算,提出了深路堑边坡处理有效的设计方案,对山岭重丘区深路堑边坡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详细介绍了江门至鹤山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情况,并对初步设计中的平原区软土路基问题及深路堑边坡护坡问题进行了探讨,且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速公路地质初探的经验,提出了勘探工作量的原则规定和勘设队应提交的基本勘探资料,详述了桥梁、立交勘探、中短隧道勘探、软土路基勘探和路堑勘探的内容和要求,最后列出了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2项内容。  相似文献   

8.
江涛 《路基工程》2016,(6):184-187
铁路在经过深路堑地段时,往往对边坡处理和运营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结合西康复线深路堑边坡处理工程实例,梳理了预应力桩板墙的加固机理与设计,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在该地段的应用。结果表明:预应力桩板墙在铁路深路堑边坡处理工程中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三方面识别并筛选出8个二级指标构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值,运用密切值法进行多目标决策,评价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以汕头市鮀东路CK0+270—470段为例,对静压预应力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3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处治效果、造价及工期的熵权值较高,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取的影响较大;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密切值最小,综合评价最优;该评价模型可客观反映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劣,且计算简单,能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对天然软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介绍,针对软土地基处理中的排水固结法和碎石桩法,深入分析其技术原理与工程特点,并对比研究其施工适用范围、工期时长等优缺点,结合工程实践,采用碎石桩法对试验段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探讨碎石桩法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并跟踪监测施工完成后软土地基的沉降量,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碎石桩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能够明显满足规范要求,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海市大叶公路奉贤段改建工程为项目依托,对常用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控制沉降的效果、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工程造价三个方面,确定了适用于本工程桥台后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通过对桥台后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研究,为本工程的推进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它工程桥台后软土路基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可兵 《路基工程》2013,(2):178-180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简单、经济、有效。以桥头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的加固机理、理论计算以及实际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常会受到来自地质条件、投资情况、环境条件以及工期等方面的影响,其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对公路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软土地基处理的考虑因素,首先介绍了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有效降低了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不断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软土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也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简要分析公路软土路基特性的基础上,对公路软土路基处理的现状及相应原则进行阐述,并具体探讨了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科学处理技术,希望能为公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魏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52-54,65,I0005,I0006
软土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也对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天津西外环高速工程为背景,在简要分析该工程软土路基特点的基础上,对该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相应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具体探讨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经过比较选择了适合滨海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并发展和提出了滨海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系列新技术,经过实际应用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使公路融入环境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实现路堑与地形的协调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此,对山东省中部的G22、S29、S329等10条国省道的路堑展开了调查,总结了路堑与地形不协调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环境协调性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调整路堑线形、削平、沟谷创造、限制坡高、变化坡度、变化边坡形式、采用合理施工技术等改善对策,给出了路堑边坡与地形的协调处理技巧汇总表,可供公路设计及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和软土物理力学性质,针对新建巴中~南部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中不同的软基类型,运用地基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及路堤工后沉降等监测手段对塑料排水板和碎石桩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两种软基处理方法对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软土排水能力强,软土固结较快;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有效控制地基深层水平位移值的进一步扩大.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基层厚度和路基填筑高度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措施的办法,为软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袋装砂井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G111国道工程齐齐哈尔至讷河段A1标软土地基的两种处理方法--袋装砂井法和塑料排水板法为例,对两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寒区软土地基选择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结合某公路工程实例,对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结合该公路工程实际情况,选用采用排水清淤、片石填筑、换填改良土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该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并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该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过程,其研究分析过程将为相关工法和技艺的工程应用在理论上提供必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