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溶剂中毒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是很不容易的,其原因第一在工业现场以混合溶剂使用为多。第二苯以外溶剂主要是作用于神经系统,对其损害进行客观的和数量的研究是困难的,但是,最近这些问题做了许多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有机溶剂在第一次检诊中,对溶剂是否容易引起健康损害进行初步的调查。就健康损害的原因来说,工作经历只做为参考。因此,仅有一次检诊,  相似文献   

2.
工业上应用汽油和有机溶剂非常广泛,由于各种有机溶剂种类不同,对接触者的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在我单位多年来没有得到解决。如钳工经常接触汽油、煤油、机油和各种有机溶剂,油工接触各类型的油漆,组装工人的浸泡、洗刷零件都要接触不同的有机溶剂,致使工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干燥、脱皮、裂口和过敏等症状。严重者到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应用相当广泛,估计我国目前有工人528729名。职业接触苯或苯的混合物,抽样调查发现,制鞋工业中苯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8倍,苯中毒发生率为0.51%。由于苯是一种高挥发性有机溶剂,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而呼吸带污染浓度视操作方式、工作环境及空气流动等有很大波动,且吸收速率差异很大,故单纯测定空气苯浓度只能反映外接触水平,难以对个体吸收量作出估计。有报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皮肤毒理学是研究毒物经皮中毒的毒效应和作用机理的学科。随着工业的发展,同人体接触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Schwartz1958年调查指出,因职业性皮炎所丧失的劳动时间比任何其他职业病所丧失的还多 。1973年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会议制订的车间空气中化学物质阈限值(TLV)表中,有些化学物质标上“皮肤”标志,表明该物质可通过皮  相似文献   

5.
苯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有机物。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工人接触的也较多。但它对人体危害程度如何,作用机理是什么?笔者参考了国内外资料,结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一、概述 1.苯在工业上的应用:苯(C_6H_6)是煤焦油或石油裂化的产物,在各种工业中应用极广,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接触的工业有炼焦、石油裂化、橡胶、油漆、喷漆、制药、合成染料、化肥,农药和皮鞋业等。汽油、甲苯和二甲苯中一般都混有苯。  相似文献   

6.
工业视觉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介国外工业视觉系统的发展,讨论了工业视觉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稀料是有机溶剂,有400多种,而经常使用的约50种。稀料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最多的是甲苯,占45%,所以稀料的毒性主要来自甲苯。涂料、粘合剂、油墨、洗净剂等中均含有甲苯,涂漆等作业均可吸入相当高浓度的甲苯。急性中毒表现为昏睡、失调、发音障碍、痉挛、复视、精神障碍等。关于慢性中毒,作者记述  相似文献   

8.
西安车辆工厂于1979年曾接收二机部某厂两辆装氟化氢罐车入厂检修。二机部某厂是化工方面生产企业,氟化氢为主要生产原料。1979年12月28日我厂正式开工拆修车体。用气焊气割罐车配件时,有一种刺激性的气体放出来,作业进行半小时,有1名工人晕倒,3人头晕、眼干、咽部干痛、胸闷、咳嗽的感觉。以后又有30余人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上述症状。事情发生后,西厂医院工业卫生科医务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初步认为工业毒物所致的中毒事故,建议停产,并请西安市中心医院职业病科、中心防疫站等有关部门来厂协助调查,体检测定。根据现场毒物浓度测定,分析、调查及病人临床表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新的化学物质不断出现,铁路装运危险货物的品种及数量也不断增加。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进一步搞好工业卫生,防止职业中毒的发生。遵照毛主席关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的教导,一年来,我们对自田畈车站装卸危险品作业过程、生产环境和工人健康状况作了初步的调查,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评价接触有机溶剂是测定环境有机溶剂浓度和测定接触者血液、尿、呼气中有机溶剂浓度。但是在作业场所进行采样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的,为此,我们使用容易得到的混合唾液,进行有机溶剂浓度的测定,为了判定个人接触量的可能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我厂工业卫生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从1982年以来开展工业卫生建档工作,现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业卫生档案,对搞好工业卫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建立工业卫生档案的重要性以往我们在工作中无完整资料,结果形成职业病与尘毒危害的关系不明,改善劳动条件重点先后次序不清,造成工作忙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建好管好工业卫生档案是搞好职防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前言在工业毒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研究和定量测定毒物的代谢产物,对评价和早期诊断职业中毒是极为重要的。甲苯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产品的有机溶剂,近年来作为低毒物质而用来替代苯,使用量很大,已成为重要的一种化学潜在毒物。马尿酸是人体吸入甲苯后的代谢产物。在评价接触甲苯的急慢性影响中,尿中马尿酸的测定具有一定的价值。马尿酸的测定方法颇多,有苯磺酰氯比色定量法、薄层层析法、纸上层析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等。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尿锰测定多用化学法,其中不论是集锰法或直接消化法,都需要大量试样(200~300ml)和多种试剂,操作繁杂、费时多,结果也不理想。而国外介绍的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由于用有机溶剂萃取,影响仪器的稳定性和有关部件的寿命。为了配合应用Na-PAS治疗锰中毒患者,观察该药的驱锰效果及其规律,我们根据现有的条件,参考有关资料,将尿样消化后,直接用  相似文献   

14.
铁道部《铁路运输放射性物质监测方法》、《铁路急性职业中毒调查处理规程》两项行业标准审查会,于1991年5月27日在南昌分局召开,会议由部科技司委托部卫生保护司、部劳卫所主持。南铁医及有关路局、工程局、部属工厂的劳动卫生、职业病、放射防护、劳动安全方面的26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有关五氯酚(PCP)及五氯酚钠(PCP-Na)中毒,文献所见大都为急性中毒的报道,又因文献资料中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认为五氯酚在体內代谢迅速、排出快、无蓄积作用,因此一般认为五氯酚慢性作用不明显,即使有报道慢性中毒者,多系指工人长期接触五氯酚所致皮肤痤疮性损害,未见有关五氯酚慢性中毒的  相似文献   

16.
脑电图常常作为一个指标用来观察化学性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尤其在动物实验中利用埋藏电极,可以记录皮层下神经核团的电位变化从而确定毒物的作用部位,因而这项检查技术目前应用颇广。现就常见的几种毒物对脑电图的影响介绍如下: 一氧化碳(CO)中毒一般认为工业上以急性中毒为常见,至于慢性中毒是否存在至今尚未获得一致看法。有人提出所谓慢性CO中毒是由于反复轻度中毒的结果,但也有报导一名警察因在交通拥挤地区经常接触CO而发生慢性中毒,出现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脑电图可见局限性棘波放电。停止接触CO后,症状消失脑电图转为正常。CO中毒症中另有一种所谓间  相似文献   

17.
多数工业毒物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因此各国工业卫生标准(MAC或TLV)均以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来表示。然而,也有不少工业毒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这些化合物的MAC或TLV注明有经皮肤吸收的危险。60年代初,上海市郊农药中毒原因有71.4%是由皮肤吸收而引起。国外有人调查指出,由于喷洒农药引起的皮肤污染量为呼吸道吸入量的20~1700倍。某些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浓度,即使低于  相似文献   

18.
从职业史、发病初期、住院治疗、既往史、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不支持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更不支持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国家职业病目录中也无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标准目录,认为以临床疾病为主。  相似文献   

19.
有机溶剂三氯乙烯工业上常用于金属除油,其毒性较大,如果防护不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严重急性中毒可以引起呼吸麻痹,心跳停止造成接触者突然死亡。西安机务段便用三氯乙烯为各种部件除油,工人屡有各种反应,而且邻近车间班组也有相同不良反应。为了摸清危害情况,77年5月、9月两次连续测定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扩散情况,并对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的工人进行三氯乙烯吸入后尿中分解物的检验分析。结果证明其危害情况较大,现就调查资料讨论分析,以引起重视劳动条件改善。一、生产工艺及防护概况西安机务段每月平均架修机车16台。拆卸下的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视觉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检测技术,凭借其非接触性、灵活性、精确性等优点,在铁路检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轨道基础设施检测、电力机车检测、接触网检测和站台环境监测4个方面。归纳总结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铁路检测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