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状况,以右转车和过街行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建立设置右转灯控前后,右转车与过街行人的延误和冲突数量模型。利用转换成本法,根据延误和行人-右转车冲突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建立交叉口性能指标模型,并得到设置右转灯控的临界条件。研究表明,行人-右转车冲突对交叉口通行状况影响巨大,在右转车流量或过街行人流量较大的交叉口,设置右转灯控可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无信号控制行人过街行为观察和反应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从过街行为微观角度分析,行人在过街前到过街动作执行前这段时间的行为和对应时间统计特性,成果可应用于行人过街交通安全设计和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路段、交叉口大量行人交通特性数据的采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性别、年龄、人数、出行目的、环境等因素对行人步行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男性行人的步行速度、步行随机性普遍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行人的步行速度、步行随机性普遍降低;行人过街步行速度普遍低于路段步行速度、而过街谨慎性要高于路段;目的性强的行人步行速度和谨慎程度都要更高些;行人过街时往往表现出群体心理、从众心理和节省心理。据此,从硬件配置、管理和宣传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城市交通二次行人过街安全的影响因素,在一次行人过街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人、车、路、环境、信号、设施这六个方面分析影响二次行人过街安全的因素。采用解析结构模型(ISM)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并划分影响因素的层次,得到解析结构图,找出影响二次行人过街安全的四层结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有轨电车在道路交叉口通常采取信号优先使其优先通过,其运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为了研究其信号优先对社会车辆造成的时间延误影响,本文对均匀分布的车流,提出两种主动优先控制策略下车辆时间延误的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成都市现代有轨电车蓉2号线中西源大道与郫温路的道路交叉口交通数据,利用anylogic仿真,分别对该交叉口采取固定配时、绝对优先、相对优先策略的车辆延误进行适应性分析。分析表明,在该交叉口中采取信号优先措施,降低了车辆的整体延误,其中相对优先的整体延误值最低。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信号干扰控制交叉口右侧处于与左转横向交通道路产生的信号冲突点最多,对车辆直行道和车流双向通行的信号干扰最大,使得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左转交通信号延误程度增大。左转专用车道的交通设置使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内置左转车道与外置左转车道。不同方向车道灯的布置及其形式对车辆左转方向交通的通行影响很大程度也会有所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选取典型地区和交通重要路口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分析,从转弯运行能力和通行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交叉口处不同左转车道的布置形式在不同交通特性下对整个交叉口的影响,从而明确其适用范围,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的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综合考虑社会车辆的运行,实现信号配时的公交优先与人均延误最小化。本文运用延误三角形及其相关理论建立延误模型,推导出人均延误函数,为公交优先单点定时控制提供了优化算法。同时本文利用VisualC仿真模型与改进算法对城市具体交叉口信号最佳周期及有效绿灯时间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交叉口出现的"机—人"冲突日益明显。本文以合肥市某开发区交叉口改善为例,从减少交叉口冲突点的角度出发,探索新建城区交叉口行人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模式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韦伯斯特算法是一种优化信号交叉口配时的算法,该算法可以降低交叉口的车辆延误,从而达到缓解交通压力和交通拥堵的目的。若某交叉口车流量较低,利用韦伯斯特算法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后,该交叉口排队延误改变不大,考虑行政成本,应用价值不高。因此,基于VISSIM仿真软件,以拉萨市江苏路与藏大西路交叉口为例,在该交叉口原信号配时的基础上,利用韦伯斯特算法优化信号配时,通过对比,研究在不同交通流量的情况下,韦伯斯特算法降低排队延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信控交叉口的渠化和信号配时直接影响交通的效率和安全。因此,如何对路口进行合理的渠化和信号配时使得车辆与行人安全、高效地通过信控交叉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北京北土城西路口相关交通数据的实地调查,分析了该路口存在的交通问题,并针对该路口的交通特性,使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该信号交叉口进行了仿真研究,从路口渠化、信号配时等角度提出了三种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