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民航机场安检系统所面临的安检系统压力过大,乘客等待时间长,乘客满意度低等问题,引入虚拟排队的概念。首先,对虚拟排队进行定义;其次,介绍了机场安检系统中虚拟排队的流程;然后,建立机场安检虚拟排队模型,并对某机场的实际安检系统进行分析。本文将乘客分为无虚拟排队乘客,部分为虚拟排队乘客和全部为虚拟排队乘客,经数据模拟分析可以得出,当乘客部分为虚拟排队乘客和全部为虚拟排队乘客时,乘客较无虚拟排队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减少了20%和70%。虚拟乘客数量越多,乘客等待时间越短,说明虚拟排队模型能有效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增加乘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场旅客吞吐量增加、旅客排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本文提出旅客分类的概念。首先,阐述了旅客分类的含义;其次,介绍机场旅客分类安检的流程;最后,建立旅客分类安检系统模型,并根据机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由此得出基于旅客分类的机场安检系统,能有效缩短旅客的安检排队等待时间,很好地提高旅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子甲  陈峰  李小红 《综合运输》2012,(6):71-74,87
本文基于对香港铁路公司的实地调研,结合其线网规划,分析了香港地铁同站台换乘的实现形式、运营特点,并与其他城市同站台换乘站的实现形式进行对比,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方法和工具,建立3D仿真模型,对两种典型的同站台换乘布置形式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了两种形式下换乘站台的客流密度和换乘时间等指标,认为在换乘量较大的情况下香港地铁采用的单向同站台换乘可以大幅提高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二流理论,以四相位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交通流数据构建当量长度模型,将计算出的当量排队长度作为信号交叉口自适应控制的依据。最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选取三个评价指标(车均延误时间、饱和度、排队长度)对某一四相位信号交叉口实施的自适应控制方案前后进行对比,验证此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在对影响地铁结构安全的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适于上海软土地区的、能够全面反映盾构隧道结构受力特点的、并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的评估指标;确立运营期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和模式识别理论,建立了地铁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典型实例进行定量化综合分析评价。通过运营期地铁结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结构运营安全现状、修正偏差、提高地铁系统安全总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售票能力冗余导致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闲置的问题,分析普通车站日常客流分布,综合考虑地铁车站售票设备成本和乘客的时间成本因素,建立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同时通过排队论和Lingo软件进行计算,获得最优化的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以郑州地铁农业南路站的日常客流为例,应用地铁车站售票设备开启数量优化模型,计算得到农业南路站售票设备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进行节能成果分析证明,该方案可有效节约城市电力资源及地铁公司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运输经济性与服务水平是地铁运输组织工作需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关系着运输组织策略的制定和调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对立相关,有必要对运输经济性和客运服务水平相关指标进行研究,评估一段时间内地铁运输组织情况,并以此指导地铁运输组织工作。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评价体系,筛选指标并计算各指标权重;然后,基于历史数据及线路特性,制定线路各指标得分评估标准;最后,应用评价体系对广州地铁一号线2022年5月份运作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可为线路后续的运输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应用信息模型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模型数据运用不充分、优化施工方案效果差等问题,以施工单位为应用主体,以施工流程为应用主线,从地铁车站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化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定义地铁车站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化流程,为施工单位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应用信息模型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其次进行少规格、多组合、多站场调用的标准化构件设计,基于Revit平台对标准化构件库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并运用Revit API二次开发技术和MySQL数据库实现其管理功能;最后以无锡地铁S1线南门站项目为例,调用标准化构件库进行标准化场地布置方案设计,验证应用标准化流程和标准化构件设计与管理的高效性,提高施工信息模型的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机场安检人员由于疲劳而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对其疲劳程度进行测定,评估其疲劳工作的风险。本文结合安检人员岗位特点,修订《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基于生理学原理,确定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的七项生理指标,得到疲劳自评量表和生理指标测量量表。对安检人员持续工作发生疲劳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利用得到的自评量表和生理量表,通过风险矩阵法对安检人员的疲劳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疲劳风险指数,并把疲劳风险指数及可能导致的风险和不安全事件对应。最后针对某机场,结合其淡、旺季的实际情况,随机选一名安检人员进行疲劳风险评估,疲劳指数为:淡季R=2,为一般风险;旺季R=8,为较高风险。为进一步缓解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地铁施工风险的因素来源及演变过程,厘清不同风险对施工的不确定影响,对于确保施工作业安全非常重要.文章以相关文献调查及检索分析为背景,结合实际地铁施工情况,从"人、机、材、制、环"五方面选取指标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投影寻踪法(PPC)进行权重客观量化,通过构建D-S证据理论风险评价模型对地铁施工安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