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制造商开辟线上直销渠道与线下零售渠道构成双渠道供应链的背景下,结合实际的服务影响因素,对不同主导权结构下双渠道供应链各成员的定价策略和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构建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垂直均衡三种分散决策下的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集中决策,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成员在价格、需求、利润上均有所损失。为缓解渠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引入一种双向收益共享契约用于协调供应链。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收益共享范围内,双向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完美协调供应链;对于主导企业而言,主导权越向自身集中,所需共享的收益比例也越小;随着零售商服务水平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不断增大,零售商的利润不断减小,供应链整体利润呈先增后减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了制造商对零售商未销售的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的情形,研究了回收质量受努力影响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首先构建了回收质量受努力影响、以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受价格影响的函数模型,进而探讨了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协调性,并提出了"收益共享+成本共担"机制。研究发现,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无法实现协调,而设计的"收益共享+成本共担"机制能够有效的协调供应链,且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润也将获得双赢。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潘月  苟欢  毛敏 《综合运输》2023,(8):108-115
近年来中国生鲜零售市场保持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生鲜零售商开始涉足线上线下O2O(Online-to-Offline)的销售模式。论文针对一个生鲜供应商和一个生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生鲜零售商占主导地位,提供O2O生鲜品销售。根据供应商和零售商是否进行保鲜投入,划分了四种保鲜方式,分析比较了集中与分散决策下的保鲜投入、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和保鲜投入水平,都与消费者新鲜度敏感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考虑消费者新鲜度敏感情形下,生鲜供应商与零售商同时进行保鲜投入是最优保鲜方式,能使供应链利润最大。在最优保鲜方式下,由于双重边际效应,分散决策下的保鲜投入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低于集中决策;保鲜成本效率越高,越能激励供应商和零售商进行保鲜投入,且分散决策下的保鲜投入水平会越低于集中决策。  相似文献   

4.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战略管理的重点,也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环境下,合作伙伴之间能够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信任与合作的双赢的战略联盟关系。合作伙伴关系的潜在利润非常大,应从各个方面考虑对供应链关系的核心供应商关系的维持进行对策研究,并考虑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供应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毛萍  李心怡  毛敏 《综合运输》2023,(8):116-123
在低碳减排背景下,构建两条竞争供应链,提出四种采购策略组合:传统采购纯策略(TT策略)、混合采购策略(LT策略、TL策略)、低碳采购纯策略(LL策略)。分别建立博弈模型并求解,分析碳税与消费者碳敏感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消费者碳敏感的情况下,无论碳税取值如何,LL策略始终是供应商与零售商“双赢”的均衡策略。消费者碳敏感可提高LT/TL策略和LL策略下的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但与LT/TL策略相比,LL策略下零售商相同的采购策略导致同质化竞争,将削弱供应商的减排积极性。碳税对供应商的减排水平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数值分析发现,碳税对供应链碳排放的影响比消费者碳敏感更明显;随着碳税的增大,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采购策略将由LL策略向LT/TL策略转变,再变为TT策略,说明为了环境效益最优,政府不宜制定过高的碳税。  相似文献   

6.
智慧供应链是供应链创新的一种管理模式与哲学思想,选择更匹配兼容的供应商是重塑智慧供应链的关键。文章借鉴华为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实践,基于竞争视野优化和交叉评价的灰色关联决策模型~([1]),构建了智慧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的"市场、技术、资本、组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应用,得出供应商评价结果。该指标体系和模型很好地避免了供应商评价中信息不完全、指标构成复杂及多属性关联等不利因素,能够实现计算机上的"智能"评价。  相似文献   

7.
冯春  高晓琴 《综合运输》2023,(2):133-142
针对农产品供应链竞争问题,基于市场博弈方法,研究并比较了独占垄断、唯一供货、完全竞争三种供应链结构下和产品同质、异质化情况下供应链竞争的异同点,探讨了竞争强度、异质化程度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和利润的影响机理,发现:(1)同质化竞争中,农户唯一供货时其利润最大,随着农户数量的增加,其利润降低,电商平台和供应链利润增加,电商独占垄断时其利润最大,随电商平台数量的增加,电商利润上升或下降,农户和供应链利润上升;(2)异质化竞争中,农产品差异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竞争程度,市场批发价及农户利润此时随农户数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但当农户数量无穷多时,批发价还是趋于边际成本,农户利润还是趋于零。最后定义了竞争效应,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此帮助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冯春  李梦  蒋雪  杨雄 《综合运输》2022,(4):103-110+160
在农产品随机产出情况下,结合“农商对接”的社会发展新趋势,建立了两种销售渠道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并分析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对农产品生产系统的影响,比较不同流通模式下各参与主体的最优决策以及期望收益,进一步研究风险的主要特征(产出预期和产出波动)对农户和零售商最优决策以及期望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是“农商对接”销售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农产品供应链中产出预期的增加会使农户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增加,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农产品产出波动的增大只会损害农户的利益,而且农户是产出波动的直接承担者和唯一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网状供应链生产的规模效应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基于解耦策略的成本测算,确定最优生产方案。首先分析网状供应链运营模式,将顾客提前期、存量和顾客个性化需求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缓冲库存成本、加工成本和系统库存成本,建立基于多解耦点的生产成本函数,然后分析模型最优解讨论不同情形下的成本函数变化趋势,得到成本构成主体与总成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许炯楼  蹇明 《综合运输》2022,(2):87-100
考虑了一个供应商和两个相互产量竞争的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其中拥有确切市场需求信息的零售商称为在位零售商,另一个零售商称为新进入零售商,在位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市场需求信息共享。由于存在供应商向新进入零售商泄露市场需求信息的风险,设计了在位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可修改订购策略,通过博弈论分析发现:当供应商进行信息泄漏时,可修改订购策略可以提高在位零售商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泄露导致的收益损害;利用可修改订购策略,在特定的情形下在位零售商可以进行“伪装”决策来隐藏真实的市场需求信息,令与之竞争的零售商无法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可修改订购策略的存在会影响零售商的订购总量从而影响供应商的直接收益,在适合的参数设定下,可修改订购策略可以防止供应商信息泄露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