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实质是一种包含理念、体制、机制、技术及设施等在内的异质性动态联盟,"嵌入"于特定的社会网络、自然环境和制度网络之中,因而并不具有普适性。学习这一模式,应该从改革城市开发建设体制入手,着眼于创新城市空间发展理念,依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基于"政府、企业、社会多中心治理"框架下的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熊萍  杨青  陈胜波 《综合运输》2023,(3):182-187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轨道交通投融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和创新。在中央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的发展要求下,深圳作为“双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亟需进一步创新轨道投融资模式,推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可持续。文章系统总结深圳在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下的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经验,结合国内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提出轨道投融资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建议,以期为国内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缓解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压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徐泾车辆段综合开发利用及建筑消防重难点的介绍与分析,为后续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建筑消防设计提供相应的策略支撑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建设发展期,政府资金来源和投融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土地出让金+银行贷款"的投融资模式难以为继,亟待转变与创新。本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的回顾和对面临新形势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转变与创新的建议:利用地方政府性债券弥补土地出让金减少产生的资本金缺口;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应用,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充分利用企业项目收益债、优先股等直接融资手段;积极争取抵押补充贷款(PSL)替代商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家大力推行的城际轨道交通投融资方案改革,基于PPP模式提出了城际轨道投融资方案的评价指标。并针对多属性决策问题(MADM)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W)-多属性妥协解排序法(VIKOR)模型,用于城际轨道投融资方案的综合评价。最后,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为例,验证了该组合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运输枢纽、场站及轨道交通专题的调研任务主要有四个方面:1.运输枢纽、场站及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的现行管理体制;2.近年来政府在运输枢纽、场站及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情况(土地政策、资金来源、建设主体、经营主体、投融资体制等);3.运输枢纽、场站及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4.理清运输枢纽、场站及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整体思路,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下沉广场在整合轨道交通附属建筑的同时,为轨道交通和物业发挥了客流承载和分流的作用。通过分析下沉广场在轨道交通和物业结合设计中的作用,探讨了下沉广场在轨道交通车站设计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在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和生态环保材料,使轨道交通与城市文脉更加和谐,与物业开发结合更加自然紧密,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8.
地下过渡空间作为一体化的连通方式,能够使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周边物业空间有机衔接。针对轨道站点与周边用地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地下过渡空间的定义、适用范围、工程特征;从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竖向标高、消防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地下过渡空间建筑设计的策略。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淀山湖大道站南北两侧的万达、东渡地下过渡空间为例,进行建筑设计特色分析,为新时期轨道站点周边地下过渡空间建筑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不仅可以扩大有效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帮助干百万人摆脱贫困。早在2013年,《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了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向以及两年内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形成了矛盾,立足于"土地再生"的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思路。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元江路车辆段上盖开发,从规划与方案两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交通组织、控制条件、工程可实施性等问题,以期引起业内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