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减小铁路网车站大面积发生晚点对日常行车组织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复杂网络的病毒传播动力学理论来分析路网中列车晚点的传播扩散情况,通过建立基于SIR模型的车站晚点传播模型,分析了列车在车站晚点时的晚点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单个车站晚点半小时、单个车站晚点不同时间、多个车站同时晚点半小时三种不同情况下车站的晚点传播情况进行仿真模拟。最后针对三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提出相应的晚点传播控制措施,为制定车站发生晚点时的应急预案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客流量大、行车密度高,初始晚点产生概率增大,列车不能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会造成大规模的列车连带晚点。通过对晚点传播基础特性的分析,基于极大代数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晚点传播模型,以长三角城际铁路网为例,通过对晚点传播的描述和推演,评价给定的列车运行图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提出3个运行图的调整策略,通过模型计算和分析,评价策略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运行实绩对高铁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行车人员提供行车指导,辅助行车人员充分估计晚点时长特征及预测晚点发展态势,更好地进行调度决策。首先描述高速铁路沪昆线上的运行实绩数据,并统计出早晚高峰时段下的车站晚点时长数据。然后,结合统计模型构建车站在早晚高峰时间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并比选确定出最优的晚点时长分布模型。最后,对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段下的晚点时长分布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结论能为列车晚点传播机理以及智能高铁调度指挥系统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列车高峰时段行车间隔时间是决定列车运行图抗干扰能力和运输能力的主要因素。以晚点列车数、晚点总时间、冗余时间利用率和正点率作为评价指标,运用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系统研究列车行车间隔时间对运行图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系统干扰下,列车运行图保持高可靠性;在5min和10min行车干扰下,采用5min的行车间隔可保证运行图的可靠性;行车间隔5min实验方案受干扰大于10min时,晚点纵向传播程度大幅增大,为保证运行图可靠性前提下,宜采取8min行车间隔运行图。  相似文献   

5.
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的优劣,影响着高速铁路的运营质量,一般通过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运行图的静态性能是以运行图为基础,静态评价指标是通过直接查定列车运行图得到的,仅凭借静态性能不能真实的反映运行图的优劣。运行图的动态性能是指列车运行图在实施过程中承受各种随机因素扰动的能力,可以从列车运行线和列车运行图两个层次来反映,论文重点从晚点概率、晚点时间、连带晚点概率、晚点传播影响区长度四个方面,构建了高速铁路运行图动态性能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并详细描述了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了运行线和运行图动态评价指标的重要度。利用指标的重要度,可以确定运行图中的关键列车运行线,以及评价运行图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准确估计列车的实际晚点时间对于列车运行图制定、列车调度员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荷兰铁路列车运行实际数据为研究基础,根据列车实际运行数据选择自变量,以列车的实际晚点时间为因变量,建立列车晚点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并以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误差稳定,预测精度较高,比传统的神经网络方法取得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数学建模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滑移率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轮胎模型、PID控制器等主要模型,然后建立了基于二轮车辆无ABS系统仿真模型、有PID控制器仿真模型,接着分别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低附着系数路面和对接路面上进行仿真试验。将三种不同车辆系统的制动时间、制动距离以及车轮是否抱死等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ABS系统的车辆无论在哪种路况下制动,车轮均很快抱死,且制动时间最长,制动距离最大;有PID控制器的车辆可以使车轮滑移率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在最佳滑移率处,避免了车轮抱死,制动距离与制动时间相比无ABS车辆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成因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整方式进行探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晚点的控制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州地铁5号线客运量的不断增长,早高峰期间5号线下行列车满载率极高,出现小故障时,容易造成大晚点。本文对目前早高峰期间5号线的客流及故障晚点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将早高峰期间5号线小故障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管道内检测器是用来检测油气管道内部缺陷的智能检测系统。为了研究内检测器在输气管道内的运移规律,按照相似理论设计了输气管道内检测器的模型试验系统,包括系统的工作原理、外形结构,试验管道、气源装置和传感器的选择,以及基于VB的试验监测采集系统。试验系统成功应用于管道内检测器的模型试验,可有效采集模型的位移和输气压力的变化,为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检测器的研制增加了一种有效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