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三峡工程及一批支流航电枢纽的建设,部分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改善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的通航状况,切实解决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安全出现的新情况,使库区通航支流水上交通事故降低到最小,有必要以三峡水库通航支流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库区航道通航支流水域各种通航条件的深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船舶在三峡水库通航支流航道的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2.
福州渔政执法船艇日常停泊于福州市区闽江渔政执法专用码头,每次海上执法巡查,闽江下游航道是进出闽江口的必经之路。为了保障渔政执法船艇在该航道的航行安全,本文对闽江下游航道的天文、地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在该航道航行的经历,提出渔政执法船艇在该航道不同航段航行时,应掌握的航行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渔政的船艇执法巡查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甘溪港是沿庭湖区一条狭窄、弯曲航道,船舶航行易出事故。文章分析了甘溪港内在航行规章、航行管理和有关航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述“内河通航标准“正式实施以来水运形势的变化和船型尺寸变化出现的航行安全问题;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航道管理、依法治航和加大航道整合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贤弼 《江苏交通》2003,(11):33-34
简述“内河通航标准”正式实施以来水运形势的变化和船型尺寸变化出现的航行安全问题;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航道管理、依法治航和加大航道整合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船舶在弯曲航道航行时所允许的最大侧偏移量,通过数学分析,建立起船舶在弯曲航道航行时安全航速的数学模型,它为驾驶人员在弯曲航道安全航行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驾驶自动化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航道系统作为切入点,从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航道系统的技术路线、数字航道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航道系统对航道及水上交通的实时有效管理,极大地保障了重庆市水上交通的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长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狭水道航道,每天有大量的海轮进出该航道,安全航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船舶在狭水道中安全航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海轮在长江安全航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罗源湾港区的通航环境,分析了罗源湾港区航道概况,在此基础上应用行业技术规范和航海模拟试验两种方法对罗源湾南航道的水深、宽度和转弯半径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南航道可以完全满足30万吨级散货船安全航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村水道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潮汐河流 .该水道急弯众多 ,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 ,航道等级较低 .为了提高航道等级 ,本研究针对单一急弯、河口汊道急弯、复合急弯 (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 )等多种急弯类型的整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提出的适用于不同河湾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措施 ,对航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11.
陈村水道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潮汐河流。该水道急弯众多,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航道等级较低。为了提高航道等级,本研究针对单一急弯、河口汊道急弯、复合急弯(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等多种急弯类型的整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提出的适用于不同河湾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措施,对航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升级工程,研究了航道等级提升后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港航行限制性条件,并对航道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大型集装箱船舶进出港安全航行起到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为目的,按照未确知数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从而对港口各航道水域航行环境系统中的风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为实现港口船舶航行安全以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船舶能安全通过航道内的横流区域,利用水槽进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提出了内河航道横流对船舶航行横漂速度、漂角、航迹带宽度和漂距影响的经验公式,分析了Ⅳ与Ⅴ级航道横向流速的限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横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程度主要与对岸航速成反比,与横流的大小及区域长度成正比,与船型大小(航道等级)成反比,同时与驾驶员的航行经验和初始船位有关;在限制航路航行方式过程中,Ⅳ与Ⅴ级航道对岸航速为2、3、4m·s-1时,可克服的一个船长内横流限值为0.48、0.58、0.70m·s-1。  相似文献   

15.
在狭窄或者受限制的航道或水域,如何既能够有效地对船舶制动,又能在制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船舶偏转和偏移,在有限的航道或水域中对船舶进行有效的操纵.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要点,本文根据实际操船经验,介绍了船舶在航道或狭水道中制动时的保向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汪先义 《江苏交通》2003,(11):48-48
为进一步加强苏南运河通航秩序管理,规范船舶航行、停泊、作业行为,保障航道畅通和船舶安全航行,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展示文明样板航道形象,江苏省交通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南运河通航秩序管理通告》。  相似文献   

17.
虾峙门航道航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虾峙门航道通航条件的分析,提出通过虾峙门航道安全的航行方法及注意事项,供过往该航道的船舶驾驶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油船的特殊操作性和对安全监管的特殊要求,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超大型油船进出港航道的适应性,提出了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对超大型油船进出港安全航行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回归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航道条件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并建立起航道曲率半径与相对事故数的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以供航道部门评估航道可靠性和驾驶员对航道条件影响船舶运行的直观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挖掘海量AIS数据,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道水深信息获取方法, 即构建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 采用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对历史与在线的AIS数据进行清洗和修补, 生成船舶运动轨迹; 选定船舶航行区域的时间与经纬度,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吃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得到不同安全航行区域的船舶分类, 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并补齐AIS数据中缺失的船舶最大吃水信息; 分割船舶历史轨迹, 当子轨迹的时间间隔在10~20min时, 采用Spline插值方法对船舶轨迹中的丢失数据进行插值; 采用凸包构建同类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船舶的安全航行水深区域图合并,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 将不同吃水类型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合并图与航道图叠加, 得到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试验结果表明: 当聚类算法参数设置为4时, 聚类后得到4类船舶, 对应的船舶最大吃水范围分别为0.1~4.8、4.8~6.6、6.6~10.0、10.0~13.0m, 对应的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分别为1.8、2.4、3.3、5.0m, 说明船舶最大吃水与至少可通航船舶吃水呈正相关关系;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在电子航道图中覆盖了86%的航道, 并与航道图的深水部分重合率为80%, 因此, 构建的船舶安全航行水深参考图能反映航道水深的真实情况, 满足不同类别船舶的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