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峰 《中国水运》2007,5(4):86-87
本文以跨土河梁桥施工为背景,对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徐变变形及上拱度进行实验研究。在实测的徐变应变和变形数据的基础上,寻找预应力混凝土徐变效应的规律,并结合对该桥变形的长期监测,对各种模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一种符合实际,简单易用的混凝土徐变模式,对生产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力军 《中国水运》2009,(10):256-257
混凝土徐变是大跨度连续梁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模拟计算跨中徐变位移和实际观测徐变都是较困难的事情。以武广客运专线上的花地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在全桥合拢到上二期恒载期间结构应力水平、时间依存材料、徐变计算模式等因素对跨中徐变位移的影响,同时对此期间的徐变进行了现场观测,并对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三平 《中国水运》2010,(5):155-156
文中结合京沪高速徐沪段大跨度连续梁拱施工设计,对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混凝土梁及钢管拱泵送混凝土收缩、徐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控制徐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志华 《中国水运》2006,4(4):80-81
钢管混凝土桥梁结构收缩徐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本文介绍混凝土的各种收缩徐变模式、徐变理论,通过对比分析目前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成果,提出同类问题设计分析需要注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施工控制作为大跨连续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其目标是成桥线形与内力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对于某项目主桥上部结构采用的Mb45高性能卵石混凝土,国内没有相关研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卵石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监控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构件徐变试验和缩尺简支梁模型实验研究,从现有的徐变模式中选择比较适用于当地卵石混凝土的徐变模式,掌握结构线形变化规律,确定了合理的预拱度,为依托项目及其他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际,就配筋率对混凝土结构徐变效应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建立了不同配筋率的多个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持荷时间的徐变值及徐变累计值,对配筋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可供设计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结合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初始张力的作用,对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弹性模量和单元节点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徐变产生的单元节点折算荷载,结合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法,对大跨度预应力斜拉桥进行了徐变分析。  相似文献   

8.
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不可或缺的组成材料,而其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影响又制约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本文阐述了当前国内对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的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赵顺吾 《中国水运》2009,(5):192-194
以野三河特大桥施工过程仿真计算为背景,结合ANSYS的单元生死功能,采用单元等效增量荷载法,利用APDL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节段施工桥梁收缩徐变效应的仿真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T梁徐变效应及其上拱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徐变及徐变对T梁上拱度的影响,以太中银高速铁路简支T梁为例,采用钢筋与混凝土分离式的方法建立T梁的空间模型,计算出徐变作用下T梁在存梁期内上拱度,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误差控制在此10%以内,为更加有效地控制桥梁的施工后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影响和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其使用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徐变理论。以及该理论在桥梁预拱度设置用的应用,通过桥梁博士和博GQIS软件对预拱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徐变理论,能较好的解决桥梁施工中的预拱度设置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到中山预投标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针对钢壳混凝土沉管的组成形式,借鉴已有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收缩和徐变作用下的变形研究成果,对钢壳混凝土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研究,采用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对沉管横向结构在长期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徐变和收缩的影响,混凝土最终将近退去一半的应力值;钢壳的受力随着徐变和收缩的发展趋于均匀;随着收缩徐变的发生钢壳所承担的弯矩逐渐减小;由于徐变和收缩导致挠度增量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3.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内力和桥梁线形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施工质量,文章对箱梁桥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等级公路中多跨径中等跨径桥梁应用先简支后联系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形式及其后期预应力效应,徐变等影响,并结合模型试验和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阐述这种结构体系的合理性,重点分析其计算施工要点,简要介绍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增加主梁改造桥梁结构时,新浇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浇主梁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收缩徐变产生的界面应力分析,得到界面应力的分布形式和界面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浇主梁收缩徐变产生的纵向拉应力在固定端最大,铰接端为零,界面剪应力铰接端最大,固定端为零;混凝土收缩徐变所产生的界面应力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且后期增长速度小于前期增长速度;收缩徐变产生的界面应力随着新截面增加而增大,随着年环境平均湿度增加而减小;新增混凝土强度与原主梁混凝土强度相差越大,产生的界面应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徐变是引起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重要原因。文中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例,分析了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徐变对连续刚构桥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对混凝土加载龄期,以及成桥交通开放时间等参数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徐变对桥梁结构变形的影响是一个长期、逐渐累加的过程;如果混凝土加载龄期太小,将会导致桥梁结构长期变形显著增大;推迟成桥交通开放时间可明显减小桥梁结构的长期变形。  相似文献   

17.
CEB-FIP90和CEB-FIP78模型分别是我国新、老桥梁规范所采用的徐变预测模型。这里结合算例从模型结构、环境相对湿度、混凝土理论厚度、加载龄期等7个方面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CEB-FIP90模型更多地考虑了徐变的非线性本质,其预测值在多数情况下小于CEB-FIP78模型。  相似文献   

18.
大尺度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核心混凝土徐变及其对组合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是这类结构长期工作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通过设计考虑不同钢护筒厚度和核心混凝土配筋率的3类试件,对试件进行长期单一竖向载荷作用测试,并通过徐变数值换算得到试件不同时刻的徐变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钢护筒-钢筋混凝土构件破坏形式呈现明显延性,试件塑性和韧性能力显著提升,轴向极限承载能力加强;钢护筒厚度的增加可增强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能力,同期应变系数越低;量化了钢护筒和钢筋对核心混凝土的耦合约束效应,为钢护筒-钢管混凝土组合试件长期性能的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会产生徐变变形。但由于受到钢梁的约束,组合梁截面会产生应力重分布现象。基于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截面徐变应力重分布的增量微分方程,并通过与有限元法分析进行对比,验证了推导的增量微分方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本文进行了系统的不同参数试件的徐变特性试验。试验采用钢护筒的厚度以及钢筋配筋率作为试验变量,共浇筑4个试件。基于120d的受压徐变试验结果量化了钢护筒和钢筋的约束效应对组合构件长期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钢护筒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长期性能的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