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凛 《中国船检》2008,(6):88-9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遂派少府刀毳勚(毳音cuì,勚音yì)负责审核与收编六国战船。少府列三公九卿之卿位,为始皇嬴政身边大臣,掌管舟师供养和船质监管。 养,因精通船艺,改任秦水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艘清代命名为“顺利”号的战船,属3桅帆船。船长约26.6米,宽约6.6米,深约5米,是当时比较大型的帆船。原画家当时是中尉,对此船观察更细致,描绘更认真。艏部舷墙板涂成红色,俗称“红头船”,充分显示广船特征。从原书说明和图面分析可见战船前桅、主桅在船上安装的纵向位置前后比例协调,桅高与船长也匹配得当,  相似文献   

3.
曹凛 《中国船检》2008,(5):96-98
春秋时期灭国最多的是楚国,它依靠舟船之利、川泽之便,先后兼并了近50个诸侯国。有史据可考的造船业,始于这一时期。当时,很多诸侯国拥有一定叛模的“船宫”、“舟室”等建造战船的工扬。  相似文献   

4.
《国外舰船工程》1998,(9):47-48
德海军目前使用8艘“不来梅 ”级多用途护卫舰,这些舰是德国二战后设计建的第一级现代化中型战船,于1982-1990年服役。目前德国海军正在改进其防空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海鹘船是唐代及其以后出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中国古代船型,其特点是:“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因而许多专家学者称它为全天候战船,是水师中著名战斗舰之一。本文以古文献、出土文物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对古船的型线、船舶总体造型与布置,船舶设备、帆装与武备的配置进行了探讨与复原设计。  相似文献   

6.
由英国设计和建造的世界第一艘三体军舰原型已在英国南安普顿下水。当局形容这艘名为特莱顿(Triton)号的新型战船为:堪称二十一世纪战舰发展方向。 “特莱顿”号是英国军方为节省军费和防范鱼雷导弹攻击而设计的高效率、低耗油新世代战船原型,排水量1100t。设计者称,此舰的航速和火力可与大吨位战船媲美,稳定性则有过之而不及,且具有一定[隐形]能力。 虽然“特莱顿”号被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前卫的船型设计。其实她是参照太平洋岛屿土著沿用很  相似文献   

7.
曹凛 《中国船检》2014,(6):96-99
清前期水师战船船型繁多,分外海和内河战船两大类,各省船厂负责当地战船修造。虽然其建造规范和检查尺寸各地不一,但战船监造与质量检查,在全国有一整套统一的执行则例。清初船厂军船的修造与验看清朝水师入关前是八旗水师,清一色的旗人,在黑龙江和吉林一带。黑龙江水师包括黑龙江城、齐齐哈尔、墨尔根、呼兰4个水师营,拥有战船230艘;吉林水师拥有战船30艘和各种辅助船五百多艘。1644年清军入关后八旗水师又在旅顺口扩展了奉天(辽宁)水师。以后陆续发展到8个八旗水师,兵力总数在一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664年希腊与属地科孚岛的海上作战,是有文字可考的第一次海战。舰炮这一古老的常规舰载兵器,作为执行海上作战任务的一种热兵器,是14世纪最早用于战船上的原始臼炮。到16世纪初,舰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到19世纪30年代,战船上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艘清代命名为“顺利”号的战船,属3桅帆船。船长约26.6米,宽约6.6米,深约5米,是当时比较大型的帆船。原画家当时是中尉,对此船观察更细致,描绘更认真。艏部舷墙板涂成红色,俗称“红头船”,充分显示广船特征。从原书说明和图面分析可见战船前桅、主桅在船上安装的纵向位置前后比例协调,桅高与船长也匹配得当,帆收抛后搁置在帆架上整齐利落,艉桅主要用作旗杆,也可挂小帆,助推、助操。桅顶有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军事航海活动至迟可以追溯至周武王伐纣时八百诸侯会渡孟津,而水军(舟师)作为独立建制的兵种,应始于《春秋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四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楚国始建舟师,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由于军事航海活动规模大,秩序性、纪律性和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