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曲轴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1)正时记号对齐不等于配气相位正确。正时记号对齐是配气相位正确的先决条件。但是要注意,正时记号对齐了并不等于配气相位一定正确,因为如果配气机构各零件磨损、松动或变形,进气门、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配气相位不良会造成排放超标、油耗增加、作功不充分,还会造成功率下降、发动机过热、发动机“放炮”、加速性能变差和化油器反喷等现象,其结果为进气不足,废气排放不净。用FTA分析法研究配气相位在制造工艺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情况,对有效控制相位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发动机配气相位技术概念,对发动机采用不同的可变配气相位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无凸轮轴驱动可变配气相位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甚至教材在讲到配气相位时,用配气相位(正时)表述,或讲到配气正时时,用配气正时(相位)表述。 例如:配气正时(相位)就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还有文章将“调整配气正时”说成“调整、修正酉己气丰目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柴油机配气相位正确与否,对内燃机工作的影响和排除配气相位不正时故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及正时齿轮无记号时的装配要领。  相似文献   

6.
艾武 《摩托车》2005,(11):43-43
摩托车使用中,四冲程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与配气零件的磨损、使用保养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对发动机使用性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驾驶员来讲确实很重要吗?  相似文献   

7.
配气相位可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在汽车发动机上已使用的配气相位可变装置有机模式,液压式,机械液压混合式及电动式等不同的形式。本文介绍各种配气相位可变技术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分析电动气门实现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所具有的优点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电动气门将是汽车发动机配气相位可变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树权  李作兴 《汽车技术》1994,(8):44-49,58
运用质量管理学和误差理化,对汽车发动机修理中的配气相位变化情况进行了生产调查及生产工艺分析,指出了有效地解决发动机配气相位质量问题的途径,是认真改进零件的修复工艺和严格检查配件质量。  相似文献   

9.
杜军 《摩托车》2005,(10):45-45
马喜发先生在2005年第4期《摩托车》上发表的《浅谈配气相位》一文中,对配气相位作了详细的说明。在这里向各位《摩托车》读者及摩托车爱好者说明一下本田系列摩托车配气相位参数的标注。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四冲程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准确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是保证发动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不准确,就会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当发动机发生性能故障时,应当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是否准确进行检查。本文提供一些对发动机的配气相位是否准确进行检查的方法,以供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旧配电器改制的发动机配气相位检测仪的结构、原理和用于检测解放牌CA10B型发动机配气相位的实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CA15和 EQ6100型发动机配气相位的计算,分析了影响配气相位的主要因素。根据实测情况,提出了减少配气相位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6102车用柴油机配气相位的各种因素,以及配气相位误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外发动机可变配气相位研究进展—机构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苏岩  肖敏 《汽车技术》1999,(6):10-14,43
综合国外汽车发动机可变本气相位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的意义和应用,对现有配气机构进行分类。介绍了国外的10多年已形成产品的典型实用机构,剖析了机构原理,并对VVT技术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配气相位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AVL-BOOST软件进行了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依次把排气提前角和进气晚关角作为优化自变量,以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对原型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以凸轮为驱动力的配气机构辅以配气相位调整装置所实现的各种配气相位可变控制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介绍了电动气门的工作方式及性能特点,阐述了汽车电源电压升级的可能性及车用发动机气门电动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1.记号对齐——不等于发动机配气相位准确根据内燃机的工作原理,配气相位正确是保证汽缸具有正常压缩压力的决定性因素,而配气正时记号对齐又是配气相位正确的先决条件。也就是  相似文献   

18.
运用GT-POWER软件研究了配气相位对增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在各转速工况下分别对进气晚关角和排气早开角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最佳值。并根据优化结果,确定了可变配气相位技术(VVT)方案。结果表明,采用VVT后柴油机的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黎明 《摩托车》2012,(6):36-40
凸轮轴是配气机构中的重要驱动件,由它来按照配气相位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气门的升程规律决定了凸轮的形状,其凸轮的外形由基圆和升程型线两部分组成。配气机构运行于基圆部分时,气门是关闭的,运行到升程型线部分时,气门则按型线的规律上升或下降。采用一根凸轮轴来驱动进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配气相位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入手,推导出发动机最佳配气相位应随发动机转速及海拔高度的变化而相应地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