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控肋骨冷弯机自动控制检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启  王呈方 《船舶工程》2000,(4):50-51,54
分析了传统的数控肋骨冷弯机控制方法与机构,阐述了统线测量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据此建立了新的控制检测方法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弦线测量控制法的新的控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迭代端点拟合辅助的目标机动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端点拟合辅助的目标机动检测方法。考虑图像离散点曲线拟合与机动目标跟踪的相似性,在运用现有的方法进行目标机动检测的同时,采用迭代端点拟合原理提取目标机动信息,将得到的机动信息反馈到目标机动检测处理中,能够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机动起始点。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发现机动起始信息,提高目标机动检测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万吨级海船建造检验实践,研究基于船舶建造过程控制的"节点控制法"。阐述了船舶建造检验"节点控制法"的概念和特点,详细说明了"节点控制法"在检验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时域和频域特征相融合的语音端点检测新方法.在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对每一帧分别提取调和性、清晰度和周期性这3个时域或频域特征,使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融合,并采用双门限法得到语音端点的候选集合.在此基础上通过支持向量机对候选集合中的端点进行判断得到最终结果.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时域和频域特征相融合的语音端点检测新算法提高了语音端点检测的正确率,有效降低了误测率和漏检率,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对不同噪声背景的信号都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支点肋骨冷弯机自动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三支点肋骨冷弯机的自动控制问题,近二十年来几个主要造船国家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先后出现了端点测量控制法和适应控制法等自动控制方法。由于船体肋骨曲线的曲率变化范围很大,而且弯曲加工过程是弹塑性变形过程,目前尚无法准确地计算卸载后的回弹量,加之采用三支点肋骨冷弯机加工型材时是逐段弯曲成形的,相邻段之间的互相影响难于准确估计。上述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实现肋骨冷弯过程自动化的难度。因而,曾经发表过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目前有的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尚不能用于生产;有的国内虽曾在生产中试用过,但因加工质量较差,不能满足造船生产的精度要求而弃之未用。  相似文献   

6.
船舶主机是船舶航行的动力机构,传统的SSR温度控制法调控时间过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船舶主机进行升温和降温。优化研究了PID温度控制法,此种方法利用PID温度控制系统调节船舶主机温度,控制过程分为温度采集、温度分析、制冷或制热系统启动和温度校正4步。通过与SSR温度控制法的对比实验结果可知,PID温度控制法可以在20 min内将船舶主机温度调节到正常温度,耗时短、成本低、效率高,具有非常好的调控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潜艇水下垂直发射导弹时潜艇平衡问题,提出了关于潜艇保持瞬时平衡的崭新的控制方法,即定量吹除液位控制法,并就该控制法的理论计算和系统设计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EVRC的端点检测方法.在背景噪声变化的环境下,将语音映射到一个基于心理声学模型的语音矩阵中,通过跟踪噪声,得到的语音矩阵和参数能够适应不同的背景噪声环境.结合汉语语音的特点,使用本方法无需改变门限,即可准确的检测出语音的端点.  相似文献   

9.
大型舰船型材测量与加工是体现造船水平的关键环节,当前船用型材冷弯加工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精确度要求高的工作,而传统的测量控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实时测量、精确控制的加工要求,这就使冷弯加工成型控制系统研究成为了造船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大型舰船型材测量控制法,即近似弧长三次参数测量控制法,并提出了型材冷弯加工成型技术的实现方法,经过仿真实验证实本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型材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存在着防御性能低下的弊端,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船舶导航系统入侵检测中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研究。为了增加持续性威胁的防御有效率,引入多极端点取证和响应体系对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进行设计。利用多极端点取证方法对持续性威胁证据链进行提取,以船舶导航系统安全运行状态变化的敏感程度为界限,将持续性威胁证据链与持续性威胁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持续性威胁进行融合诊断,根据得到的诊断决策,采用端点响应方法对持续性威胁进行响应,实现了船舶导航系统入侵检测中持续性威胁的防御。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相较于持续性威胁沙箱防御方法与基于漏洞诱饵的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来说,设计的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降低了防御时间,提升了防御有效率,充分说明设计的持续性威胁防御方法具备更好的防御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新五维超混沌系统为对象,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采用非线性控制法、主动控制法及全局控制法,分别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反同步。通过数值仿真,对三种方法的反同步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主动控制法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准控制法进行潜艇总体电磁兼容设计存在过设计或欠设计的不足,为克服其不足,根据潜艇平台电磁环境所具有独特区域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分舱分区域控制的总体电磁兼容设计与控制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南浦大桥浦西段车辆交汇控制十分重要,为了确保南浦大桥通车后的运行安全,本文专题对大桥的浦西段交通情况、交通组织及车辆交汇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研究了以往的车辆控制方法后,考虑到大桥交汇的特点,作者提出了车辆交汇控制的新方法——智能模糊控制法,在文中作者还对该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基本原理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计算中影响其计算结果闭合的因素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合龙、支座安装、临时支撑安装和拆除引起的状态不闭合,以及非线性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引起的计算不闭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斜拉桥无应力控制法闭合条件,以及实现闭合的计算流程。  相似文献   

15.
陆冬青  黄志清  邱云明 《船舶工程》2015,37(S1):206-208
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计算确定相邻的岸线线段和船舶轮廓线线段之间的凹凸关系,提出船舶操纵运动仿真中船舶碰岸检测算法,并对检测到的碰岸情况进行时间步长调整。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于船舶轮廓线端点位于岸线内侧和岸线端点位于船舶内部两种船舶碰岸情况进行了碰岸检测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良好,很好地避免了在船舶操纵运动仿真中出现船舶冲上码头或者岸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SPWM开关信息采用三计数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输出控制法,并给出相应的硬、软件图。  相似文献   

17.
许同乐  高朋飞  陈康  侯蒙蒙 《船舶力学》2016,20(8):1028-1035
针对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中存在的端点效应和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虚假分量过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相关的EMD方法。首先,对非平稳性信号进行互相关延拓消除端点效应;其次,对消除端点效应的信号进行EMD分解,并将分解后的IMF与原信号作互相关,保留与原信号最相关的IMF;最后,作出信号的Hilbert边际谱,识别信号的频域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克服端点效应,分离出真实IMF。将其应用于船舶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能有效地识别出故障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舰船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有效方法,采用线性二次型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法设计控制器,对舰船振动信号激励下压电智能梁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基于Hamilton原理建立压电智能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精细积分法计算前3阶模态的位移响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舰船振动信号激励下梁结构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数值仿真。由仿真结果可见,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为舰船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模糊逻辑是一种可望用于系统控制(尤其是不能用数学方法描述的系统或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的理论和应用新概念。模糊逻辑的优点在于受用试探控制法,它可在不需要描述系统特性的复杂数学方程的情况下。使系统设计师们用一组平易英语常识规则产生所需要的系统响应。本文的目的是把模糊逻辑作了目标跟踪系统的一种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火炮跟踪问题已经得到充分研究并具有多种解决方法(采用各种控制方法),但是,这些控制方法用途有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几何控制法的箱梁短线预制拼装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重点讲述预应力连续梁短线法施工控制技术的计算思路,其中包括箱梁预拱度计算、制造线形计算、安装线形计算.对今后连续梁短线法施工技术预制拼装技术法施工控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