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指导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在总结国外成熟大都市区轨道线网体系基本构成、功能层次和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都市区居民通勤出行时耗特征,明确各空间圈轨道交通服务时间目标,即城市中心区30 min以内,城市外围区45 min以内,郊区1 h以内。以此为主要控制要素确定轨道交通线网功能分级:区域铁路主要服务于都市区对外客流联系需求;市郊轨道服务于大都市区近、郊区居民通勤出行;城市中心区轨道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内部各类出行。  相似文献   

2.
着重在规划发展战略层面上,探讨京津冀城市群、大都市区与轨道交通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分析区域轨道交通现状及相关规划,梳理北京交通圈层及各层次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实施提出建议。应注重城市空间布局与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大力发展区域快线。对于市域快线规划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与既有地铁系统的结合方式。轨道交通作为综合交通系统的核心与骨架,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紧奏型大都市区合理的轨道线网规模,提升线网换乘效率,在把握紧凑型大都市区基本内涵及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轨道交通基本线形特征分析入手,由线及网,面向换乘效率最优,开展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组合分析,研究城市用地布局、中心体系、开发密度与轨道交通线网形态的关系,提出紧凑型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态配置和差别化密度控制,并以合肥为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加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和网络化。随着大都市和城市群的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研究,探讨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及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标准。 研究方法:通过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在技术特征和客流特征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三种轨道交通方式在功能定位和技术特征方面的异同,借鉴国内外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提出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研究结果: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和技术标准等方面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之间,在采用的技术标准方面应更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标准。 研究结论:为了我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加强行政区内各层次交通规划编制外,同时应加强区域范围内各行政区相关规划的协调,整合区域内各层次轨道交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的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轨道交通引导新城开发作为当前大都市区新城建设的重要模式,是应对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外部扩张需求以及减少中心城区承载压力的必然手段与根本选择。选取东京大都市区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梳理轨道交通体系与新城开发建设的发展历程,明确其以轨道交通支持引导新城开发的发展模式。继而,选取东京大都市区以轨道交通导向新城开发最为成功和不甚理想的典型案例——多摩田园都市和多摩新城,从影响两座新城产生巨大开发效果差异的4个方面,即开发建设时序、建设主体、功能设置及交通衔接展开对比分析,总结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并针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建设及新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二者应实现时空同步性、主体协调性、功能复合性和衔接便利性等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四大都市轨道交通与交通结构剖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纽约、东京、伦敦、巴黎四个国际大都市进行对比分析,阐述现代国际大都市圈交通需求的特点、轨道交通系统的适应性以及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大城市圈、城市群中建设轨道交通系统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发以来,天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至2007年天津市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了经济腾飞期和轨道交通快速建设时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之一是城市客运的骨干系统,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化。完善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科学规划设计轨道交通线网,指导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鉴于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期,但由于地铁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而且运营、维护成本也很高,地铁不可能满足中国所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故而必然会转向采用投资较少的其他轨道交通制式.为此,介绍了欧洲大都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重点阐述了德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制式系统,包括区域线、市域线、地铁、轻轨等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方面情况,以供中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评价区域轨道交通运能匹配情况,明确了区域轨道交通综合运能匹配的内涵,提出基于区域轨道交通枢纽和线路层面的运能匹配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轨道交通综合运能匹配评价指标。以成都东客站为例,进行区域内各制式轨道交通运能匹配整体评估,验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区域轨道交通综合运能匹配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区域轨道交通运能匹配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合理利用区域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充分发挥区域轨道交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日本轨道交通客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轨道交通环境的特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为乘客提供何种交通服务,开发什么样的交通技术和系统,与该国的轨道交通环境密切相关。 日本轨道交通环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同时存在众多家轨道交通公司(例如日本铁路公司和其他一些国有或私有的轨道交通公司)。特别是对于东京这样的人口高密度的大都市区来说.各家公司共同管理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交通网络.提供着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