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船舶非线性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厂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以及航行中的舒适性.设计了舵鳍联合减摇控制器。分析了船舶运动的非线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假设,得到了船舶舵鳍联合减摇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把非线性船舶鳍联合控制模型转化为可控正则型;将船舶运动模型看作是由横摇、艏摇、横荡3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进行了舵鳍联合控制,设计了分散变结构控制器,最后针对这类控制器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舵鳍联合控制器能够很好的抑制船舶的横摇和艏摇,并能尽可能大的减小横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船舶结构主承载件材料韧性要求作为断裂控制准则,将材料韧性要求纳入结构防断体系,采用转变温度、断裂力学方法建立断裂失效极限状态方程,以一阶二次矩方法对舰船结构防断选材的可靠度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
船舶上层建筑振动的最优控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讨论了最优控制理论在船舶上层建筑振动控制中的应用。文中将船体和上层建筑简化为相应的船体梁和上层建筑梁模型,并将上层建筑梁的振动响应处理为支承激励下的响应。用模态分析法得到船体梁和上层建筑梁的动力特性(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再用模态(振型)叠加法得到受控前上层建筑顶端的稳态动力响应,接着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定目标函数,求解Riccati方程,得到主动控制力,将其作用在上层建筑梁的顶部,用模态(振型)叠加法得到受控后上层建筑梁顶部的稳态动力响应。以一条50000吨的油船为算例进行数值仿真,受控后上层建筑顶部的稳态振动位移减小了30%,可见最优控制在船舶上层建筑的振动控制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徐振江 《中国修船》2006,19(6):28-30
船体构件装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影响结构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而且可能降低其承载能力。焊接残余应力变形矫正不仅费时、费工,甚至还会带来新的问题。使得船体建造精度不易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的修造质量,因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文章介绍了某潜艇艉端船体结构加强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和调整变形,强调在施工工艺制定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控制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5.
综合介绍了当前应用和研究的较多的舰船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方式的现状,并对比研究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将是交流电力推进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船舶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强调在船体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控制焊接变形,总结船体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离心管桩的致裂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威 《水运工程》1994,(5):41-44
结合PHC桩的生产工艺,从制品的原材料质量、预应力工艺和养护工艺出发,探讨生产过程中形成结构缺陷的内在机理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型帆船自适应自动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帆船由于其结构的特殊使其动态特性呈严重的非线性,航向很难控制。首先针对一种小型竞赛用的12m长美洲杯赛帆船,从其结构出发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开环仿真试验以验证其真实程度。然后利用MATLAB辨识工具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得到各具特色的不同模型,由此确认模型参数的巨大变化难以用一个近似于当前运行模式下的线性化模型设计控制器,因而设计了一个采用自适应LQR的自动舵以控制帆船尖不同外部条件下都能保持航向。最后在该模型上作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Bech模型的船舶航向离散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带不确定项的Bech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船舶运动的非线性特性以及不确定因素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在Bech模型中增加不确定项,采用离散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船舶航向控制器。针对传统设计方法稳态抖振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离散趋近律,可以消除传统趋近律自身参数导致的抖振。设计扰动估计器,能够自适应估计不确定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只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有界,即可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特别是对于幔变不确定性,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对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黄沙地铁钢柱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其制作的工艺过程及采取的一些精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船舶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丽娟  崔维成 《船舶》2002,(5):31-39
有限元法在船舶结构强度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工程结构设计的不断介入,有限元法的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引起工程界的关注,如何通过控制有限元分析各个步骤的质量来保证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现状作一回顾,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船舶辅机的梁式隔振结构为对象,运用模态分析方法和自适应算法,推导并分析了梁式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单片机技术在梁模型上实现了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过程输入通道是微机控制对象的各项参数(模拟量或开关量)进入微机并在该过程中的将输入信号转换成适合CPU处理的数字信号的微机组成部分,本文就挪康微机的这一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其组成主要部件损坏产生的故障现象及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造纸机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对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具有完全的或较高的鲁棒性秒变怀的变结构控制方案。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孤控制算法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网架结构高空散装法是我国目前网架结构施工中应用较多的施工方法之一。本文针对高空散装法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运用工程实例,从安装条件、安装工艺及结构挠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网架施工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振动是存在于船体结构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所带来的危害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根据振动主动控制原理,建立了以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甲板振动主动控制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建立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压电耦合动力学数值计算,确定了压电作动器和传感器在受控结构中的布置位置;搭建物理实验平台,开发了基于滤波后—xLMs控制算法的单输入多输出的振动自适应主动控制系统,在使用模拟滤波器的基础上,对所采用的实验模型进行筒谐及随机扰动下振动主动控制的物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甲板结构的边界,从而有效控制其振动情况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为微小型航行体减振降噪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双木 《海运情报》2005,(7):34-35
随着世界船队规模的扩大。对富有经验的高素质船员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这些船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量受到限制。提高船员工资水平是解决船员结构失调、高级船员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航运市场价升量涨,船东获利颇丰,适当提高船员工资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但竞争压力及股东和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的要求等因素迫使航运公司不敢轻易放松成本控制这根弦,而船员工资毕竟是船舶营运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换一种思路来看问题,如果船员待遇维持在低水平。导致优秀人才都不愿从事船员工作.而对优秀船员的需求又在上升。造成船公司因找不到合适的船员来保证船舶营运。那岂不是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18.
猎雷艇声纳基阵俯仰角姿态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猎雷艇声纳基阵俯仰角姿态伺服系统分别进行了频域法控制规律的设计和变结构控制律的设计,对两种设计由于基阵附加惯性力矩的变化而引起系统参数变化的工况进行了数字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舰船防化》2002,(2):43-57
氧气浓度控制元件中,阳极1和阴极2由固体电解质薄膜3隔开。两电极之间的最短距离不超过50μm,以加速生成的水从阴极向阳极反扩散。可以省去向阳极供水的水箱和泵。氧气浓度或湿度控制设备存储在辅助电池112中,其中光电元件111配制在开口的空间101,以控制来自光电元件的大气和电能,于是节省设备的空间。即使关闭电源也可以实现连续操作。湿度控制器的功能既是增湿器又是除湿器。  相似文献   

20.
一种DVSC设计方法在舰船航向控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  吴汉松  汪雄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3):71-73,166
运用变结构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对舰船航向的问题进行离散变结构设计,对准滑动模态的存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基于离散变速趋近律的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对舰船航向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运用仿真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