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晶闸管投切电容补偿测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电气化铁道使用的固定并联电容补偿方式已难以满足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要求。应用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技术的可调补偿具有良好补偿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着重介绍晶闸管投切电容补偿装置测控系统设计思想及基本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合闸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是运作操作最频繁的设备之一,合闸过电压有时会导致补偿电容器,电抗器烧损,本文对合闸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电容器,电抗器上的过电压幅值很高,而且不在同一时刻出现,因此,母线上的避雷器不一定能完全保护并联补偿装置,应采取专门的措施来限制过电压。  相似文献   

3.
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投入时电容器和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电流的计算,分析了电抗器易烧毁的原因,并提出提高电抗器匝间绝缘与整体对地绝缘、在电容器和电抗器之间并联1 台10 kV 氧化锌避雷器等方法,以限制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操作产生的过电压。  相似文献   

4.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容量计算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牵引变电所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容量计算的一种新思路,也就是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滞后设计,在牵引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工况下,实时测试牵引变电所无功功率,按典型日所测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该工况下使功率因数最大时并联电容器的容量。  相似文献   

5.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投切暂态过程是设计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因为并联电容器投切时引起的涌流和操作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产生冲击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对新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暂态过程的数学模型构造、投入时暂态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及现场实测结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目前武南变电气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接触网机车的取流情况,分析了不可调并联电容补偿与电力系统无功“返送正计”的矛盾,浅析了无功补的经济性及补偿性等问题,并根据目前武南变电气的实际负载情况,导出了经济功率因数下的临界补偿容量及电容补偿参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能力,在牵引网末端安装可调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该装置可以调节牵引网电压、提高供电设备容量利用率、改善功率因数,具有其它牵引供电系统扩能改造措施无法实现的综合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8.
韦铁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1):28-29,34
针对黔桂线电气化铁路柳金段变电所功率因数低,导致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过高的问题,分析了采用并联电容为补偿装置是功率因数过低的基本原因。虽然将并联电容补偿装置退出运行,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长远考虑,参考既有运行经验,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进行SVC改造,才是提高功率因素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及其补偿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贺建闽  申日青 《铁道学报》1997,19(3):116-120
分析永嘉堡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状况,指出在所的特殊工况下,8K型电力机车可能是造成该变电所因数偏低的主要原因,为改善这一状态,应采用可调并联电容补偿技术,以使牵引供电民我国铁路和电力市场商业化运营的发展和技术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气化铁道串联电容补偿装置通过穿越性短路电流时,其串补保护设备的工作仿真分析,剖析了外部接触网短路时,流过电容器组、保护间隙、阻尼电阻和电感以及并联断路器的电容器组放电电流和穿越短路电流过渡过程;给出了其串补保护设备主要单元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交流牵引网电压调节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电气化扩能改造中可供使用的常用调压方法有:调压变压器(VRT),串联电容补偿(SCC)和可调并联电容补偿(APCC)。本文通过计算来分析各种调压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结果表明,调压幅度较小时,可采用VRT和SCC,调压幅度较大时,APCC所具有的调压稳压、增加供电容量、节能节容、提高功率因数等技术与经济指标综合优化愈加显著,可为提速、重载等大容量扩能改造提供  相似文献   

12.
针对九府坟变电所B相并联电容补偿回路断路器4次绝缘击穿事故,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出防范措施,并提出电容补偿装置在运行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牵引变电所的并联电容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原理、意义、组成及保护方式,并对并联电容装置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并联电抗器在长电缆电力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明 《上海铁道科技》2010,(1):122-123,97
阐述电容电流过大的危害.分析电容电流的补偿原理,讲述电力贯通线电容电流的补偿分析计算,并介绍并联电抗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京广线武广段采用的微机保护装置主要有WBZ-61型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WXB-63型微机馈经保护装置和WRZ-71型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并联电容器补偿微机保护装置,可完成所有主变压器的保护,适应不同类型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负责馈线断路器的跳、合闸,完成馈线的保护,完成2台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的保护等。文中还介绍了微机保护的功能、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电气化铁道中,为了提高接触网的末端电压,可在分区所安装并联补偿装置。本文以一个实际的并补装置为例,对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与分析。着重研究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投入与退出电网时所引起的瞬态过电压和过电流,追加投入电容器时产生的高频涌流,以及减轻瞬态现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方案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牵引变电所并联固定电容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的方案。方案采用固定电容滤波器,通过计算机控制触发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状态来调整电抗器的输出容量,确保无功补偿容量满足牵引负荷的需要,使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补偿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牵引供电系统常规的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GTR和单片机等现代电子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无功补偿,并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故障分析与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出现的电抗器冲击试验时烧毁、运行中着火事故和既有保护方式存在死区问题的分析,提出在现有保护基础上增加检测母线电压过零点时配合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相控合闸控制、稳态阻抗比和过渡过程电压、电流负向变化率保护,构成完善的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测控系统。介绍在不增加一次设备的情况下邯郸供电段研制开发的并联电容补偿系统保护装置的组成方案和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敬东 《西铁科技》2005,(2):26-27,29
本文介绍了RVQC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效果,提出了将牵引变电所并联补偿电容装置改造为动态无功补偿以提高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