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2.
短距起飞/斜板滑跃助飞的理论研究与试验 目前的航母似乎只有使用弹射器的才是常规犁,而短距起降则是一种特殊的航母类型。实际上,从航母的发展历史来看,1917年至1950年,直接从航母上滑跑起飞才是最正统、最“常规”的做法,那时的飞机本身滑跑距离不太大,所以也没有什么短距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由于垂直/短距起降(STOVL)飞机能大大降低航母的设计和排水量要求,因此高性能的STOVL战斗机必将成为国际军机市场的抢手货。目前美国推出的F-35B引起了多个国家的采购兴趣.如果中国能推出性价比较高的舰载STOVL战斗机,也能在未来国际舰载机市场上占有重要一席,这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和航空技术已经具备了研制类似雅克-141超音速STOVL战斗机的能力。STOVL飞机在设计上有其特殊性,只要从设计思想上进行一定取舍,现在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很可能设计出一种能够在主要性能上对抗F-35B,兼顾隐身、远程等性能的垂直/短距战斗机。 根据STOVL战斗机的研制特点和未来战斗机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可能出现的中国未来STOVL战斗机进行一些设计细节和特点方面的猜想,希望能给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和海军发展的读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21世纪航海的选择存在多种可行性方案,在诸多的设计理念中,重点介绍类似“中途岛”号的新中型航母、载有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小型航母,以及更为激进的方案,包括发展无人驾驶飞机和对地导弹。但最终美国国防咨询委员会批准建造新一代大甲板航母的计划,即代号为CVNX的航母。  相似文献   

5.
50年代以来,航母因其具备全球行动能力而傲视各大洋。经过现代化改装,其指挥、通信、操控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增强,同时上层建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国海军计划在新一代航母上采用更多的新技术。现在航母上舰载机起飞多使用蒸汽弹射器,但该技术存在起飞间隔时间较长、能耗大的问题。因此,采用垂直起降式舰裁机和选用滑跃甲板设计的航母应运而生,如英国的“常胜”级和“鹞”式飞机。此外,俄罗斯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上的舰载机采用了短距起飞、阻拦降落这一起降方式,回避了其不熟悉的蒸汽弹射器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据《印度商业标准报》2013年5月29日报道,印度海军正在考虑在第2艘国产航母上应用电磁弹射系统。目前,印度海军唯一一艘航母"维拉特"号使用短距/垂直起降方式,而正在俄罗斯改装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采用的是滑跃起飞。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也是采用滑跃起飞,该航母预计于2017年交付。2号舰可能采取第3种技术,弹射起  相似文献   

7.
科海拾贝     
《航海》2001,(4)
英推出未来航母模型 最近,英国军方领导人提出该国未来10年内将建造新一代大型航空母舰。 目前,设计部门已正式提出CTOL航母(常规起飞与降落),STOVL航母(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和STOBAR航母(垂直降落/阻拦索降器)三种方案。呼声最高的是以联合打击战斗机(JSF)为主、“墨林”直升机为铺的舰载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STOVL航母方案。  相似文献   

8.
《江南集团技术》2003,(3):46-46
自50年代以来,航母因其具备全球行动能力而巡逻于各大洋,经过现代化改装,其指挥、通信、操控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增强。与此同时,其上层建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美海军还计划在其新一代航母上采用更多的新技术。现在航母上舰载机起飞多使用蒸汽弹射器,存在起飞间隔时间较长、能耗大的问题。因此,采用垂直起降式舰载机和选用滑跃甲板设计的航母应运而生,如英国的“常胜”级及其“鹞式”飞机,  相似文献   

9.
气象影响舰载固定翼飞机起降的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海洋气象环境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降的影响,采用量纲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舰载机起降效能的主要气象因子,以层次分析法为例给出了舰载机起降安全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风、能见度、云底高度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起降影响的效能评估值,并以一次海雾过程为例,建立了海洋气象环境影响舰载固定翼飞机起降效能的三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
短距起飞/拦阻降落的甲板布局设计和方案优化研究 目前,世界上短距起飞/拦阻降落的甲板布局设计仅在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上变成了现实,类似的研究还有印度从俄罗斯获得的改进后的“戈尔什科夫”号。美国CVN/CVN—X计划中曾经设计了12种这种类型的航母方案,排水量4.5万~9万吨,但因为保密的原因只有少量的描述提到了其中一些设计细节,没有透露一张完整的设计方案图。英国和法国公司在竞争英国CVF航母方案时各自提出了一种短距起飞/拦阻降落的方案,两个方案目前有部分概念图和想象图在外流传。  相似文献   

11.
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威力的作战舰艇。由于其技术复杂、研制和使用费用高昂,所以到目前也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30000吨以下的轻型航空母舰。在拥有航母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具备研制性能最为强大的重型航母的经济及技术实力,而像英国等传统海军强国二战后已逐步放弃了大甲板航母,而将轻型航母作为发展的重点,其它中小国家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更是放弃了重型及中型航母的研制。而比较强调独立自主的俄罗斯和法国则既没有研制技术较为简单、作战能力较弱的轻型航母,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美国家研究委员会全面考察了2000年到2035年美海军的种种需求,就众多研究领域拟采用的高技术提出了若干见解: ·信息技术 海军将依靠众多以紫外、红外以及声波段传感器为基础的联合信息网。新信息系统以及它们的产品将来自与军方其它部门以及与美国盟友的合作。 ·航空器 载人和不载人(自动)飞机将具备起降距离短甚至垂直起降功能,这种在岸上和空间活动的海上飞机对航母的空间需求小,很可能成为未来一支更能够垂直上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航空母舰最初是根据海军作战任务需求作为战斗机的舰载母体而出现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母舰与舰载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的。根据这一特点介绍了前苏联海军“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母舰方案的提出、研制、建造、试验、服役及其最终的命运,同时根据舰载机的舰载条件和作战性能,介绍了滑跑起飞-垂直起降-短距起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已决定从其3艘常胜级支援航母(CVSG)上拆除GWS30型海标枪中程舰空导弹系统,以腾出更多的甲板和弹库空间,用于装备更多的舰载飞机及其武器。英国海军发言人宣称,此举的目的主要是要把CVSG作为运征作战的综合火力发射平台。由于海军现时强调联合快速部署兵力型的运征作战,因此能否部署更大规模的空中攻击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拆除海标枪导弹发射装置、腾空前甲板面积后,将可使现有甲板空间增加78%。海标枪导弹的弹药库经改装后将用作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专用弹仓。据悉,原用于…  相似文献   

15.
舰载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的过程,过前、过后或靠左、靠右都会造成冲出甲板或与舰上其他飞机相撞的危险,甲板的横摇幅度过大也会使舰载机机轮触及甲板时产生倾覆。甲板降落方式还带来了飞机结构增重,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战技性能,与同类型的陆基作战飞机相比,几乎所有的舰载机战术技术性能都有相当大的下降。为满足舰载机安全降落要求,航母的设计者不得不采用放大排水量和加大飞行甲板面积这两个迫不得已的办法来降低事故率。在关于中国航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舰载机的起飞方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实际上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降落安全性才是发展航母的技术瓶颈,可以说,只要掌握了舰载机的降落技术,也就等于拿到了建造航母的通行证。增加航母的排水量是一种降低舰载机降落难度的方法,但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航母的造价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又形成一道资金关口,同样是许多国家难于承受的。正是由于降落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十多年前许多航空专家都认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是舰载机的的最佳发展方向。 舰载机的降落技术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课题,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包括飞机的性能、航母飞行甲板的设计、能帮助飞行员完成降落的仪器设备等。从最早的人工引导和飞行员目视着舰发展到利用光学设备和雷达制导着舰已经经历整整半个世纪,已经有不少文章谈论到舰载机的安全降落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对常规舰载机降落技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再进行了一番探讨,也许还能给读者一些新的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时隔6年后,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母经改装后重新服役.这艘航母是英国3艘航母中最大的一艘.该航母试航后返回到朴茨茅斯,将成为新型隼式反潜直升机和GRT鹞式垂直起降喷气式飞机的浮动基地.该航母经改装后可延长寿命15年.据报道,英国皇家海军还将对“无敌“号航母进行改装.  相似文献   

17.
哪种航母战斗机最厉害呢?目前一般认为,这项桂冠应属俄罗斯海军的苏-33战斗机。俄罗斯专家就曾说过,美国航母最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也不是苏-33的对手。作为俄罗斯第一种传统起降舰载战斗机,从整体性能来看,苏-33算得上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航母战斗机。俄专家认为,美国海军航母的主力机种F/A-14或F-18C/D在总体性能上完全无法与苏-33相比,即使是装有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F/A-18E/F,在机动性和加速性上也比苏-33差之遥遥。  相似文献   

18.
舰载机起降作业能力直接反映了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的作战能力。根据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图片资料进行航母船型的设计,通过STF切片理论对本船的运动参数进行理论预报,并结合CV/CVN甲板运动限制准则,利用判断函数,以极坐标图形式直观反映航母运动参数对舰载机起降作业的限制区域和非限制区域。从航母自身运动特性出发,逐项分析航母运动参数对舰载机起降作业的影响,明确提出不同浪向下限制舰载机起降的主要运动参数,并分析影响舰载机起降运动参数的敏感性。为航母设计过程中改善耐波性、扩大舰载机起降作业区域指明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核动力航空母舰无疑是强国的标志,昔日超级大国苏联,为了拥有这一武器曾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现今,俄罗斯为了证实自己也是世界级的强国,还在不断地为拥有核动力航母而不断作出各种规划。了解前苏联核航母发展史,有助于了解整个前苏联以及今日俄罗斯对核航母的发展态度与发展经过,对我们有着非比寻常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舰载机起降限制的舰船气流场特性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具有搭载舰载机能力的舰船而言,其气流场特性的评估取决于对相应舰载机的起降气流条件限制。通过对美国LHA型舰缩比模型的数值建模,结合两种舰载机起降的气流场限制条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相同定常来流工况下,分别以±15°风向角对该型舰数值模型的两个起降点进行模拟取值,结合直升机和固定翼短距/垂直起落飞机的起降特性和气流限制条件,尝试提出一种评估舰船气流场特性的直观方法,并得出不同甲板气流区域受上层建筑影响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