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涉及多部门、多科室、多工种协同配合,技术难度大、工作任务紧,安全风险高.行车调度人员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分析当前联调联试行车调度管理工作重点、难点和安全风险情况,结合现场作业实际,总结和梳理联调联试行车调度管理工作实践与行车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联调联试行车...  相似文献   

2.
高铁调度是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关键.围绕人员、管理、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等诸多方面,建立起高铁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人、机、环境和管理系统的最佳匹配,提高高铁调度安全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3.
铁路局机车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局机车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是"铁路局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中机车调度部分,其功能覆盖铁路局机车调度部门日常的工作.它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铁路局机调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机车运用效率,保障了运输安全,使铁路局机车调度指挥进入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人员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这样的人一机一环境大系统,人员的可靠性是最根本的。从生物节律、疲劳作业、信息误差、工作责任心、业务素质5个方面对行车调度系统人员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人员可靠性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铁路行车调度系统中人的可靠程度,从而有效控制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学员进行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对于提高调度学员非正常情况下应急调度指挥水平,保证高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调度学员培训现状本文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的调度指挥应急培训模式和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方式。结合因子分析法评价演练培训参与人员的演练表现,得出演练人员评价的综合评价机制,该评价方法从较多指标中寻找共性,减少了评价指标的数量,更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6.
地铁电力调度监控系统是保证地铁供电系统运行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仿真系统是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采用实际电力调度工作站结合虚拟供电系统的方法实现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仿真。在对实际的地铁供电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交直流潮流计算,通过IEC-104规约与调度工作站进行通信,完成对地铁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仿真及操作功能的实现。系统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对提高地铁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施工和运输作业安全,实现轨行区调度统筹兼顾、协调有序,研究设计轨行区施工调度系统。系统结合北斗定位、无线射频、车站图形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轨行区施工计划、施工请销点、调度命令及铺轨工程进度等的管理,为调度中心人员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和参考依据,并帮助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和行车组织。实践证明,系统解决了轨行区作业管理跨度大、行车施工调度安全级别要求高、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调度员承担客货运输的组织指挥、完成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及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整运输组织力度,正确处理好提高运输效率、效益和行车安全的关系,注重调度统计、分析和考核工作,认真抓好调度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随着动力机车在全国各大铁路运输沿线上地成功运行,从动力机车检修安全需求出发,并针对青岛动车运用所检修库实际建筑状况,新建三层作业平台,引入安全联锁控制系统,避免调度人员与现场操作人员联络、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动车组中层作业面及受电弓等车顶设备的检查作业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运输及调度系统中,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担负着指挥地铁安全运行的首要职责,安全压力大。既有研究表明,高强度的压力会对人的身心健康、情绪状态产生影响,业务能力、工作效率会有所降低,事故率会有所增加。因此,结合地铁行车调度的工作特点和岗位需求,设计了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调查问卷,抽取国内多家地铁行车调度员的调查样本,运用SPSS软件分析地铁行车调度员的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呈显著正相关。据此提出改善行车调度员工作压力的建议,以期促进地铁行车调度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地铁运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培养和培训适应高铁运输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实际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流程和应急处置过程得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实验平台功能及结构,建立仿真平台系统数据流图、系统数据模型及仿真流程,设计平台数据库及子系统模块划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C#开发平台,实现了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过程的仿真及各岗位操作综合训练。平台应用于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及调度人员调度指挥及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培训,提高学生和调度人员的行车调度技能与指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列车调度员是一个调度区段行车的统一指挥者,有关行车人员必须执行列车调度员命令,服从调度指挥。列车调度员应负责组织实现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运输方案。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组织指挥中枢,列车调度员的工作与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就必须提高列车调度员的安全素质。当前,全路正开展"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活动,提高列车调度员安全素质尤为重要。近年来,虽然列车调度员安全素质有一定提高,但调度队伍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结合工作实际,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沈阳铁路局调度所改扩建工程新建调度楼深基坑的东、南、西三面紧邻既有房屋建筑和地下结构物,北侧与新建高层住宅楼工程相连。原设计深基坑形状为"口"字形,采用"四周钻孔灌注桩+内设两道混凝土内支撑和两道钢倒撑"支护体系。该方案安全保险系数较大,但工期较长,且基坑支护造价在整体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过高。由于新建调度楼所在位置原建筑迁改工期滞后严重,造成原设计新建调度楼深基坑支护方案无法实施。为此,对新建调度楼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A型钻孔灌注桩+370 mm砖挡墙+三道锚索"支护方案和挂网喷浆等防护技术,并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变形监测及预警措施,确保了人员和既有建筑设施安全,实现了既定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调度集中系统(CTC)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系统设备,为提高运输组织工作效率、减轻调度及车务人员工作量、保证运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线进路预告是CTC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调度员对车站下达计划后,由车站自律机根据计划信息生成相应的进路序列,待列车行驶至一定距离自动触发此条进路后,CTC将此条进路预告信息通过GSM—R网发送至车上,使司机能够清楚前方车站的信息,从而双重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铁路配电网电力远动系统以监控为主,调度端缺少完善的故障分析软件,使得运行人员不能及时判断、排除故障,影响列车行车安全问题,提出在供电段调度中心构建铁路配电网故障信息管理及诊断系统,作为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高级应用软件。该软件在原有的SCADA系统平台上运行,能够完成铁路配电网信息管理、故障特征提取以及故障综合分析,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体介绍了铁路配电网故障信息管理及诊断系统的构成原理、功能特点、模块组成以及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广州动车段行车组织特点及现状,广州南车站从现场作业需求出发积极参与优化完善动车段集中控制系统功能,充分发挥该系统高效先进性能,有效强化了广州动车段行车组织工作的安全基础,降低了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行车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各专业间的协同调度及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结构、功能及人机界面设计等方面对车辆调度系统进行介绍,对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和数据流分别进行描述。重点介绍系统的功能及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功能包括:站场信息监视、车辆运行信息监视、车辆唤醒及唤醒过程监视、车载信号人机界面、车辆远程控制、车载PA/PIS/CCTV监控。车辆调度系统实现了对车辆监控从司机室向控制中心的转移,为调度员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保证调度人员在处理作业任务时能够有效获取信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调度人员劳动负荷。  相似文献   

18.
由于编组站调度人员所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高新技术设备和铁路所采取的新措施,要求调度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在岗调度人员因专项业务培训不足和选用人员标准不高等原因,造成有的调度人员知识层次和文化水平不高,对掌握新技术设备和适应新的运输生产形势的能力出现困难,跟不上运输生产的现代化步伐,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调度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5号线工程首次采用分段接管的方式进行各项设备的联调和运营演练.对分段接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从线路安全、施工安全、行车安全、供电安全、设备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分段接管中的安全管理.从行车调度的角度谈如何确保安全,以圆满完成调试和演练任务.  相似文献   

20.
北京调度所是北京局客货运输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所的搬迁工程是与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直接相关,影响范围广,时间要求紧,施工难度大.介绍了北京调度所通信专业搬迁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