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电驱动总成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分析的准确性,基于实测载荷谱和台架试验开展疲劳寿命分析.首先建立差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应变测试系统等设计了动态载荷加载试验系统,并分别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实测载荷谱,综合运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名义应力法、壳体...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汽车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断裂情况,首先利用材料试验检验分析了该驱动桥差速器壳体所采用球墨铸铁材料的金相组织和铸造等级,然后根据试验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该差速器壳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差速器壳体的静强度分析,得到了该差速器壳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部位.通过与样件失效部位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差速器壳体断裂失效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基于实测试验场道路载荷谱进行动力总成壳体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通过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实测可靠性试验路面上动力总成壳体悬置点位置载荷谱数据,应用n Code Designlife进行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对材料的S-N曲线进行修正,进行动力总成壳体模型疲劳寿命仿真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得出动力总成壳体方案满足疲劳寿命仿真要求的结论。并且得到的疲劳寿命云图,可以发现疲劳寿命薄弱位置,为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该方案通过了整车可靠性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新开发的某轻型驱动桥进行总成疲劳台架试验时右侧差速器壳断裂,从设计和生产角度入手,借助材料分析、有限元计算和三维扫描检测手段分别对材料、结构和制造偏差进行复核,最终找到此次差速器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铸造肋板处厚度和圆角尺寸超差,壳体受载后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差壳整体断裂,后续针对主因进行优化后的差速器壳顺利通过总成台架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锻造分体式轮边减速器壳体焊接后可靠性,首先对壳体的焊接过程进行CAE仿真分析,得到焊接后的应力分布情况;然后将应力结果导入热处理仿真分析中,得出考虑焊接应力情况下的热处理残余应力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参照焊接参数焊接后的轮边减速器壳体的焊接残余应力达348 MPa,接近该材料的屈服强度355 MPa;焊接后零件残余应力减小了31.6%,有效控制了零件焊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FSAE赛车传动系统差速器支撑架的结构强度并减小其质量,采用协同优化与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安全系数、最大应力和质量作为协同优化目标,选取支撑架的疲劳寿命和最小安全系数为可靠性约束,建立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样本点数据进行求解,对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拓扑优化并设置结构参数变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结构满足工程设计所需强度和安全要求,在最小安全系数仅减小3.61%的情况下支撑架质量减少7.14%,达到了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两挡AMT换挡执行机构壳体为研究对象,对壳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壳体易发生失效的区域,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与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壳体强度进行校核,以此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希望为执行机构壳体的最终定型节约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差速器锥齿轮静载强度是差速器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汽车行业标准中规定了指标要求。文章以量产差速器锥齿轮作为研究对象,以现有试验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仿真计算出锥齿轮的齿根最大弯曲应力,和静扭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误差在0.6%。  相似文献   

9.
驱动桥差速器在重载工况下经常出现壳体和垫片异常磨损的情况,影响了齿轮啮合甚至造成齿轮打齿、齿根断裂等严重失效。文章对某驱动桥总成进行差速器齿轮垫片耐磨性试验,对比了两种不同材料、工艺的差速器齿轮垫片和壳体的磨损量。通过对试验后的润滑状况和齿轮侧隙的计算对比,指出了双金属垫片-差壳摩擦副低磨损量的优越性,并提出了的垫片的合理厚度公差、金属厚度和油槽方式,为驱动桥差速器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分析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疲劳试验技术条件和小野变速器综合试验台的基本参数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疲劳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并叙述了通过降速升扭和升速降扭的方法,使本无法在现有试验设备上进行试验的阁瑞斯后桥差速器总成得以实现。以及该试验台开发成功后实际的使用情况、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以熔模工艺生产汽车差速器壳体成本高及废品率高的问题,研发了壳型填丸工艺生产差速器壳体的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为:为满足汽车差速器壳体对动平衡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砂芯与壳型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 mm;通过计算机模拟确定了壳型填丸工艺的浇注系统,并采用单工位制芯。经检验,样件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本体性能都合格。批量生产试验的统计数据表明,铸件废品率由原来熔模工艺的20%降到5%以下,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准确快速地预测钣金型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负载下壳体的膨胀变形、提高液力变矩器性能、减少由于整体轴向刚体位移导致与周围零件的干涉,借助三坐标测量仪及UG软件平台建立并简化了变矩器内流道模型和变矩器壳体模型;利用仿真软件Gambit,Fluent对内流道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壳体所受油压面力和轴向力;最后,借助软件MSC.Patran和MSC.Nastran对液力变矩器壳体的膨胀变形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的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液力变矩器的轴向位移与油压大小呈线性关系;最大应力出现在壳体循环圆曲率发生突变最大的部分;最大应变出现在泵轮出口面和涡轮进口面所对应的壳体上.  相似文献   

13.
某纯电动重卡在整车可靠性试验中,变速箱悬置安装点壳体断裂.文章通过金相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测试及有限元分析等手段,找出了变速箱壳体断裂的原因.通过对变速箱悬置安装点位置及壳体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了壳体悬置安装点处极限工况下的应力,通过有限元分析并结合整车试验,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该研究成果对重型纯电动商用车变速箱壳体...  相似文献   

14.
DFB-Ⅱ型电封闭驱动桥试验台是进行汽车驱动桥齿轮、轴承疲劳试验和总成静扭试验的装置,增加少许装置,还可进行差速器齿轮、差速器壳疲劳试验,其电气部分采用电封闭式结构,故力能指标较高,较开式耗能型结构可节电70%,机械部分采用小闭环的混合式结构,节约试验台的初投资,而且使电控系统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5.
车辆驱动桥随机疲劳可靠性室内快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室内模拟道路试验的随机疲劳可靠性试验系统。采用4m直径大转鼓并在表面安装高程凸块模拟低等级路面的不平特征,并配以油气悬架产生垂向作用于车桥的随机动载荷,再通过功率吸收装置增大车桥传动部件的旋转扭矩,可以在室内快速完成疲劳可靠性台架试验。对试验系统设计思想、结构特点、试验原理及试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试验载荷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螺栓疲劳试验台对某柴油机连杆螺栓进行疲劳试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连杆螺栓的疲劳安全系数;再通过ANSYS软件建立连杆螺栓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应力和疲劳寿命的计算。疲劳试验的结果与有限元软件的仿真结果较为吻合,结果表明:试验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连杆螺栓的危险截面及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结合车桥公司290轮边减速驱动桥改进项目,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了变化部分的零件图和差速器装配图,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差速器壳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车桥公司290及300轮边减速驱动桥轮间差速器装置进行结构强度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30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结构尺寸与290轮边减速驱动桥相近,强度高出19.5%,最终通过对29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壳体进行重新设计,将30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齿轮及十字轴匹配到290轮边减速驱动桥上,使290轮边减速驱动桥差速器强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成熟产品部件,降低了产品改进的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18.
某汽车发动机在整车高速试验和台架可靠性耐久试验中,有几台次相继出现了水泵叶轮疲劳开裂的问题,同时伴有叶轮和壳体气蚀现象。经过对两种失效现象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在特定工况下水泵内压水流紊乱导致了叶片特定部位和局部壳体水流过速并产生气蚀,同时衍生了叶轮的不合理弯曲疲劳载荷,导致叶轮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9.
采用FEMFAT疲劳仿真软件,结合曲轴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应力循环特征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后得出曲轴的疲劳寿命及安全系数。应用曲轴疲劳试验机,通过升降法获取6对有效数据分析曲轴的疲劳极限和安全系数。对比仿真与台架试验计算数据及结果,找寻曲轴发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对仿真及试验结果进行安全系数评估,分析影响曲轴寿命的因素,最终得出2种试验方法所得试验结果均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试验失效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适当简化。按照试验工况,加载相应边界,计算在各工况下缸体失效部位的应力分布,以及在冲击负荷作用下的疲劳安全系数,查找失效原因,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校核,保证新方案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