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宜万铁路渡口河特大桥128m高墩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宜万铁路26标渡口河特大桥第一高墩的施工,对高墩施工的施工技术难点:即墩身线形控制(高墩施工测量控制)、128 m高墩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机械选择、施工安全控制进行分析,对施工控制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墩施工技术的发展,特大桥建设越来越多,墩身施工采用何种方法,许多施工单位都在进行不同方式的尝试。143.5 m高墩采用液压翻模技术施工,取得了成功。详细介绍了143.5 m高墩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特大桥变截面高墩施工采用悬臂爬模施工技术,采用爬模施工技术,确保了高墩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今后采用桥梁高墩施工积累一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嵩明至昆明高速公路十三合同段桥梁高墩施工为背景,对桥梁高墩爬模施工及墩顶临时支承简支梁体系向连续梁体系转换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桥梁高墩结构特征和现场施工条件,优化高墩爬模施工和墩顶临时支承简支梁体系向连续梁体系转换技术,保障桥梁高墩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墩顶临时支承的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5.
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的基础,薄壁空心高墩一般在几十米到近百米之间,并以施工速度快、建设成本低的优点被山区桥梁广泛运用。本文结合昆玉高速公路薄壁高墩施工实例,探讨复杂地形下的薄壁高墩施工技术,进一步阐述了翻模施工的关键技术,探索了保证薄壁空心高墩线形的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施工、监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明利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1):19-20,23
根据雍对大桥空心高墩的施工情况,对空心高墩的施工质量、线型控制、混凝土外观、翻模模板接缝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和工艺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空心高墩翻模施工的工艺流程,明确高墩翻模施工作业的工艺特点、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希望能对指导、规范高墩翻模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铁路三岔河特大桥为例,对高原严寒条件下高墩桥梁混凝土施工监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介绍高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温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空心高墩混凝土施工的各种方案,介绍了两昌河特大桥创新的施工方法,同时在重庆地区严重缺少中粗河砂的条件下进行配合比特殊设计,实现了空心高墩的优质、高效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法也较多,施工中对其技术经济进行比选,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是桥梁建设者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结合碗厂大桥高墩施工实例,针对桥梁高墩钢模翻模与木梁悬臂爬模两种施工方案,从技术、经济、工期三方面进行比选,得出适合本桥梁的最优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型地下洞室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法施工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海南工程地下厂房洞室施工项目的工期紧、施工通道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法施工技术来克服这一难题。 研究方法:由于该施工技术缺乏经验,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YS)模拟计算了大断面地下洞室多层耦合应力超前解除的开挖过程,对其进行了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以确保洞室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对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加固,进而做出了该施工方法的可行性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对监测报告资料与数值分析结果的比较分析,核准了该评价的正确合理性,同时与传统的分层逆做法施工技术对围岩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证明了多层耦合施工方法的优越性。 研究结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应力超前解除法是可行的,在诸多方面毫不逊色于传统的分层逆做法,为地下大型洞室快速施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拱盖法的超大断面暗挖隧道洞内逆作工法是借鉴"明挖逆作"的施工理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或其他分部开挖工法完成隧道拱部开挖与二衬拱盖施工,在拱盖形成后,隧道中下部断面通过永临结合的支锚体系和合理的施工组织,通过开挖支护与衬砌结构的逆作法施工减小工程风险,降低施工难度;在隧道中下部断面施工阶段,沿隧道纵向、横向、竖向进行三维空间施工组织,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充足的施工作业空间.目前,该工法已成功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民安大道站主体隧道工程建设.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该工法在降低工程风险、减小施工难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投资、节约工期.  相似文献   

13.
三台阶六部短距法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新建贵(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三都~五通间属于高原斜坡侵蚀、构造中、低山区,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多变,隧道洞身地质中Ⅳ、Ⅴ级围岩等级所占比重大,施工安全风险高。针对开挖断面为138 m2~146 m2的特大开挖断面的软弱地质围岩铁路隧道,必须采取可靠的施工工法,才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研究结论:以贵广铁路大断面Ⅳ、Ⅴ级软弱围岩地质隧道施工为背景,在总结了传统三台阶施工工法的经验基础上,施工采用三台阶六部短距开挖工法,将隧道整个开挖断面分为三个台阶六个作业面,上、中、下各台阶施工同步推进,弥补了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等方法工序多、工期长、对围岩扰动次数多的不足,便于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且机械化程度高,缩短了工期。根据现场工程实践,该工法既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又提高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4.
双线公路隧道下穿铁路隧道不同施工工法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铁隧道修建对既有线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地铁施工的重点问题。当新建线上跨既有线时,上部土体的开挖容易造成既有线上浮,受限于设计、环境、施工等因素,如何控制既有线的上浮,成为了施工的技术难点。本文以成都地铁17号线阳公桥站~龙爪堰站区间上跨7号线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箱涵顶推法"和增设型钢反力撑框架的"明挖法"两种工法。采用Midas/GTS NX建立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工法下既有线的横纵向变形规律,综合考虑两种工法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选择箱涵顶推法为本区间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明洞渡槽段明挖暗做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该项工程的施工具体时间,决定该段明洞渡槽采用明挖暗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工期和隧道施工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武汉地铁7号线徐家棚站基坑工程,对明挖顺作和盖挖逆作施工方法进行比选研究.通过数值计算、设计分析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开创"先逆后顺再拓"新型逆作工法,相对于同等厚度(1 500 mm)围护地连墙明挖法施工,节省投资占土建总投资的7.3%;相对于1 200 mm厚地连墙明挖法施工,节省投资占土建总投...  相似文献   

18.
长大桥桥上板式无碴道床的铺设施工是一项关键工序,轨道板及施工材料等组织运输是施工的重点。此文对临时轨道法、临时便道法和移动门吊法铺设桥上板式无碴轨道进行了经济、工期比较,认为移动门吊法是铺设桥上板式无碴轨道的较好方法,并对其工艺流程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林辉 《铁道勘察》2022,(1):94-100
跨海隧道由于其工程环境的特殊性,施工过程往往风险高、难度大,为在项目前期尽快稳定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法,为工程的推进及后续阶段决策创造条件,以厦门地铁3号线超长跨海区间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从地质、工期、造价等方面研究工程总体方案,并结合施工风险、疏散救援等对不同方案断面深入分析,得出最优方...  相似文献   

20.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中工期参考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工期指标是铁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此文结合铁路工程的特点,将现场工期资料分析法与标准工序推导法结合起来,对《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工期参考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和探讨,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路基、桥梁、隧道等单项工程工期指标的确定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