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具有工程量大、结构复杂、协调工作量大、工期紧、专业多、场地狭窄、现场限制条件多等特点。机场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正常开放通航运营情况下进行机场扩建、改造和维护等工程建设施工。结合贵阳机场T1国际机场航站楼改扩建施工,依据《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范》,介绍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质量管理、机构配置等,为今后同类工程施工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依据获取的监测信息,结合经验反馈和回归分析,合理确定支护时机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及良好的经济性,有效评价围岩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并总结出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变化规律,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连续梁成桥后的结构内力和线形符合设计要求,使结构受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安全范围,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除了进行线形和应力控制以外,还必须进行施工温度监测。详细介绍了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温度监测的目的、方法、测试元件和测试仪器的选择、测点的布置、要求等内容,有助于提高连续梁的合拢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常州段)线下施工实践,主要介绍线下承台、墩身沉降变形监测技术和方法,并对其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顶推施工由于对线路运行影响较小,在跨既有线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监测技术的运用对于保证顶推施工的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北环铁路分离式立交顶推施工制订了监测方案,建立模型对施工过程数值进行了计算,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中对导梁变形、箱梁应力、中线偏位、桥墩位移等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监测,将采集的实测数值与计算理论数值进行实时对比,以对顶推各阶段进行施工控制,保证了顶推施工的安全平稳完成。顶推就位后的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的路基沉降监测技术的不足,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开发先进沉降监测技术和沉降理论模型,对监测和预测公路路基沉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建设。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盾构隧道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水准仪、收敛仪等测量设备。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成果类型单一等缺点。针对传统监测不足,文章引入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的新型盾构隧道监测技术,通过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隧道结构信息,从而实现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的快速、全面监测。工程实例表明,该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成果类型丰富等优点,较传统方法更加符合轨道交通监测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保在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对周边建筑物、地表及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对周边环境进行沉降监测已显得尤为重要。以沈阳恒隆广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周边环境监测的方法、数据采集的过程及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某市地铁某标段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标段不良地质条件下盾构法施工隧道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法施工隧道因其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较小,变形区域基本呈槽型;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基本吻合,最大沉降为4.5mm左右,且发生在隧道正上方。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山体坍塌,列车与塌体相撞,油罐车在洞内着火,坍塌堵塞嘉陵江。经全力抢险,5月24日恢复货车在慢速下通行。但由于隧道结构严重破损,山体开裂严重、落石掉快不断,无法保证行车安全。抢险指挥部组织对隧道结构、临近山体、线路进行了抢险加固,开展了加固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系统监测,进行了隧道稳定性评价,为客运列车开通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控制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施工、监理队伍及建设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施工过程及关键工序转换验收的控制,隐蔽工程动态监测技术及检测手段的实施与完善,都是需要研究的主要矛盾方面。文章结合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全长239.541 km隧道,已贯通170 km的隧道施工管理实践,对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控制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铜陵段千军岭隧道穿越岩溶漏斗塌陷段的设计中,采用了深孔地表注浆技术,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岩溶漏斗塌陷区的岩体力学性能,保证了隧道安全顺利地通过岩溶漏斗区.  相似文献   

13.
长城岭隧道是双向6车道大跨度连拱隧道,最大埋深为5m,下穿古齐长城遗址,为了保证地表文物不受施工扰动破坏,地表沉降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按照施工设计开挖和支护方式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研究,分析了施工措施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地表沉降的量值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依托长沙地铁2号线区间穿越龙王港河堤地表沉降过大的工程案例,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为研究治理方案的实际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地层加固前后区间隧道穿越施工工况进行模拟,对周边土体位移、地表沉降、盾构管片弯矩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注浆加固提高盾构隧道覆土范围土体工程力学性能后,可以有效减低整个地层的位移及盾构管片弯矩数值。监测数值表明,对河堤进行注浆加固可以有效地防止地表过大沉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地表倾斜条件下V级围岩双线铁路隧道浅埋暗挖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表倾斜时的沉降曲线不再具有对称性,地表沉降量最大点的位置随横坡的变陡由拱顶上方逐渐向上坡侧偏移;拱顶埋深相同的条件下,地表倾斜时的最大沉降量比地表水平时的大,并随横坡的变陡近似呈线性增加;地表倾斜时,上坡侧的地表沉降区宽度比地表水平时的大并随横坡的变陡逐渐增大,下坡侧的地表沉降区宽度比地表水平时的小并随横坡的变陡逐渐减少;地表倾斜引起的沉降区宽度变化,上坡侧比下坡侧的大。为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爆破振动测试,分析和掌握爆破地震波的特征、传播规律以及对建筑物的影响、破坏机理等,以防止和减少对建筑物的破坏,从而最有效控制爆侧地震波的危害。确定回归预报参数,改善爆破震动预测模型,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指导爆破安全作业,从而有效地控制爆破地震效应,给因爆破引起的民事纠纷以科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铁隧道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会产生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结合MJS工法、微扰动注浆和钢环加固等工法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对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地铁隧道进行综合性整治的处置方法,并结合在建的杭州地铁3号线和已运营的1号线产生的实际工程问题,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MJS联合微扰动施工对隧道的收敛变形及沉降整治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MJS桩体主要起到限位、隔绝隧道的作用,微扰动注浆则对隧道已有病害进行整治改良,而钢环加固则进一步提升了隧道管片的刚度和稳定性。因此,该方法针对复杂环境下的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隧道具有良好的整治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隧道软弱岩层中存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体会使周边围岩产生变形,因此可通过监测临近掌子面的拱顶位移速率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水突泥。具体过程为通过统计已有测量的拱顶下沉速率量与突水突泥的事件发生的相关度,得出一个阈值。然后,根据这个阈值来推测前方是否可能发生突泥突水。石林软岩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此方法具体可行,为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客流在机场群的分布规律,以整个航空出行链为视角,综合考虑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和旅客出行选择偏好,构建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以路径时间、机场停留时间、出行票价和旅客类型为主要参考属性,提出机场群系统旅客出行成本模型.由于路径时间与流量相关且存在不确定性,基于预算超出时间对路径时间的均值与方差进行统一度量.综合路径时间、出行票价、机场停留时间与旅客类型,基于Logit模型建立旅客对航空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将机场群系统的客流均衡条件转换为变分不等式.基于投影收缩算法对变分不等式求解,从而得出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状态.算例结果表明,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有效建立了客流分布状态,调整路径时间、机场服务水平、票价等因素均可促进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客流在机场群的分布规律,以整个航空出行链为视角,综合考虑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和旅客出行选择偏好,构建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以路径时间、机场停留时间、出行票价和旅客类型为主要参考属性,提出机场群系统旅客出行成本模型.由于路径时间与流量相关且存在不确定性,基于预算超出时间对路径时间的均值与方差进行统一度量.综合路径时间、出行票价、机场停留时间与旅客类型,基于Logit模型建立旅客对航空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将机场群系统的客流均衡条件转换为变分不等式.基于投影收缩算法对变分不等式求解,从而得出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状态.算例结果表明,机场群系统均衡配流模型有效建立了客流分布状态,调整路径时间、机场服务水平、票价等因素均可促进客流在机场群间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