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越 《中国船检》2005,(2):68-69
船体是船舶的主要部分。船体及设备的自然蚀耗,建造中构件潜在缺陷的逐渐暴露,设备在使用中的磨损以及各种外力的冲击.都将影响船舶的性能。长期失修失养将会使船舶完全失去营运能力.而及时检查保养则是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保证营运安全和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船用材料及船用设备是确保船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内河造船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内河船厂产能和技术以及管理等原因,船用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基本上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致使有些地方船用材料及设备的使用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规范船用材料及设备在内河船舶的使用,提高船用材料及船用设备在内河船舶的使用率,这是值得相关产业人员深思的课题;本文从广西内河船用材料和设备检验管理使用现状,试图探讨影响内河船用材料和设备装船和发展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船舶市场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国中98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船舶制造订单明显减少,船舶价格大幅下跌,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船舶制造企业只有转变观念,在船舶市场平均利润下降的情况下,随行就市,破除“三不接”(即船价低的船不接难度大的船不接、难伺候的船东的订单不接)的老框框,树立“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倒逼成本”的新观念,抢占船舶市场,争取较大的份额,一条船的材料,设备采购成本占整个船价的60-70%,因此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对提高船舶企业承接订单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坤 《船电技术》2016,36(8):5-9
针对影响船舶安全的各种损害隐患问题,将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应用到船舶损管监控系统中。对该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损管监控台、现场控制设备及数据处理设备、各类传感器及执行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船舶损管监控方法。在半实物仿真试验、陆上联调试验和实船上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船舶损害隐患的管控水平,保证了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船舶电力系统负责为整艘船舶提供航行动力,以及通信、控制等其他航行保障设备、机械控制设备、助航设备等提供基本运行的电力,是舰船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船舶电力系统由发电机、船舶内电网、各种强弱电设备等组成,每一个部分发生故障,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因此,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对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船舶电力保障装置,通过层次化的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模型和基于模糊分析的故障评价和决策系统,该装置能够快速定位船舶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能够根据预先制定的反应规则,进行快速故障排除,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朱汝敬 《船艇》2005,(2):34-38
船舶配套业(船用设备制造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用设备采购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随船舶类型和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占30~40%:包括钢材、涂料等原材料在内,则占60~70%。船舶配套业对整个船舶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7.
赵青双  石晓美 《船艇》2005,(3):56-59
本文以圆钢采购为例,介绍保证市场采购造船材料质量的经验,认为增加复试频数,不失为一种控制质量的方法,但是更为有效的对策还是将质量控制延伸到材料供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圆钢采购为例,阐述保证市场采购造船材料质量的经验,认为增加复试频数,不失为一种控制质量的方法,但最有效的对策是将质量控制延伸到材料供方。  相似文献   

9.
IMO近几年不断以强制性公约、规则的形式来加强对海洋环境乃至大气环境的保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等也不断推出新的行业标准.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酝酿着更为严格的区域性标准.这些对环保要求的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理念。从IMO要求对绿色船舶技术影响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选择船舶的建造材料、结构布置和设备配备要求,是保证船舶绿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彭传圣 《水运工程》2002,(11):42-45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主要船舶装卸设备,在当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以及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船公司加快船舶周转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新采购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性能,将对未来港口的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介绍了Liftech公司着眼未来确定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规格要求方面的经验和建议,文末列出国内近年有关码头采购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