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Abaqus软件对承受塔吊荷载的地连墙受力变形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首先分析了塔吊荷载对地连墙的影响,然后综合计算分析了地连墙承受土压力、塔吊荷载和自重共同作用的受力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锚碇基坑开挖深度的加大,地连墙的逐步加深,塔吊荷载对地连墙的影响逐步减小,将塔吊直接安放在地连墙上的施工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苏熔盛重工集团2#、3#船坞地连墙的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可行的修补方案。  相似文献   

3.
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桥梁工程新结构新技术提出了要求,新型地下连续墙基础与之高度契合.概述了桥梁地下连续墙基础结构类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探索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制约完全地下连续墙基础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存在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及发展解决之道;展望了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地连墙基础在我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工程实践和探索;条壁式、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以及两者组合使用的复合地连墙基础为完全地连墙基础,在结构、施工、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独具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短期内,对于一般地质条件,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部分地连墙基础仍将作为综合比选较优的方案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非水区和可围堰或筑岛施工的浅水区桥塔及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中应用井筒式地连墙基础或井筒式与条壁式同时使用的复合地连墙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意义;在常规桥梁特别是有抗震需求的桥梁基础中,广泛应用条壁式地连墙基础具有普遍价值;广泛深入开展井筒式及复壁式地连墙基础的理论、试验、设计方法、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编制设计指南和技术规范并积极推广应用是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桥梁工程新结构新技术提出了要求,新型地下连续墙基础与之高度契合.概述了桥梁地下连续墙基础结构类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探索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制约完全地下连续墙基础发展应用的关键因素;阐述了存在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及发展解决之道;展望了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地连墙基础在我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工程实践和探索;条壁式、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以及两者组合使用的复合地连墙基础为完全地连墙基础,在结构、施工、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独具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短期内,对于一般地质条件,悬索桥重力式锚碇部分地连墙基础仍将作为综合比选较优的方案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非水区和可围堰或筑岛施工的浅水区桥塔及悬索桥重力式锚碇中应用井筒式地连墙基础或井筒式与条壁式同时使用的复合地连墙基础,具有很强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意义;在常规桥梁特别是有抗震需求的桥梁基础中,广泛应用条壁式地连墙基础具有普遍价值;广泛深入开展井筒式及复壁式地连墙基础的理论、试验、设计方法、关键施工技术研究及编制设计指南和技术规范并积极推广应用是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京沈高铁望京隧道全长8000m,采用两台大直径10.9m泥水盾构由进口和出口向中间掘进,四台盾构机在隧道中部的2#竖井接收。详细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深达68m的望京隧道2#盾构接收井的建造技术,主要包括新型施工设计、周密合理的总体施工方案、三序成槽工艺、双拼工钢地连墙接头、超大钢筋笼制作与吊装、大体积地连墙混凝土浇筑、巧妙的施工降水,以及永临结合的竖井支撑等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建上海自然博物馆基坑工程为深大异形坑中坑工程,周围环境复杂,施工风险大.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计算内外坑开挖过程中外坑地下连续墙的变形,选取模型中内外坑地下连续墙5种不同间距处的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得出内外坑连续墙间距小于20m时外坑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随内外坑间距增大而增大,但当内外坑地连墙间距大于20m时,内外坑地连墙间距变化对外坑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影响不大;该工程坑中坑内坑开挖对外坑地连墙水平变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曾令钊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113+115-113,115
道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道路支持,就无法实现互通有无,就连最基本的经济行为也无从谈起。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但道路施工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就造成了不少由于道路施工质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针对目前道路施工中出现的施工难点进行总结和探讨,并根据对于道路施工中实际情况的详细调查,提出提高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连拱隧道是隧道施工中的难点,其施工工序错综复杂,特别是防排水施工一直是一项难点。通过崖底连拱隧道的防水施工,结合国内已建成的连拱隧道,对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的做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顺序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较为明显。结合杭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项目,基于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硬化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 3D)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不同基坑开挖工况对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坑的围护结构左右两侧变形差异显著,分析时不能简单将土层视为水平均布土层,需对变形较大的一侧土体减少基坑堆载,尽可能将荷载分布在围护结构变形较小一侧;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均随基坑开挖及车站的建造逐渐增大;地连墙变形受基坑开挖顺序的影响较为显著,从中间往两侧开挖对地连墙的变形影响最小,仅为18.35 mm,相较于原工况减少约25%,对工程产生最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泰州引江河二线船闸施工期间一线船闸的安全,选用了拉锚地连墙结构,并利用闸室底板设置顶撑,以改善闸室结构的受力状态。文章对拉锚地连墙的结构特性和受力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背拉弹性薄壁墙因其施工方便、干扰小,近几年来应用较广泛。本文对非对称型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背拉弹性薄壁墙在船闸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缺陷、防治措施、安全监测及质量检验要点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深基坑施工期间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抗震稳定性,利用振动台进行了一系列小比尺模型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峰值加速度的汶川地震波,测试了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插入比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动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系统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地震反应特性和地连墙不同插入比对基坑抗震稳定性的影响,为地震区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受承压水的影响,可能出现突涌、周边管线和建筑物下沉。通过地质补勘、降水试验、施工监测判断地连墙未隔断承压含水层,并通过袖阀管注浆加固,确保了基坑开挖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介绍该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支护形式及施工工序;分析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位移、支撑轴力及基坑周围土体地表沉降的变化,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结果基本吻合,并且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了支护结构抗弯刚度EI、坑边超载及开挖对基坑变形规律的影响结果。增加支护结构的抗弯刚度能一定程度减小地连墙的水平位移,随着坑边超载P的不断增大墙顶水平位移不断加大,当P=50 k Pa时,围护结构墙顶范围内发生明显屈服。而随着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大,超载对地连墙水平位移的影响系数不断减小。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位置大致位于开挖面附近,且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而逐渐下移。当土体开挖至坑底且未施工底板和垫层时,此时基坑处于最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5.
浅谈广梧高速公路软弱围岩双跨连拱隧道施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宗源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2):137-139,152
通过正涌软弱围岩双跨连拱隧道的施工,阐述了应用三导洞C.R.D的方法,开挖掘进连拱隧道中隔墙、边墙,半断面开挖正洞,先墙后拱二次衬砌的施工工艺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强调从施工工艺方面来增强地连墙槽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简称二灰土)作为底基层的结构,具有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而且较为经济。针对二灰土底基层在临连高速公路LL-2标段中的应用,阐述了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混合料配合比;各种材料的松铺厚度;二灰土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现场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检测内容、检测频率及检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湘耒高速公路施工实践,对施工质量控制加以理论分析,主要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即: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扼要地提出了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石春华 《北方交通》2008,(3):127-129
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预防措施,对指导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预应力张拉法的简单介绍和分类,重点对桥梁T型梁板的后张拉法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对后张拉法施工的流程及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预应力张拉法在施工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