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交通违法通知手段落后于交通监控技术的发展,驾驶员因不能及时知道何种行为已违反交通法规,可能重复违法。通过开发交通信息通知系统,各交通警察支队每隔30S从福建省公安专用网获得本地驾驶员在全省范围内的各种交通违法数据,并采用GSMMODEM的短信技术向本地驾驶员发送最新交通违法信息。该系统作为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的功能扩展,使得交通违法信息从被动查阅转为主动通知,为创造和谐的交通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前,全省首台新型车载交通违法监控取证系统在京珠高速韶关段投入使用,解决了长期以来高速交警纠正动态交通违法行为取证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国违法转递系统是由公安部金盾办立项的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负责转递全国异地驾驶人的违法处理记录及向公安部违法查询库上传各地的违法处理记录。系统基于GIEP数据传输平台,并配合各地自行开发的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和省内违法转递系统,形成功能完善的违法转递数据网络。自2002年规划设计以来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截至2007年6月系统已经在全国除新疆、西藏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开通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广东交通》2005,(3):30-30
广东已实现全省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联网,今年10月1日起,广东将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实现联网。届时,司机无论在全省、全国任何一地交通违法,其违法信息将转递到其驾驶证所属地车管部门,如果司机不在违法地接受处罚,车管部门将锁定其驾驶员档案。使其不能办理交管业务。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此举对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将起很到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城市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 2010年广州市交通事故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合 GIS技术及系统聚类法,本文从道路特征,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白天和工作日交通事故比例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影响城市交通违法事故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未来发展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心城区交通违法事故密集度最高,呈点状密集分布;交通违法事故的道路分布特征为干道多,支路少;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违法事故分布存在明显区别;从 9个交通违法事故高发区域归纳出 3大类区域,道路复杂、人多车多的商业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和高架桥附近区域,以及设施齐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城市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 2010年广州市交通事故原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合 GIS技术及系统聚类法,本文从道路特征,基础设施情况,以及白天和工作日交通事故比例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影响城市交通违法事故的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未来发展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心城区交通违法事故密集度最高,呈点状密集分布;交通违法事故的道路分布特征为干道多,支路少;上下班高峰时段,交通违法事故分布存在明显区别;从 9个交通违法事故高发区域归纳出 3大类区域,道路复杂、人多车多的商业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和高架桥附近区域,以及设施齐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  相似文献   

7.
国内首个快速路交通流动态信息检测系统,国内规模最大的交通诱导信息室外显示系统,国内最先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及VMS诱导信息自动生成和发布,国内最早推出交通违法信息短信服务业务,国内第一家专业交通信息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8.
实施公交优先道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重要措施。公交优先道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重庆主城区实际情况,总结了公交优先道系统设置技术和实施方案,即"四个系统、一个平台",包含交通标志标线系统、交通违法抓拍系统、公交优先道信息系统、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改善了主城区地面公交运行环境,同时提升了交通纠违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为法律、法规所禁止,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仍是交通建设领域一大顽症,并且已从施工向勘察、设计、监理、检测等领域渗透,手段及表现形式更趋隐蔽,严重扰乱了交通建设市场秩序,影响了工程质量,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故应认真研究交通建设领域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界定问题及监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为法律、法规所禁止,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仍是交通建设领域一大顽症,并且已从施工向勘察、设计、监理、检测等领域渗透,手段及表现形式更趋隐蔽,严重扰乱了交通建设市场秩序,影响了工程质量,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故应认真研究交通建设领域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界定问题及监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交通拥挤日益严重,交通事故不断加剧。而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驾驶员违章行车造成,其中驾驶员闯红灯即是交通安全隐患的潜在因素之一。利用基于视频检测技术的车辆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采集来自哈尔滨市东直路黑龙江工程学院侧门路段处的违章数据,从违章时间、违章速度、违章车型以及违章时红灯启亮时间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交通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哈尔滨市4个不同交通监控设施的交叉口驾驶员闯红灯违法率的调查和对比,发现安装电子执法设施的可以分别降低绿灯末期、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5%和30%;安装交通信号倒计时器对绿灯末期闯红灯违法率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50%以上;而同时安装了电子执法与交通信号倒计时器,可以分别降低绿灯末期、绿灯初期闯红灯违法率17.6%和30.4%。建议同时安装电子执法与交通信号倒计时器以降低绿灯末期与绿灯初期的驾驶员闯红灯违法率.  相似文献   

13.
重点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每年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对近十年来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各种重点违法行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驾龄、不同车型驾驶人的违法肇事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每年导致的交通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特别是超速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近年来大幅上升;同时,低驾龄驾驶员每年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4%,而大客车驾驶人因上述违法行为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小客车的5.2倍,大货车是小货车的2.9倍.  相似文献   

14.
We made an on-site investigation about pedestrian violation of traffic violation decis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pedestrians in colony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pedestrian violation rose with the waiting time for simulating mixed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and used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data to validate the model.When traffic volume is light,the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ed values and the measured ones is 2.47%.When traffic volume is heavy,the error is 3.38%.  相似文献   

15.
路段行人违章过街是行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上海12处路段过街行人高峰和非高峰时段的违章情况进行观测,将违章行为按路线不同划分为三类:弧线违章、折线违章、直线违章,分析时段、过街类型、公交站台至横道距离等因素对行人过街违章的影响,提出人行横道的人性化设计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违法成本对出租车驾驶员实施违法行为的影响,根据驾照管理方式,对交通违法成本构成及其累积过程进行研究. 通过设置警戒分数线,将出租车驾驶员分为一般和临界两个状态,构建了不同执法策略条件下,出租车驾驶员与交通执法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仿真手段模拟不同执法及驾照管理条件下,出租车驾驶员的违法策略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执法水平和驾照分扣除程度直接影响违法成本,并决定双方的演化均衡;交通管理者对临界驾驶员采取低于一般驾驶员约30%的执法概率即可达到类似执法效果,临界驾驶员执法成本更低;相同执法水平下,临界驾驶员违法概率低于一般驾驶员;记分周期(1 a)内,每天相同人数更换驾照时,遭交通处罚的一般驾驶员人数相比不更换驾照条件多约10%,且随时间推移人数持续增加. 相关改善措施可考虑调整执法策略或改变驾照更新制度,促使出租车驾驶员驾照资格从一般转入临界状态,有助于遏制其交通违法行为,降低交通执法成本.   相似文献   

17.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违章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行人在交叉口违章过街规律,调查行人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过街违章率的影响因素。与以往单从行人自身属性研究违章过街不同,从交通状况、道路环境及过街设施分别进行考虑。通过对苏州市典型交叉口行人违章率的大量观测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确定行人过街违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交叉口违章率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影响交叉口行人过街违章率的直接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地下道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驾驶模拟舱模拟驾驶员在各种不同条件和环境下的城市地下道路上的行驶情况,总结城市地下道路在交通安全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统计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驾驶员的违章行为,车流和道路环境与城市地下快速路系统交通安全的关系和产生的影响,并预测在城市地下道路中可能会发生的多种交通事故,提出预防建议和可采取的紧急救援措施,对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世君  王驰  张颖 《城市交通》2007,5(4):91-96,98
交叉口是各种交通工具的交汇点,行人在交叉口的违章行为很突出,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找出行人违章的行为规律和原因,通过在交叉口观测,对违章行人进行访谈以及对特定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了解行人违章的规律和心理原因,并分析了行人违章的心理活动过程.指出行人违章的主要原因是节约时间、交叉口设计不合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无人管理等,由于安全需要的优势地位被其他需要取代,客观环境又为行人违章提供了条件,在各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生了违章行为.最后,结合行人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结论,提出加强安全教育,改善行人交通设施,加大对违章行人处罚力度三方面措施,减少和预防行人违章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交通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行为的意义,分析行人过街过程及心理特征,总结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穿行速度特征、可接受间隙、违章行为及道路交通环境对行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对行人的违章心理进行论述,并提出减少行人违章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