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阳江某重力式码头后轨道基础为工程实例,通过对常用轨道基础结构的分析论述,提出一种组合型轨道梁结构,解决轨道式起重机重载作用下,弹性地基梁使用期沉降调节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文克尔假设,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地基梁、钢轨、轨枕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组合型轨道梁结构设计合理,与常规方案对比,其结构综合性能优、经济性能较好。组合型轨道梁结构的应用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白鹤滩超高扬程齿轮齿条垂直升船机工程为例,对不同机房形式的升船机方案,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地基-塔柱-顶部机房共同作用的升船机塔柱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升船机塔柱和顶部机房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对比不同工况的地震响应和鞭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塔柱结构一阶振型是横向振动,二阶振型是扭转振动,进行塔柱结构设计时有必要适当增强结构的抗扭刚度;地震作用下超高扬程升船机结构鞭梢效应明显,分离式机房较整体式机房在鞭梢效应方面表现更弱。在升船机结构设计时宜合理选定机房形式,塔柱顶部宜采用梁板结构连系。  相似文献   

3.
桩基支撑轨道梁是具有弹性支座的连续梁结构,计算发现并非轨道梁尺寸越大,结构就越安全。设计参数相近时不同项目采用的轨道梁尺寸及桩基布置有较大差异。对此,从桩基竖向抗压刚度、桩距、轨道梁刚度3个方面进行轨道梁内力分析。结果表明当荷载和桩基布置确定时,存在一个最优梁高,使得轨道梁钢筋用量最小。进一步分析可知,当荷载和梁长度一定时,轨道梁的内力分布与桩和梁的相对刚度有关。在设计桩基支撑轨道梁时需试算出最优相对刚度,可使内力分布更合理且节省工程造价。同时,基于工程实例给出不同桩距下的最优相对刚度区间,可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龙门吊结构强度及大小车运行机构受两侧轨道梁横向差异沉降影响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工程探讨如何确定大度高架起重机在非均质地基上两侧轨道梁横向差异沉降允许值。  相似文献   

5.
张轩  郝志斌  林沛生 《水运工程》2022,(10):120-123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采用自动化轨道式龙门起重机(ARMG),ARMG对地基基础的要求较高。由于原状软土厚度较大,大面积真空预压处理的地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对轨道地基进行二次处理。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ARMG使用要求,通过方案比选,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轨道进行二次地基处理。堆场区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地基梁结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过路段轨道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轨道板结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地基梁+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可以满足轨道的使用要求,造价较低、过路段差异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程总进度安排,构皮滩水电站在2008年汛后下闸蓄水,位于水库内的第一级升船机需在蓄水前完成水下部分施工。受地形地质条件、左岸缆机平台布置、施工进度要求等因素制约,第一级升船机布置和选型极其困难。本文通过对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第一级升船机形式选择及布置方案进行研究,从技术条件、通过能力、施工工期、经济效益等方面,对采用常规全平衡式升船机形式与下水式升船机形式两种方案进行了全面比选,研究并提出了上游下水式垂直升船机创新布置方案,有效解决了升船机建设制约工程蓄水发电的核心矛盾。  相似文献   

7.
在软土地基上设计桩基轨道梁,桩基的长度和间距直接影响轨道梁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如何获得既满足轨道梁沉降控制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桩基长度,成为该类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考虑轨道梁刚度和桩基刚度共同作用,研究桩基未进入坚硬持力层的桩基式轨道梁受力模式,采用明德林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不均匀沉降对软土桩基式轨道梁受力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不均匀软土地基上轨道梁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工程装船机轨道梁的设计过程,探讨码头轨道梁设计的创新方案。在遮帘桩导梁上设置支墩,通过缩短支墩间距减小前轨道梁断面和配筋,并改善配筋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锋 《水运工程》1996,(2):46-53
简介在三峡工程升船机筒梁方案结构计算中,使用ViziCad软件的计算结果,并就其有限元计算中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余良民 《造船技术》1997,(12):27-30
本文记录并分析了作为三峡升船机的中间试验工程的水口升船机承船厢下水计算,技术准备和下水过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多个龙门吊轨道梁基础工程的施工监理,对龙门吊轨道梁的标高和间距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为以后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廖晨彦  岑学徐  乔梁 《水运工程》2022,(10):149-153
轨道基础对港区自动化堆场的安全高效运营至关重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比较了桩基轨道基础方案与复合地基轨道基础方案的优缺点。针对PHC桩基轨道梁方案,通过SAP2000有限元建模分析不同桩径、桩距和梁截面组合下的轨道梁基础受力,比选取桩基承载力利用率最大情况下的桩基轨道梁方案。  相似文献   

13.
赵辉 《港工技术》2011,48(2):34-36
常见重力式沉箱结构码头岸边装卸机械的前、后轨道梁分别坐落于码头胸墙和沉箱后方的抛石棱体上,由于胸墙和抛石棱体的后期沉降量不同,在使用期常会发生后轨道梁低于前轨道梁的情况,是重力式码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唐山港京唐港区25万t级矿石码头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沉箱后方减压棱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探讨沉箱码头后轨道梁沉降通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总结了堆场轨道梁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论述施工中采取的措施和施工经验。通过堆场轨道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和采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在保证工程内在质量的情况下,观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质量通病得到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托中交一航局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一号集装箱码头扩建项目,对重力方块码头后轨道梁基桩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抗拔桩连接设计展开初步探讨,总结打桩施工涉及的各类问题及解决对策,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探究了西码头轨道梁的施工方案,以期为重力方块码头后轨道梁基桩的优化设计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宁波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的预制梁设计都采用了预应力砼构件,其中预应力轨道梁芯棒尺寸为6300mm×1500mm×1100mm,见图1。宽度超过预制厂以往生产过的最大预应力梁,现有台座无法满足该尺寸构件制作要求,考虑到今后更大型预应力梁的生产,建议新造台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国内升船机吨位小、易积淤等问题,对优化开发的国内最大船坞用升船机升船平台的优缺点和结构设计进行阐述,利用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升船平台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受力分析,验证结构设计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升船平台采用箱型梁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降低平台自重,能防止淤泥淤积;升船平台采用连续甲板有利于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有利于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18.
郭建新 《水运工程》2007,(11):139-142
通过福州港江阴港区2^#、3^#泊位工程后轨道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和桩基检测,阐述如何控制回填砂基础上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解法的宽支承轨道梁计算系统的开发,并对宽支承轨道梁和点支承轨道梁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中  柳延江 《水运工程》2019,(S1):52-56
重力式码头前后轨道梁的沉降差异是港口建设的难题。前轨道梁作用在沉箱上,沉降量不大,沉降过程在施工期基本能够完成;后轨道梁一般作用在棱体上,考虑到沉箱的安全,一般不采取夯实处理措施,靠回填料自身密实,导致在使用期沉降量明显大于前轨,影响设备运行。若采取灌注桩基础,由于灌注桩需要穿透块石或开山石的棱体,给灌注桩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以国投曹妃甸煤码头续建工程为例,采用棱体陆上、水下多层强夯工艺,有效缓解了前后轨道梁沉降差异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类似工程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