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运输业能源消耗现状、建设生态运输的潜力、建设生态运输的政策现状、建设生态运输的运输行业现状、运输企业建设生态运输的现状分析、交通部门建设生态运输的现状分析、交通部门在建设生态运输中应发挥的作用、交通部门在建设生态运输中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先进港口建设现状,讨论了国外生态港口建设实践对我国生态港口建设的借鉴作用。结合当前我国港口环境保护的要求,分析了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深圳港等在建设生态港口方面的工作进展,讨论了当前我国在生态港口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港口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以中船重工七一六研究所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与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相配套的制度体系架构,包括总则、基础设施设备、档案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五个板块,涵盖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制度保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从“航海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意义、团队的建设及团队的建设发展三方面对“航海学”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探讨,提出教学团队建设与教研室建设并举,要把握变化、与时俱进及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常态机制。  相似文献   

6.
“四个交通”是全面指导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发展的行动纲领。长江航运要在综合交通建设中发挥优势、为智慧交通建设增添“智慧”、为绿色交通建设当好先行者、为平安交通建设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明华 《集装箱化》2011,22(2):35-38
为推进交通电子口岸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电子口岸的建设基础、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进行分析,并以大连口岸为例,提出交通电子口岸建设工作部署及先导示范项目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8.
高校班集体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班集体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意义、班集体的职能、班集体建设现状、班集体建设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初步探索了加强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精品课程的内涵着手,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注意事项、建设环节、建设目的和评价标准,提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海海事大学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意识不够、质量文化缺乏的问题,根据大学质量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结构,从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的意识、营造质量文化建设的氛围、确定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夯实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健全质量文化建设的制度、激活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等六个方面,探讨上海海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良雄 《水运工程》2014,(11):10-14
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多项技术的融合和技术实现。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主要框架和建设目标,从通信现状、监控技术发展、智能通行指挥及分段实施中技术发展4个方面对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应优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GIS平台建设质量、技术上实现动态跟踪、不断变革管理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航道建设设计、施工及整体推进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要介绍长江“数字航道”的由来和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意义、目标及原则,并对建设长江“数字航道”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描述,提出了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航道是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新基建、数字交通等政策强力牵引下,智慧航道的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目前大规模发展智慧航道工程,但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智慧航道建设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智慧航道建设,研究构建了智慧航道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建设成效得分评价模型,提出智慧航道分级定义,实现客观、量化地评估智慧航道工程建设效果,扎实推进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杨品福 《水运工程》2013,(5):136-142
数据交换规范是长江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的基础.根据长江数字航道建设规划项层设计要求,提出航道基本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架构,分析当前现有航道要素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数据交换的技术需求,制定适应于长江航道基本要素自动采集与服务数据交换规范化方案,并建立信息采集与服务终端测试平台,为下一步数字航道与智能航道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石昕  杨保岑  彭文  张典 《水运工程》2012,(4):196-199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数字航道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长江航道现代化现设中将起到数据基础和系统支撑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空间数据库、生产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重点对生产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阐述,为数字航道、智能航运的早日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曹波  付桂 《水运工程》2013,(11):33-37
随着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建成通航,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信息化建设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为航 道水深保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分析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根据建设需求,对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 的功能需求、总体目标及总体框架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初步构想。结果表明:长江口数字化信息建设功能模块应包含航道维 护管理、航道行政管理、航道资产管理、航道智能监控、水下地形动态监测、对外信息服务等。长江口数字信息化建设预 期总体目标是建成“三大平台,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17.
数字航道技术在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宁  刘杨 《水运工程》2007,(10):52-54
在分析当前我国水运经济发展及国内外内河航道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并分析数字航道系统在我国内河航道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的集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集成方法。通过技术路线设计、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集成的具体实施步骤。以长江下游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在航道工程中基于BIM技术的多源测量数据集成方法,真实显现航道现状三维地貌。结果表明BIM技术集成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为数字航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定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不足、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能力减弱、存在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大缺陷和存在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复性缺陷这4种警情。结合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评价,分别针对4种警情提出相应的预警指标,为水运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数字城市的发展对基础数据提出更高的要求,获取地表三维空间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加。AS-900HL多平台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成高精度激光扫描仪与惯性导航的系统,可搭载在多种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具有工作效率高、扫描速度快、测点密度大、成果形式多样等特点。以鸭绿江白马浪至云峰大坝段河道地形测量为实例,对AS-900HL在河道地形测量的应用进行探讨。该河段地形高低起伏巨大,不具备直接接触测量的条件,由于对岸是朝鲜,无法登陆架设远程测量设备,也不能采用无人机航飞,属于实施难度很大的特殊河段。通过踏勘、路线设计、外业采集、内业处理和成果输出,验证了该系统在河道地形测量中的可行性。该系统适用于河道地形测量,尤其在特殊困难河段,能填补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施测的空缺,可推动数字航道和数字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