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军刚刚进行了庆祝建军60周年的多国阅舰活动,在阅舰式上向世界展示了国产新一代水下、水面和空中作战装备。中国海军武装力量的公开展示和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不但显示了中国海上力量拥有维护中国海防安全的坚定决心,也意味着中国海军谋求维护中国领海甚至全球海洋权益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2.
歼轰7的攻击     
海军航空兵突防作战,是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海军航空兵的空中突防作战,不仅能有效地打击敌空中及海面目标,而且还可以打击敌沿岸及岸上纵深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现代海上作战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海军航空兵虽然是一支岸基航空兵,但同样担负了对远海目标的作战使命。近年来装备的机关报型歼轰-7战斗轰炸机,使中国海军攻击力量迅速增长,成为远东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潜艇是现代海军的重要作战装备,也是海军装备中少数以攻击为核心功能的舰艇。潜艇从出现在战场到现在已经超过一个世纪,这个期间其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核动力和战略导弹又使其成为了战略打击武器。核潜艇已经成为海军大国的主力装备,也是远洋海军作战力量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但核潜艇始终是几个大国才能够负担的装备。现代海军装备范围最大、数量最多、型号最繁杂的仍然是各种常规潜艇。现有常规潜艇分为微/小型和中型舰队潜艇两大类,动力则有常规的柴电和柴电/AIP组合两种。  相似文献   

5.
022的攻击     
今春以来,国内多家传媒相继报道了中国海军的新型导弹艇已经整建制成军并进行现代海战场条件下作战演练的情景,显示中国海军装备的新型导弹艇已经形成作战能力,开始担负保卫国家安全及海上权益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的中国海军要维护海上权益和国土安全,就必须建立有攻势作战能力的远洋舰队,而这必然要脱离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战争证明,没有制空权的海军舰队只能被动挨打,因此中国海军发展远洋舰队的基础就是获得海上航空作战力量和制空权。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防科技能力的快速提高,中国海军从水面舰艇、潜艇、飞机到各种舰载、机载设备和武器等整个海军装备技术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态势。今日,中国海军已经进入一个在装备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加紧完善现代作战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跻身于世界强国海军之列。但相对于当前及今后中国海上力量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国海军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使命。1949年4月23日新中国海军存泰州白马庙正式组建时,称为华东军区海军。从这个称呼上可见,当时的海军仅仅是陆军附属军种,作为南下解放军濒海侧翼的一支作战力量。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这种地缘决定了海军仅仅作为陆地作战力量向海上的延伸。海军成立之初的使命是,以围绕陆地安全为中心,打击敌方海上作  相似文献   

9.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西面濒临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达7314千米,扼守着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主要通道——厄勒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许正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所以丹麦海军与其他北约成员国海军相比,更加注重濒海作战能力。反映在海军装备上,就是丹麦海军拥有数量较多的小型舰艇,很少有护卫舰以上的中型舰艇。进入21世纪后,丹麦海军除继续重视“濒海作战”能力外,又增加了海外部署、联合作战等新任务。为了适应新的任务需要,丹麦海军重新拟订了装备发展计划,拟将现役的潜艇全部退役,转而采购一批用途多样、反应曼活的新型水面舰艇.表文所讲的“阿布萨隆”级灵活支援舰就是其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军091型核潜艇 091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研制代号为“09”,是中国第一种在没有外国技术帮助和参仿原型的情况下发展的第一种大型海军作战装备。1974年交付中国海军。091型核潜艇的研制成功打破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及垄断,有效地提高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不过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以及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影响,091型核潜艇的技术性能并不理想,在交付中国海军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在不断进行着各种试验和测试工作,一直难以形成有效的作战能力,即使这样,091型核潜艇仍然建造了5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期间建造的后续艇在性能、可靠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直到90年代初才具备了有限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国产新型船坞登陆舰公开曝光,再度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海军装备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及未来作战样式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海外传媒渲染报道,“该舰表明中国海军开始由传统的平面两栖作战样式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推崇的两栖机动登陆作战样式,甚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样式转变”;也有海外军事评论员指出,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于未采用直通甲板而限制了直升机搭载数量,因而对提高中国海军立体垂直登陆作战能力的辅益并不大。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所具有的大载运量、适航性以及成建制投送距离,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船装备设计生产乃至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样式多年来是始终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建设的,并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条件下多兵种协同实施立体登陆作战的实践。新型船坞登陆舰的面世与其说表明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开始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海军无疑会对机动登陆、超地平线登陆及立体垂直登陆作战的优点有所认识和吸取,但更重要的还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斗机部队是用来争夺海上制空权、为攻击机护航并保护出海作战的我水面舰艇空中安全的重要力量。虽然中国海军航空兵目前已经装备有歼-8系列战斗机和新型远程多用途战斗机,但是海军航空兵现役歼-7系列战斗机仍然是现有装备中的主力机型。如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歼-7战斗机的作用,对中国海军航空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有着18000千米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随着陆上资源的日益枯竭,在21世纪,人们已把目光投向了蔚蓝色的海洋。对中国来说,要想实现民族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发海洋资源。而这就要求中国海军必须由近岸走向远海、由黄水走向蓝水,具备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作战能力。中国海军在人数上虽然是世界第二,拥有约30万官兵,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一直以陆军为中心,海军装备的舰艇数量虽多,吨位却普遍偏小(主力驱护舰最大排水量也不过3000吨左右),而且舰艇的技术性能也比较落后。这就导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近40年时间内,海军只能在近岸作战,与其海军庞大的规模很不相称。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加入现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具备防空能力。2002年,外媒不断传出中国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下水的消息,并且刊登了舰艇上安装中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的局部图片,由此引发了对迅速提高中的中国舰队防空能力的极大关注。与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每种舰艇都有与作战思想相配套的系统,由于近年来新军事思想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围绕中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系统配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军航空作战力量的发展是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建设的重点。随着中国海军舰队出海距离的增加和独立作战要求的提高,能够伴随舰队提供实时空中支援的舰载航空兵已经成为中国远洋舰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国外媒体很早就开始宣称中国的航母计划,随着近期国内网络上被称为舰载机的新机照片的出现,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发展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中国海军如果确实要发展舰载航空兵,那么就必须赶在航母和舰载作战飞机之前拥有适合舰载机飞行员培训需要的教练机。国内高级教练机中,现有L-15和教练-9可以作为舰载教练机的选择,其中技术水平略低的教练-9在实际改装后有更高的可行性。本文试以公开资料为基础来分析教练-9改装舰载教练机的功能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据《海军内情》报道,美国海军针对未来威胁将修订其海上战略,并将发展两栖作战概念以及就相应军事学说和作战概念实施培训计划。此前,美国海军发布了《海军作战部长2012年述职报告》文件,就海军作战部长Jonathan Greenert就职后不久发布的《航路指南》中所设想的目标前景提出了具体步骤。该报告概述了海军在波斯湾的装备部署情况、空海一体作战概念的执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新型舰艇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舷号为170、171以及舷号为115、116的两型驱逐舰。人们关注的热情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第一种专用防空驱逐舰。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构成上的空白。同时它们的建成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海军长期缺乏可靠、有效的海上区域防空手段的问题。对提高中国海军在中、远海的独立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内看,在同一时期发展两型功能相似的大型防空驱逐舰是非常少见的。而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海军。为何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同时建造两种专用防空驱逐舰.的确令人感到十分迷惑。而且.这两种防空驱逐舰虽在主要功能上相同。但在很多设计和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却存在有诸多区别。这种差别不仅直接影响到两者在防空作战中的效能和作用。同时也对各自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现时的空中作战力量是由空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共同组成的。美国空军早在从属于陆军航空队时期。就和美国海军有着各自独立的飞机型号和装备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主力飞机装备与海军舰载机截然不同,而美国海军的作战飞机也很难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认可.但美海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却在二战前期被美国陆军航空队所接受.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具备再好的防空性能也无法避免现代化作战飞机的杀伤,而潜艇对于飞机来说更是处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的被动状态之中。现代化的海军航空兵可以成为配合海军舰艇部队作战的力量倍增器,缺乏海上空中作战力量支持的海军舰艇部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海军在初创时期就建立起了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作为中国空中作战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在我军现代化的立体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中具有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飞豹”的设计和发展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专用战斗轰炸机,通过装备部队近10年时间的使用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空军作战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飞豹”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初衷主要是当时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轰-5轻型轰炸机存在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小等缺陷,性能已无法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更严重的缺陷足,轰-5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极为缺乏有效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强-5攻击机虽然飞行性能较好,但因为其作战半径小,有效载荷低,无法携带大型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无法担负攻势防御作战中攻击机群打击纵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