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针对列车牵引系统接触器故障时不能精确定位而影响列车可用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接触器故障实时诊断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类型故障的相关电压和电流信号特征,设计与各类故障相关的特征量并构造相应诊断与真实状态重构模型,实现各种故障的准确定位以及保护策略优化设计,从而实现多种异常工况下的系统可用性提升.仿真测试与现场...  相似文献   

2.
根据温州市域动车组牵引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组牵引系统接地故障诊断与保护的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诊断牵引系统发生接地的区域,根据接地区域的不同,执行不同的保护策略,可在保证牵引系统安全的同时,提升列车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HXD1型机车为原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构建由变压器模型、四象限变流器开关函数模型以及中间直流回路模型,形成网侧变流系统实时仿真模型。采用dSPACE硬件实现了四象限变流器控制程序和网侧变流系统的闭环实时仿真,最后将实时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CRH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是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研究和开发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对于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业务需求,对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重点探讨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模型、动车组操纵策略、动车组过分相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单质点和多质点相结合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开发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
深入讨论了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对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影响.根据AT牵引网当量等值电路导出了计入各因素影响的单线双差比测距式,证明了复线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原理的测距精度与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无关.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AT供电牵引网微机故障测距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AT供电牵引网的结构特点,对单、复线AT牵引网的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单、复线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数学模型和用微机实现的方案。本文还对各种可能引起故障测距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微机实现方案的优点,本文作者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及计算机仿真试验,效果良好。与现行“AT中性点吸上电流比”测距方案比较,具有投资少、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牵引变流器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无动力回送发电时牵引系统及辅助供电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着重研究了牵引变流器无动力回送发电时的控制逻辑及中间电压保持控制策略,并对回送发电装置的故障诊断和系统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牵引电机是动车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牵引电机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为牵引电机接地故障。通过对某动车组牵引电机控制单元的历史数据挖掘,实现对牵引电机接地故障的预测。数据挖掘建模使用了RBF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算法。试验结果表明,3种算法的预测准确度均高于84%,其中决策树相较于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5.6%。因此,选取决策树模型预测动车组牵引电机接地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列车牵引变压器次边短路故障无法实现实时检测,难以实现全工况有效保护和故障点精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况事件时序特征的实时诊断与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时序特征变化规律,总结与工况强关联的事件时序特征模式,并设计出能实现其故障检测与定位的工况事件诊断规则模型与时序特征模式诊断规则库,基于诊断结果设计合理的检测保护策略,实现次边短路故障的全工况实时诊断与保护。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AT牵引网故障测距原理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对AT牵引网故障测距的影响。根据AT牵引网当量等值电路导出了计入各种因素影响的单线双差比测距式,证明了复线上下行电流比测距原理的测距精度与AT漏抗、上下行互感、轨地泄漏导纳等因素无关。通过计算机仿真证实以上结论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交流电力机车主辅一体化牵引变流器辅助逆变电流检测及保护控制原理,对辅助逆变器过流保护故障从辅助电路(负载)故障、检测环节故障、脉冲触发环节故障导致辅助逆变器输出系统控制失调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故障案例总结了各类故障波形特点,提出了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机车电传动》2019,(3):51-55,59
为了提高列车运行稳定性,针对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进行研究。根据牵引供电系统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故障现象与发生原因,提取用于故障诊断的特征信号;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LSSVM)的故障诊断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算法提取数据特征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来降低输入维数;使用多种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PCA算法提取特征的PSO-LSSVM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识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型诊断和专家系统的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专家系统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基于模型诊断的方法应用于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将故障分为潜伏性故障和电气回路故障两类,对于前者,将专家系统和基于模型的诊断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对变压器故障进行诊断,并给出具体实现过程;对于后者,直接利用模型诊断的方法,建立以电压、电流为变量的牵引变压器结构和功能的两层抽象模型,利用观测位置的不变性,将诊断分为离线和在线诊断两部分,对牵引变压器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实例仿真获得故障数据并应用模型诊断推理,验证了基于模型诊断的方法应用于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故障树分析法。阐述了地铁列车牵引建立的条件。以地铁列车牵引系统为例,建立了故障树并求得最小割集。基于最小割集和故障案例统计数据,对故障进行了诊断。此分析方法在地铁列车故障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专家系统在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不足,提出将基于模型诊断(MBD:Model-based Diagnosis)方法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用基于模型的方法对接触网、正馈线、母线等牵引供电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建立以电压、电流量为变量的两层抽象模型。以京津城际永乐段仿真故障为例,详细描述了诊断过程中最小冲突集识别、诊断候选获取以及故障匹配等关键步骤的实现方法,其诊断结果表明基于模型诊断方法能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同时提出一种测量装置故障时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测量数据错误时,诊断系统仍能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机车车载实时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及其软硬件的设计,描述了其实现的功能,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故障诊断准确可靠,不仅有助于司机进行故障处理,同时也给地面检修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动1拖内燃电传动动车组网络拓扑结构、列车故障诊断系统,故障分类等级及应用C-均值聚类算法准确识别列车故障评估方法,阐述列车诊断系统收集并处理故障信息后,根据聚类核心及数据样本形成平方和聚类准则,对数据样本进行决策分析并输出诊断结果。人机接口设备可存储并及时显示列车故障。列车故障诊断系统增强了动车组运行的可靠性,减少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列车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需求,介绍了车载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的组成,提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地铁列车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利用网络仿真软件构建了该诊断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车载工业以太网传输大容最故障数据及视频监视信息过程中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端到端的关键性能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级仿真模型对车载故障诊断网络的性能分析是有效的,为工业以太网络在地铁列车上的应用提供了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专家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对专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进行简要说明。采用过程式的推理机和以故障数据为驱动的正向推理方法,从故障信息录入的相关事件开始,在推理机的控制下,运用数据库和规则库中形式化的知识进行故障诊断,并给出了牵引变电所故障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20.
dq解耦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四象限变流器有功和无功分量的分别控制,将其应用于动车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中可以使列车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小列车运行过程中网压波动对其造成的影响。传统网侧变流器dq解耦控制中由于延时分量的引入,使其动态过程减慢,并且会带来较大的波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两种改进的旋转坐标系下的解耦控制方法:第一种为旋转坐标系下的瞬时电流控制,该方法结合瞬时电流控制的思想以及网侧变流器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与传统dq解耦控制相比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但却难以实现网侧电流的无静差控制。第二种为短延时的dq解耦控制方法,即在传统dq解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电流快速计算单元,用该单元替换原来的延时单元来获取虚拟电流,从而加快其动态性能。通过大功率试验验证了两种控制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