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讨饮酒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以驾驶模拟器为平台,测试了13名驾驶人员在不同血液酒精浓度(0mg/dl,20mg/dl,50 mg/dl,80 mg/dl)、不同场景下加速、刹车情况并调查了其主观感受。进行数据分析后初步得到一些结论:饮酒(特别是在较高血液酒精浓度的情况下)确实会对驾驶行为产生影响并可能会导致某些危险驾驶行为;性别和驾驶经验也会对不同酒精浓度下的驾驶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确定疲劳预警提示时机是车载疲劳预警提示技术中的关键和难点,通过驾驶员对预警提示的驾驶行为响应特征来判断提示时机的合理性是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 通过开展在疲劳分级预警提示环境下的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员眼动(眼闭合时间比例)和车道偏移(车道偏移标准差、车道偏移均值、车道越线面积)指标,并通过成对Wilcoxon signed-rank检验,分析不同等级预警提示前后15 s时间内关键驾驶行为指标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疲劳分级规则下,一般疲劳预警提示后,车道偏移标准差均值显著下降0.129 1,车道越线面积均值显著下降8.574 4;在严重疲劳预警提示后,眼闭合时间比例显著下降0.044 9,但车道偏移标准差和车道越线面积均未发生显著改变,驾驶员应该尽快停车休息.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全球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成为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驾驶人在行驶中受交通应激事件的影响,为探索应激反应的程度展开研究。【方法】采用维也纳交通心理测试系统(VTS)甄选出高驾驶特性组(H组)和低驾驶特性组(L组)各21名被试进行试验,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驾驶特性群体的应激反应特征,并采用集对分析模型评价被试的应激反应优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能力区分其应激反应能力可行,提高驾驶特性能够帮助驾驶人提高应激能力,情况越危急,提高的幅度越大。【结论】试验中,在所有应激距离下,H组的应激反应均优于L组,且应激距离的减少对L组的影响比H组大;在交通应激事件中为驾驶人提供1 s以上交通冲突时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土耳其最近通过的法律,特定驾驶人群必须进行“心理技术测试”。驾驶人的心理测试内容包括;驾驶人对交通安全的理解;驾驶技术的熟练程度;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的精神及心理状态等。类似于“心理技术测试”的系统在一些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大国(如意大利、西班牙)也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高速公路场景下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率,降低在驾驶员面部易受遮挡、光线复杂的驾驶舱内的疲劳驾驶检测的误判率,提出一种兼顾检测精度与实时性、结合高精度定位与机器视觉的高速公路疲劳驾驶行为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与FaceNet算法实现驾驶员身份识别,运用改进的实用面部特征点检测器(Practical Facial Landmark Detector, PFLD)算法检测人脸关键点。然后,考虑视频设备工作状态不稳定对疲劳驾驶行为识别产生干扰的场景,基于行驶车辆的轨迹数据,提出纵向位移波动斜率(Slope of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Fluctuation, SLDF),以弥补单一视频设备检测易受光线、遮挡等干扰因素影响的缺陷。随后,使用SLDF指标和3个面部疲劳特征识别疲劳驾驶,并在传统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中加入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升SVM分类准确度和缩短运算时间。最后,为验证模型性能进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复杂场景下疲劳驾驶识别准确率达86.8%,计算时间为3.017 s,与现有其他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熟知,当一辆汽车的驾车人喝酒过量后,不宜继续驾驶车辆,必须另找一位合适的人代为驾驶(“代驾”),方可继续上路,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试论驾驶技术和驾驶速度在车辆行车中对车辆行车安全的分析,从它们的不同方面论述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期认识到驾驶员培训工作、驾驶员良好习惯的养成、驾驶员道德修养等的重要性;使驾驶员在取得了驾驶资格后,充分了解驾驶技术对保证安全行车所起的基础保证;并在今后的驾驶中如何养成良好的驾驶作风和良好的驾驶习惯,认识到合理控制车速是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合理运用车速对保证运输企业生产成本的相互影响;从而为减少事故,提高运输效率,确保社会和谐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论述安全辅助驾驶(SDA)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列举了世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及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中国的安全辅助驾驶(SDA)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情形下车联网对城市快速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首先,在分析车联网对快速路驾驶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对车联网和常规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然后,选取累计碰撞时间(Time Exposed Time-to-collision, TET)和积分碰撞时间(Time Integrated Time-to-collision,TIT)指标对快速路纵向驾驶行为进行安全评价,选取侧向碰撞风险(Sideswipe Crash Risk, SSCR)作为快速路横向换道驾驶安全的评价指标;最后,基于VISSIM设计快速路进行仿真试验,考虑车联网和常规驾驶环境,研究不同渗透率和饱和度条件下网联车对纵向追尾和横向换道驾驶行为的安全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车联网环境下网联车渗透率对快速路驾驶行为的影响呈现出缓慢提升(0~50%)、快速提升(50%~75%)及显著提升(75%~100%)三阶段,其中TET指标分别对应降低14.57%, 30.10%和49.01%;车联网环境下,交通饱和度对快速路的交通安全影响则呈现出先快后慢的改善趋势。当网联车渗透率超过75%之后,交通安全提升程度最为明显;车联网环境中,当快速路交通饱和度低于0.8时,交通安全改善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公路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相似文献   

12.
激烈驾驶行为导致的排放在机动车排放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本研究尝试开发 并检验一款生态驾驶智能手机应用,以实时提醒驾驶员减少激烈驾驶行为,从而减少机 动车排放.为此,本研究基于Android 手机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 , VSP)的方法,开发出可给予驾驶员实时提醒的手机应用.然后,利用车载 尾气监测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PEM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收集测试车辆在使用生态驾驶智能手机应用前、后的逐秒排放 和速度数据.实测数据显示,在使用该生态驾驶手机应用的情况下,测试车辆的VSP分布 形态发生了改变,导致其排放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测试车辆排放物中的CO,CO2 和NOx 排放量降低,而HC排放则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3.
调查显示,因驾驶时睡着或者疲劳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要比事故统计结果显示的情况严重的多。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2002年的调查发现,在2001年,有51%的驾驶人承认感到瞌睡时还在驾驶,17%的驾驶人承认在驾驶时打过盹,1%的驾驶人承认由于打盹或者疲劳驾驶而发生过交通事故。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驾驶人驾驶时打盹的比例最大(约占28%)。[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驾驶机动车当然是以前行为主,但车辆有时需要调整方向或位移变化,这就需要倒车。我们知道,倒车在驾驶过程中是比较复杂和难以控制的,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事故。 时下,尽管许多车辆都安装了倒车辅助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后视镜视野不足的缺陷,但倒车剐蹭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这也就是说,科技手段的运用对安全倒车虽有帮助作用,但具体的驾驶操作仍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驾驶反应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老年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测试,并年轻组驾驶员比较.结果表明老年驾驶员驾驶反应能力较年轻驾驶员差(p<0.01);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衰退,老年驾驶各种反应能力等均受到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老年人安全驾驶的反应行为指标体系.为制定老年驾驶员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及自动驾驶和网联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自动驾驶车辆(Autonomous Vehicle,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混行的状态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在混行条件下,车辆间的交互影响模式将发生变化。本文以HDV跟驰AV的驾驶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驾驶实验数据将跟驰AV时HDV的驾驶风格量化并分为迟疑型、平稳型和信赖型三类。同时考虑驾驶风格、车辆的转弯能力和转弯半径等参数改进智能驾驶人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建立了前车为AV时的HDV跟驰模型。该模型通过对三类不同风格HDV跟驰AV时的驾驶参数的标定,能根据不同跟驰风格采取相应的跟驰策略。经数据拟合检验,该模型在启动加速、匀速行驶和制动减速阶段均能以较高精度拟合实际驾驶数据,其中直行跟驰的平均拟合精度为96.2%,转弯跟驰的平均拟合精度为91.4%。可见,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刻画HDV跟驰AV时的行为特征。在目前难以进行大规模混流实车实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英国警方计划引入会向超速车辆发出“苦脸”标志的侦测车速装置,并在一些路段上取代捉拿超速司机的摄像机。根据规定,捉超速车摄像机只可以在过去3年内发生至少4宗致命或重伤意外的路段上安装。因而警方计划在某些近期虽没发生严重车祸,但存在潜在危机的路段,安装数十部向超速车辆发出“苦脸”标志的车速显示装置,教育司机不要超速驾驶。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产生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事故是目前世界交通界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从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来看,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攻击性驾驶是诱发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讨论了攻击性驾驶的定义、外在表现形式和特点,提出了道路交通中攻击性驾驶行为发生的三个层次和反应过程。文章最后分析了挫折、个人、环境因素对攻击性驾驶行为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车辆的增多,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看似不可避免。但是,有的司机天南海北跑车多年却很少发生事故,而有的司机却在短短的驾驶生涯中总是与车祸“有缘”,甚至有的还因此而断送了身家性命。原因如何?并非前者运气好而后者运气背,只不过是因人而异的行车安全意识,或是否善于积累和总结行车经验所导致的迥异的结局。下面有关“看路识车”的常识,相信对于经常驾车远行的你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丹尼,现在松开油门.我们快到坡顶了”斯堪尼亚培训学院Benelux区(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经济联盟区)的培训师Chris Vermeiren指着前面的路说到.“可以利用惯性。”用于驾驶培训的是装载26吨碎石配重的斯堪尼亚R480。当该车毫不费劲地爬上坡顶时.Vermerien解释说:”这样能更省油.如此经济驾驶所省的钱足够买很多小配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