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首艘智能商船——iDOLPHIN 38 800 DWT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第19届上海海事展首日正式发布。同时,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宣告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罗文副部长为全球首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揭幕,并为中国智能船创新联盟揭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舶舶已成为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大力支持下,中船集团作为中国船舶工业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6月27日上午,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设计,中船澄西为中船租赁建造的2号38 800 DWT散货船在中船澄西舾装码头完成命名仪式。"多赛维塔"号散货船是继38 800 DWT世界首制船"真爱"号之后,集"中船资本、中船设计、中船制造"为一体的又一节能环保型散货船杰作,既可以满足当今市场和环境的最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大智"轮的成功问世,不仅标志着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时代的到来,更是中国造船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2017年12月5日,全球首艘智能商船i Dolphin 38800吨智能散货船"大智"轮在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正式发布。该船是中船集团智能船舶示范工程的创新产品,是第一艘按照中国船级社(CCS)智能船舶规范建造并申请CCS智能船符号I-SHIP(N,M,E,I)的船舶,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聚焦MASS开发满足未来需求自2014年起,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就开展了智能船舶的相关研究,经过数年积累与突破,于2017年12月成功交付全球首艘智能船舶——iDolphin 38 800吨散货船"大智"号、2019年8月底成功交付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中的两型四艘智能示范船——40万吨超大型智能矿砂船和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全面进入1.0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38800t智能散货船"大智"号的交付,将我国智能船舶的研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该艘散货船的诞生标志着全新的船舶设计、建造、运营理念渐入人心,全船数据安全共享、设备健康评估、智能辅助决策、船岸一体化等技术取得突破,在我国智能船舶研制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业内专家表示,"大智"号属于智能船舶的1.0版本,智能船舶要进入2.0智能物联阶段,实现部分自主操作及远程控制,乃至最终发展到船岸港互联、完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4月1日至6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乌克兰Aquavita公司设计,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建的38 800 t散货船首制船"TRUE LOVE"号在东海海域试航,各项数据令人满意,其中载重量超过设计指标约200 t,航速也超过预估值。这是船院开发的"绿色海豚"GD38系列散货船首制船。同样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美国船东Marine Capital Corporation设计的同型散货船,其低油耗让  相似文献   

7.
正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38800载重吨智能散货船"大智"号,总长179.95米,型宽32米,型深15米,总吨25561,入CCS和LR双重船级,是全球第一艘按照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规范》建造并申请CCS智能船级符号i-Ship(N,M,E,I)的船舶。  相似文献   

8.
38 800 DWT绿色海豚系列散货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最新的海事规范要求开发的最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散货船。主要介绍了38 800 DWT散货船的总体性能及结构特点,该散货船油耗低,货舱区开口较大,中间货舱不设置顶边舱及底边舱,货舱区无重压载货舱。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0月20日~10月30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设计,沪东中华、黄埔文冲分别承建的13 000 DWT多用途重吊船"Industrial Fame"轮和"Industrial Frontier"轮顺利完成试航,各项试航结果均令船东十分满意。这两艘船将由世界知名航运公司INTERMARINE租赁。13 000 DWT多用途重吊船是一款优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的技术革命已悄然而至。受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航运技术发展、海洋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航运业对船舶安全、环保、节能、经济性的要求日益严苛,由此,智能船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内外对智能船舶技术的探索已颇有成效。现如今,我国研制的"大智"号、"明远"号和"凯征"号分别成为世界首艘智能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和油船。  相似文献   

11.
《船舶工程》2017,39(11)
正日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建造的世界首艘智能船舶——中船"海豚"38 800 t智能散货船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试航,回到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码头。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毅11月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计划,该船将于12月初交付给船东。有相关人士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即将迎来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25日,保加利亚国家航运公司(Navibulgar)45000DWT散货船"MIDJUR"轮在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顺利命名交付。中国船级社副总裁朱恺受保加利亚驻华大使馆邀请出席了该轮的命名交付仪式。Navibulgar是欧洲地区最大的灵便型散货船运营公司,拥有40余艘各型散货船,运营历史超过125年。此次交付的"MIDJUR"轮是扬子江船业集团承建的Navibulgar 6艘45000DWT散货船中的第2艘,该系列散货船由芬兰BLUETECH公司开  相似文献   

13.
2022年3月3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建造检验的中国首艘21万吨纽卡斯尔型升级版智能散货船"山东新时代"轮在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交付. CCS为该船颁授"智能船(智能机舱、智能能效)及船舶网络安全(S)"附加标志证书,"山东新时代"号就此成为CCS认证的我国首艘获得网络安全船级符号的大型散货船,标志着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4.
《船舶设计通讯》2010,(1):61-61
5月29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船院)为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45000DWT散货船的首制船“和海”号在福建圣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15.
散货船船队保有量 2005年又是新散货船(本所讲散货船,除非特殊说明,均指纯散货船和OBO船)集中大量交付并投放航运市场的一年,全年共计新投放运力达到2370万DWT,而同期拆解量仅有170万DWT,运力急剧攀升。据ISL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世界300GT及以上的散货船(本所统计的船舶,除非特殊说明,均指300GT及以上吨位的船舶)船队保有量达到6631艘、34172.0万DWT、19070.8万GT。以DWT计同比增长7.1%。其中纯散货船6494艘、33363。3万DWT、18597.1万GT,其余为OBO)船(见表1)。  相似文献   

16.
在船厂、船东和我院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设计的船舶今年上半年已顺利建成交船的有16艘。交船的船型有:74000DWT散货船、53800 DWT散货船、53500DWT散货船、13000DWT散  相似文献   

17.
"大湖型"散货船船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行于北美洲五大湖区及圣劳伦斯运河的散货船,因航区条件限制(船闸),船舶主尺度、船型参数较特殊。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长宽比L/B=8.1,宽度吃水比B/T=2.215,方形系数Cb=0.888,为高长宽比,特大方形系数船舶。“大湖型”船在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等方面与常规船有较大差异,船型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介绍35000 DWT“大湖型”散货船线型优化、船舶节能、船舶操纵性试验研究以及实船试航结果,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又接获一艘17 000 DWT沥青船订单,船东为"天津西南海运有限公司"。此前,SDARI已接获希腊船东Asphaltos Trade S.A.17 000 DWT沥青船。这两艘船都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该船已基本完成详细设计,即将开工建造。船长160m,型宽23.5m,型深13.2m,设计吃水8.5m,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4月25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安吉航运有限公司设计,南京金陵船厂承建的首制3 800车位汽车运输船"安吉23"顺利交付。该船于2017年4月11日完成海试节点,各项性能和系统设备运行状况得到了验证,船舶的航速、油耗、振动和噪声均优于设计指标,试航取得圆满成功。"安吉23"轮总长169m、船宽28m、设计航速16 kn、10层车辆甲板、设计载车量3 800标准车位,是我国自行设计与建造的又一新型汽车运输船。该  相似文献   

20.
65 000 DWT散货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国内近海航区散货船。该船是浅吃水肥大型船,装载量大、货舱容积大、装卸货速度快、航速较高、操纵性良好,特别适合国内近海航区的要求。从总体布置、型线设计、完整稳性与装载工况、破舱稳性、总纵强度、主机油耗及能效设计指数EEDI等方面,介绍了该船的开发设计概况及主要设计特点,并汇总了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优化思路,以期为后续船的开发设计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