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虑了薄板冲压件骨架式白车身的结构特点,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刚度和强度以及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其刚度值、最大应力值和模态参数。结果表明该型白车身满足设计的多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某客车白车身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其进行刚度仿真分析,并使用拓扑优化方法对地板骨架及行李舱骨架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客车白车身的刚度性能。  相似文献   

3.
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在Hypermesh有限元软件中建立纯电动客车车身骨架结构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水平弯曲和极限扭转两种典型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车身结构强度和刚度都有过盈。提出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该客车车身结构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车身结构质量减轻95 kg,各项性能变化不大且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电动车车身骨架及其载荷进行了适当简化,建立了某电动车车身骨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车身骨架在弯曲、扭转、紧急制动和紧急转弯4种工况,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下,进行了静态响应分析,并且计算出车身骨架在自由状态下的前7阶模态特性.指出了车身骨架结构中的薄弱部位,为电动车车身骨架进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阳 《客车技术》2005,(2):30-31
随着客车制造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车身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而且趋向个性化、国际化。作为客车车身主体框架的车身骨架其作用是承载车身负荷、连接车身内外覆盖件及附件。它的构件均是由大量的异型钢管和薄板冲压件通过组对焊接而成,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通过胎具化生产来保证其各部成形尺寸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白车身扭转模态是评价白车身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控制汽车NVH性能的关键指标。文章采用CAE仿真分析方法,在项目初期对白车身扭转模态进行计算,通过对振型的分析,查找出导致白车身扭转模态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全景天窗开口大,结构薄弱。通过对全景天窗骨架结构刚度的优化,提升了白车身扭转模态。  相似文献   

7.
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刚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震  石琴 《汽车科技》2007,(2):39-42
讨论了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水平弯曲、极限扭转工况的模拟计算,得到结构的应力、应变、扭矩和弯矩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得车身骨架的模态参数之后,探讨了该车身骨架的动态性能,为动态性能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登峰  李慎华 《汽车工程》2021,43(1):121-128,144
为提高白车身轻量化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试验设计与PSI决策相结合的轻量化设计策略.首先对白车身基本静-动态性能和正撞安全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通过车辆正撞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贡献度分析对白车身前端结构进行设计变量筛选.接着通过试验设计获得白车身前端结构轻量化备选解.最后采用PSI法对众多备选解进行多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纯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质量,减少客车行驶阻力,节省电耗、提高续航里程,进而提升整车的性能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对客车车身骨架进行了轻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建立了某纯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客车车身骨架总柔度最小为目标,设计区域的体积为约束条件,设计区域各单元的相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对车身结构的车顶骨架、车底骨架和左右侧围骨架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并根据拓扑优化结果提取出了大客车车身骨架的拓扑结构。通过相对灵敏度分析,从21个设计变量中确定出13个对车身骨架性能不敏感但对减重较敏感的设计变量,然后以车身骨架质量M最小、一阶扭转频率Ft和弯曲频率Fb最大作为目标,以弯曲和扭转工况下车身骨架结构的静柔度Cb和Ct小于给定值作为约束条件,以相对灵敏度分析确定出的13个壁厚参数作为设计变量,用尺寸优化方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对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轻量化优化设计,并在4种典型工况下对优化前后的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的静、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纯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相对灵敏度分析方法与轻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有效,在满足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减重303kg,减重率为11%,轻量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轿车车身结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轿车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改变车身结构情况分析计算,研究了车身结构与其固有频率和振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管式骨架式轿车车身,可改变钢管外径来解决共振问题。钢管外径和壁厚对其振型改变很小。进行局部加强也可改变整个车身结构的频率,而且对减小局部大变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某载货汽车驾驶室上横梁内板为例,通过传统分析方法与考虑冲压过程板厚变化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冲压过程引起的板厚变化对车身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料厚度减薄虽然对车对车身构件的应力影响不大,但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十分严重;冲压过程中板厚变化对车身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对其应力变化的影响传递而来.  相似文献   

12.
从板料成形时热效应方面出发,推导了板料高速冲压时温升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高速冲压成形时板料内部的温度分布云图,结合高速冲压生产时出现的产品缺陷与模具失效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热分析的同步工程分析方法,为汽车覆盖件高速冲压生产技术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涂装是车身产品制造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电泳是涂装过程重要环节。在电泳过程中,由于液体冲击及车身自身运动,白车身会出现钣金变形、结构脱胶、固定点强度不足的情况,引发尺寸匹配不均匀、间隙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用户视觉体验。本文综述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的理论基础、多相流仿真分析方法及重叠网格技术理论及应用,分析了流固耦合仿真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及电泳过程车身结构变形预期仿真方法可能存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载货汽车左/右前扶手下加强板冲压工艺设计过程,利用Autoform分析软件对板料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检验了设计者所进行的冲压工艺分析及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解决了凭经验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和设计时由于冲压工艺制定不合理所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白车身制造误差的诊断方法存在抽检频率低、样本量小及耗时长等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变形云图分析法来实现白车身制造误差的误差源诊断。综合有限元分析理论、黄金分割法和主方向法,以车门制造误差为分析对象,诊断出夹具变形为误差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用于装焊夹具的误差诊断,其结论在虚拟试验中得到验证。但有限元法在白车身误差分析中的应用是全新的研究课题,实用价值有待在生产环节中做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周宇明  齐汗军 《客车技术》2011,(3):18-19,21
针对汽车覆盖件在传统冲压工艺中方案难以确定,需反复进行试模的问题,引入了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form 对汽车保险杠板料进行冲压仿真,准确预测了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从而在汽车保险杠模具加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使得修模工作量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轿车白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优化软件OptiStmet,以车身结构件的板厚为设计变量,进行车身一阶扭转固有频率、车身扭转刚度对板厚的灵敏度分析,找出对车身动、静态特性影响较大的部件,据此确定车身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该方法能够为车身结构动态、静态特性的改进、车身的轻量化和车身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  相似文献   

18.
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分析及其改进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Un igraph ics软件中建立车身骨架的线框模型后,用自行编制的接口程序生成命令流文件将模型导入到ANSYS环境中,建立了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静态工况下客车车身骨架的强度特性,探讨了承载式车身骨架不同部位的受力特性。提出了通过对骨架结构进行局部改进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对原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的方案,并对改进前后的客车进行了强度试验,验证了改进后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用户评价和判断车体坚固程度的重要感官质量标准,车身外覆盖件的抗凹性是车身开发阶段的重点考察指标。以某车型侧围外板为例,将冲压成形导致的厚度减薄和应变强化效应引入其抗凹性能有限元分析,并与传统的仿真分析和实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冲压成形效应可提高侧围外板的抗凹性,且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性更佳。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车身板料冲压成形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襄  潘旭峰 《汽车工程》1996,18(4):249-256
本文综述了车身板料冲压成形分析与模拟的产生,发展和基本方法,及其对优化冲压工艺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文中着重介绍了板料成形分析与模拟的基本数值方法-逐步更新Lagrange方法(U.L.法)以及关于车身覆盖件的数值例子,并指出了今后研究中值得强调和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