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介了桑塔纳2000轿车制动系统的改进特点,并以制动减速度,制动强度,利用附着系数及制动效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并结合ECR13法规要求,对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程军  冯道远 《世界汽车》1996,(5):7-9,12
介绍了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与功能,它与欧洲ECE制动法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云雀60微型轿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特点,以制动减速度,附着系数利用率等为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并结合ECER13和ZBT24法规要求,对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该车制动性能作出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制动性能良好,符合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采用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防抱制动系统(ABS)控制器所进行的冬季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试验。除ECE的ABS制动法规规定的试验项目外,重点对变路径制动和转弯制动这样复杂的制动工况进行了测试与试验,并与不带ABS同一工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了ABS强大的实用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6):18-22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系统,其系统控制中心为电脑ECU。本文主要介绍ECU的组成及动作执行元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同时对系统的工作状态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程军 《专用汽车》1995,(3):6-11
介绍了欧洲ECE R13制动法规关于汽车列车制动相容性的内容;以ECE法规为依据,分析了产生不相容的工况原因及危害;以国内典型的汽车列车为例进行了制动相容性分析计算,提出了改善相容性的措施,讨论了相容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松 《汽车电器》1999,(4):22-24
介绍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的ABS-VI系统,对该系统中的ECU电路、车速传感器电路,ABS继电器及液压调节器电路、点火开关与故障指示灯电路、制动开关与诊断信号输出电路、ECU电源电路进行了重点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重型汽车用盘式制动器的结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种常见的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其特点,从制动减速度、制动时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制动器的效能与摩擦系数的关系及迟滞量等方面对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器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效能、制劝效能的稳定性以及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上比鼓式制动器具有明显的优势,理论和试验表明盘式制动器与ABS、ASR、EBS等系统匹配时可简化系统结构、优化系统结构,并地重型汽车装用盘式制动器带来的制动系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ECE/EEC制动法规有关内容,叙述了超越式紧急继动阀与普通紧急继动阀对比试验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自制ABS系统的冬季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重汽公司技术中心开发的新一代ABS系统的各部委试验进行概述,介绍了ECF道路附着系数的测试方法,给出了效率及对接路面、对开路面适应性试验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该系统良好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1.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能保证车辆在任何恶劣的路况主紧急制动时获得最佳制动效果。本文阐明了ABS的控制原理及发展前景,介绍了奔驰300SEL轿车ABS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汽车线控制动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林逸  沈沉  王军  任忠生 《汽车技术》2005,(12):1-3,43
现代汽车制动控制技术止朝着线控制动控制方向发展,线控制动系统将取代以液压或气压为主的传统制动控制系统。介绍了汽车线控制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电子液压式制动系统和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并对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线控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舒红 《汽车运输》1999,25(11):32-35
双轴货车的轴间制动力分配直接影响整车制动性能的优劣,本文将ECE制动法规转换为制动力分配界限图,以此为基础,对装备感载比例阀的货车制动力分配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这种方法能使汽车在保持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能的条件下,获得满意的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轿车制法规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宇平  伦景兴 《汽车工程》1994,16(3):182-192
本文在轿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试验条件和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制动法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同GB7258相比,ECER13中关于轿车制性能的要求及试验条件定得较为完善合理;对于法规中制动力分配的试验方法,本文在实车试验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路试和台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文。  相似文献   

15.
何宇平  张益东 《汽车工程》1994,16(4):199-206
本文在切诺基吉普车实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轿车的试验结果,对制动标准中有关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的要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获得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较高的制动效能,增加前轴制动力,减少后轴制动力是现代轿车轴间制动分配设计的发展趋势;要求过大的后轴制动力,在常遇路面上强力制动,将会导致后轮首先抱死,与ECER13要求不相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某一小型客货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其它客车的试验结果,对小客车的轴间制动力的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车型制动力分配不符合ECE R13法规的要求,制动性能较差,而其它符合ECE R13的国产小客车,制动性能较好。因此,应尽快在国产小客车中推行ECE R13法规的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17.
在东风EQS63吨轻型货车新产品研制中,运用数字仿真解决了制动系统特性的分析与预测,取得了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并重点介绍了仿真模型和程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Combined Brake System,简称CBS)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组成的一体化制动系统已经并安装在摩托车上,取得了良好的制动效果。从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的角度对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计算方法及设计原理进行探讨,并计算出某型摩托车前后轮一体化制动时制动器的最佳制动压力,分析了前后轮联动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9.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通道数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可能的控制通道及基对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转向操纵能力和制动距离的影响,分析了控制通道与汽车制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李英 《汽车技术》1995,(7):53-56
EQ1060F轻型载货汽车的制动系统最初采用单腔制动总泵加真空增压器及安全缸的半双管路结构,为了提高安全性,后采用双膜片真空加力器的双管路结构,为了适应使用要求,又改为两个真空增压器的方案,但仍存在结构复杂,接头环管多,易泄漏,自由行程过大,超载行驶时,感到制动动力不足等问题,现采用一种新设计方案,以双控制动总泵输出油压为控制源,用真空动力缸增压机构,以双进,双出,双活塞的泵体为辅助缸,实现单真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