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混凝土斜拉桥中最佳的索力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斜拉桥的施工中常遇到两种误差:一种是斜拉索拉力的误差,另一种是梁的标高的误差。这些误差一般可通过调整斜拉索拉力保持在规定的容许误差之内。然而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不能忽略徐变的影响。如果不考虑这一影响,在徐变结束时斜拉索拉力有可能超出容许范围。本文介绍一种考虑徐变影响的优化方法,提出一些优化准则,通过最小功的原理,得到最佳调整的索力。同时还可限制由施力误差所致的残余应力。以上方法用若干例题加以说  相似文献   

2.
确定PC斜拉桥合理恒载索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C斜拉桥受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很大,本文针对这一特点,从“稳定和拉力”的求解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便于在初步设计中亘功索力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达到节省材料,简化设计和减少徐变影响的目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斜拉桥索力调整的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力军 《国外公路》1997,17(4):25-32
斜拉桥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两种误差是:(1)千斤顶拉索的施工误差;2)控制主梁标高时的几何误差。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误差可索力调整使之保持在容许范围内。然而,在预应力混凝斜拉桥中徐变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郭木华 《中南公路工程》2010,(2):108-110,130
介绍了用步进法计算斜拉桥成桥后索力调整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正装迭代计算即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索力,该方法与常用的基于影响矩阵的成桥索力调整方法相比不仅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避免了大型影响矩阵的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有一定的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郭木华 《公路工程》2010,35(2):108-110,130
介绍了用步进法计算斜拉桥成桥后索力调整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正装迭代计算即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索力,该方法与常用的基于影响矩阵的成桥索力调整方法相比不仅可以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避免了大型影响矩阵的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有一定的试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斜拉桥成桥后的误差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数学规划中多目标优化的新方法可方便有效地对斜拉桥建成后的索力、位移等误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量最少、最终误差最小,这对于斜拉架设中的索力设计与施工控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索力调整的速度及准确性,基于多层感知深度学习,构建了索力调整的深度网络架构。将索力调整实质定义为:在斜拉索无应力长度允许调整的范围内,拟合目标响应与索力调整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转化为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的回归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的二阶梯度下降和深度网络正则化策略,采用多层感知器索力调整的4层深度神经网络,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验算数学和结构响应两方面下索力调整量的预测误差,及调索后的结合梁线形及索力误差。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均在工程允许范围内,成桥阶段调索后的结合梁线形误差在40mm以内,索力误差均在5%以内;索力调整的多层感知深度网络能快速、精确地预测索力调整量,可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索力调整。  相似文献   

8.
大跨混凝土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显著,单一计算方法很难完美确定其合理施工状态。目前确定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的常见计算方法有前进分析法、倒退分析法、正装迭代法、倒拆—正装交互迭代法、无应力状态法等。以一座主跨300 m的大跨混凝土斜拉桥为依托,建立Midas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基于无应力状态法与正装迭代相结合的计算方法,确定其合理施工状态,获取考虑收缩徐变效应后无应力正装迭代收敛本质及相关迭代规律。主要结论表明:考虑混凝土材料收缩、徐变效应后,构件无应力状态量会随施工过程发生变化,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影响实质是对结构构件无应力状态量的影响,导致最终成桥状态与目标状态不闭合;调整无应力状态量进行正装迭代分析可实现闭合;基于无应正装迭代法,大跨混凝土斜拉桥索力、线形与设计值能够闭合,内力与设计值接近。  相似文献   

9.
自锚式悬索桥施工中的非线性误差调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文亮  张哲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6):72-74,97
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非线性误差调整方法。研究表明,对于索力误差,可以通过部分吊索索力的调整得以消除;而对于主梁和索塔的变形误差,则需要进行全桥吊索索力的调整加以消除,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吊索索力误差。  相似文献   

10.
斜拉桥合龙后索力最优调整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拉桥合龙后,实际的索力与设计目标值存在一定差别,需要进行索力调整。介绍了一种根据斜拉索最优张拉拔出量来调整索力的方法,既能实现索力最优调整,又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11.
汪东  杜柏松  王剑 《中外公路》2012,32(5):98-101
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桥跨结构,其理想的几何线形与合理的内力状态不仅与设计有关,而且还依赖于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如何通过施工时的索力调整来获得预先设计的应力状态和几何线形,是斜拉桥施工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该文结合绵阳城南新区一号桥的施工监控实践,针对其结构特性和施工方法,考虑温度、收缩徐变以及各种施工荷载,进行了施工控制仿真计算.确定各个施工阶段的索力,控制主梁的线形和应力,为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斜拉桥成桥索力与目标索力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利用影响矩阵法对某大跨径斜拉桥成桥后索力偏差进行调整,确保其索力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提出以锚杯拔出量作为调索主控制参数,提高索力调整精度的同时,解决了传统以索力为主控参数的调索方法所要求的必须在温度恒定状态下实施的苛刻限制,使索力调整可在白天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索力调整实现了索力优化目的,且对结构线形和应力影响很小,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该文基于灰色系统中的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斜拉桥索面索力状态评估方法,并以某斜拉桥索力实测值为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中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索力值作为灰色关联分析中的参考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较好地应用于斜拉桥索力状态评估;若能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则以优化索力作为灰色关联分析参考序列的评估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索力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悬索桥施工过程中锚跨索股张力基本采用传统方法调整,在索股调整方面,不适用于散索鞍解除临时约束后的调整,而且存在调整次数多、精度不高等不足,为提高悬索桥施工速度和索股张力控制精度,研究了锚跨索股的索力调整方案,根据散索鞍解除临时约束后索股索力调整困难的现象,分析了散索鞍转动对索股索力增长规律的影响,提出一种以调整量为控制的索力调整新方法并进行实桥验证,结果表明:该调整方法可修正散索鞍转动的影响,大幅减轻了索力调整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悬索桥索力测量中,对于短吊索的索力识别,由于其索股抗弯刚度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与设计值误差偏大。文中利用索股振动方程推导了考虑短吊索抗弯刚度的索力计算公式,避免了短吊索因忽略抗弯刚度,简化为理想弦振动而导致的误差过大。通过对比有限元模拟结果、简化算法结果、考虑索股抗弯刚度算法结果及设计索力值发现,考虑索股抗弯刚度算法在短吊索索力识别时,可以有效降低误差至5%以下,体现了该算法优于简化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特大跨异型系杆钢拱桥的成桥状态确定至关重要。采用基于影响矩阵的综合方法确定合理成桥索力,该方法考虑了系杆拱桥各吊杆间受力的相互影响;并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杭州市运河二通道358m大跨度异型钢拱桥有限元模型,通过结合刚性吊杆法和自动调索法确定吊杆的合理张拉力。以合理成桥索力为目标索力,采用影响矩阵法确定有应力状态下吊杆的施工张拉力,索力调整后与目标索力进行对比,误差控制在3%以内,达到了索力优化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万淑敏 《世界桥梁》2012,40(4):59-63
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工序繁多、体系转换复杂,在其施工控制中若以索力为控制依据,因施工临时荷载变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难以实现多工序并行作业。为此,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利用相对稳定的无应力索长作为控制量,可避免桥面荷载和其它索力调整对目标索索力的影响,为并行作业提供了条件。基于结构力学的力法方程,分别采用索力控制和索长控制2个过程,分析了荷载移动和调索顺序对结构内力、位移的影响,在理论上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并行作业的正确性;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多拱肋蝶形拱桥由于各拱肋的异化导致结构的受力异常复杂且空间效应明显,针对该桥型索力优化问题的特点,并考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割线迭代法进行施工索力的调值计算,并对4种不同的调索方案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的拉应力、索力的不均匀程度、拱顶位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割线法迭代速度...  相似文献   

19.
现行公路桥规中未考虑自然环境温度变化对徐变系数的影响,由此可能导致理论计算结果与桥梁实际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该文以规范徐变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一种能够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混凝土组合徐变公式,通过数学函数拟合既有温度历史数据预测环境温度随时间变化历程,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修正项的改进型规范徐变公式。以一座主跨为182 m的公路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建立徐变模型计算桥梁施工及运营典型阶段的主梁挠度及应力状态,并与规范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变化对徐变系数有较大影响,因桥址地区常年气温较高,温度修正后的徐变系数终值大于规范值;环境温度变化对主梁挠度有较大影响,考虑温度修正项后主梁挠度极大值较规范模型值增长显著,其中跨中挠度最大增幅达到67.1%,建议在进行主梁挠度分析时计入环境变温效应;两种徐变模型下主梁应力随梁长变化趋势一致,应力极大值差异小。  相似文献   

20.
杨俊  盛君 《交通科技》2007,(2):27-29
叠合梁斜拉桥的主梁是一种组合结构,在确定合理成桥索力时,与其他类型的斜拉桥有着不同之处。文中针对叠合梁斜拉桥的特点,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平面双层框架模型模拟主梁,根据零位移法初定一个成桥索力,在此基础上考虑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根据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弯矩的合理恒载可行域,再根据索力对主梁弯矩的影响矩阵进行索力调整。所得索力更加符合斜拉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