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国外各知名品牌车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于是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汽车制造商大面积掀起了合资、合作生产的浪潮,带动了生产配套工业。同时给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创造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
通过与国际资本的合资合作,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巨大的腾飞,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由于自主品牌滞后,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仍步履维艰。因此,反思其原因,寻找其症结,以求对症下药.跨越障碍。在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实现合资布局的今天,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今天的任务乃是,在全面合资的基础上,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加快自主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使中国汽车工业步入自主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业出现的被称为3 6或者3 9现象是好事。因为经过这两年在外资推动下的兼并重组,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如一汽和天汽重组案、东风和日产战略合作案等。这些变化是中国的汽车产业界多年来希望发生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中国汽车工业的散、乱、差格局,确实对中国  相似文献   

4.
《中华汽摩配》2004,(7):10-11
50年风雨兼程,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老百姓为之振奋,汽车进人家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同时,大家又对变幻莫测、缤纷复杂的汽车市场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究竟如何看待这些成就和发展前景呢?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副会长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汽车弱国变成了一个汽车大国。我国汽车产量增加了60倍。而轿车产量从1978年的2640辆,增加到2007年的5071199辆,足足增加了1920倍。其中以建立合资汽车公司为契机,推动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曾规定了合资企业第一年国产化率应达到40%,第二年达到60%,以保护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政府不能限制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总成和关键部件进行组装汽车,也就是说,允许企业以CKD或SKD的方式生产整车,并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因此在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零部件先行向总装先行转变。  相似文献   

7.
虽然令人难忘的“十五”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成长为一个汽车产销大国的运行轨迹却被永远地留在“十五”历史画卷上了。“十五”时期同时又是我国汽车工业加入WTO、与国际汽车工业正式接轨的五年。在这五年中,人们对中国汽车工业入世后的种种担忧不仅没有出现,相反,需求稳步增长,汽车产能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多元化资本进入汽车产业,出口量迅速增加。真可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似文献   

8.
《中华汽摩配》2005,(10):25-25
2005年是中国第十个5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期间,在“入世”效应的带动下,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建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5年。一直受到高度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政府的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它仍然处在高速的增长期,中国汽车市场的刚性需求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根本改变,而这才是汽车工业继续保持一贯的、高于我国GDP增速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驾驶员》2003,(6):6-6
2003年正逢新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在整个市场和竞争格局发生重要演变的背景下,倍受瞩目的“第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2003年4月21-24宴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她开辞了上海车展的新纪元,一跃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工业阅尽50多年沧桑,发展至今,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管理,也无论是生产规模、制造水平,研发能力、品牌创新,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致消费者的消费心态、购车喜好、品牌认同等均发生了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历史延续到现今,这些深刻的变化已经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凝聚成其发展里程的斯标志一些业脊专家以历史的眼光做出敏锐的洞察,并满怀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责任感地屡屡提示本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或称新的发展“阶段”,研究新的发展阶段意义重大。至此,本刊提出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命题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续探讨、阐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内涵、特征、宏观战略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汽车企业、相关产业、汽车消费者适时转变和应对等诸多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求汽车产业、社会和政府共鸣、互动,而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加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应由生产大国走向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工业已有近 5 0年的历史 ,正在快速地发展成为世界的汽车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1994年出台和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准备进入WTO起了重要作用。 2 0 0 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汽车产量突破了 30 0万辆大关 ,轿车产量突破了 10 0万辆。重要的是 ,中国汽车工业不仅发生了巨大的数量变化 ,而且在质量上出现了有意义的发展和提升。一、中国汽车工业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对入世的挑战充满信…  相似文献   

13.
从l953年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算起,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但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工业仍被定义为“幼稚工业”。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以“钻石模型”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剑影 《汽车情报》2002,(27):21-23
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实行OEM的可行性,以及OEM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最后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实施OEM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永钧 《世界汽车》2003,(12):15-16
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着质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的汽车市场结构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购买比例大幅度增长,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家庭。统计显示,近10年来,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了8倍,到2002年达到了770多万辆;私人汽车占有率增长了近3倍,在2002年达到了43%。面对城市居民买车日益高涨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13,(7):6-6
2013年,新中国汽车工业迎来60周年华诞。60年弹指一挥间,老一辈汽车人用青春,用激情,用热血,用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为中国汽车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2000万辆的汽车年产销量是今天汽车工业的辉煌,展望未来10年、20年,除了一如既往的拼搏精神,汽车人将如何驱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车轮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17.
陈剑影 《上海汽车》2002,(10):26-28
文章分析了中国汽车工业实际OEM的可能性,以及OEM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好处。论述了中国汽车工业实施OEM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竞争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将置身于一个全面开放式的发展环境中,其竞争级别将大大提高,并将引新的竞争规则。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必须重新进行整合和结构调整。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5年至10年或更长的一般时间内将面临一个二元化的市场。国际汽车工业资本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40年技术引进过程,指出了技术引进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描述了营销体系、营销体系的功能、营销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汽车工业营销体系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国际汽车工业营销体制、营销模式及营销体系的建立,最后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来阐述了如何建立中国汽车工业的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