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优化灌缝密封胶的材料组成设计,改善其高低温性能,以SBS改性剂、橡胶粉、增塑剂和矿粉的掺量为变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评价密封胶的技术性能,得出性能较优的密封胶材料初始配方;制备3种密封胶材料,并与美国品牌CRAFCO密封胶进行软化点、流动度、拉伸试验和低温弯曲流变试验对比,可知其技术性能基本接近;推荐性能优良的沥青路面灌缝密封胶材料组成配方:SBS掺量为5%,橡胶粉掺量为20%,增塑剂掺量为1%,矿粉掺量为3%。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规范中缺少对沥青路面灌缝胶性能评价的方法,难以通过实测数据直接进行不同灌缝胶优选的问题。参考ASTM D5329灌缝胶试验方法,选择锥入度、软化点、流动值和弹性恢复4个方法测试了国内常用的8种沥青路面灌缝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种灌缝胶性能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流动值、锥入度、弹性恢复和软化点4个指标对灌缝胶综合性能评价的重要性依次降低。总体来看,严寒型灌缝胶性能最好,其次是低温型灌缝胶,常温型灌缝胶性能最差,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与灌缝胶实际性能具有较好的相符性。  相似文献   

3.
郭建  魏来 《路基工程》2018,(6):123-126
为更好地评价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对不同掺量的硅藻土改性沥青常规指标与美国SHRP规范的指标性能试验,并对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和低温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针入度指数,复数模量指数GTS更适合评价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常规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与车辙因子有较好的相关性;5℃延度与蠕变劲度相关性好,当量脆点与蠕变劲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结合温拌和橡胶沥青两种技术制备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测试其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表观粘度等性能指标,并计算针入度指数PI、粘温指数VTS和针入度-粘度指数PVN等评价其感温性能。结果表明,与橡胶沥青相比,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增大,高温性能更好,高温粘度显著降低,有利于混合料的拌和及压实,但5℃延度下降,低温性能略差;Sasobit温拌橡胶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显著增大,但粘温指数VTS略有增加,针入度-粘度指数PVN显著减小,这与3种指标表征的沥青感温范围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5.
沥青材料不同高温性能指标间相关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禄生  许志鸿 《公路》2008,(10):172-175
采用室内动态剪切试验、60℃粘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对8种沥青材料的高温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表明,3种高温性能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HRP推荐的DSR试验相比,使用简单易行的软化点试验评价沥青材料高温性能,其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动态剪切、60℃粘度和软化点试验,对8种沥青材料的高温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数据回归分析表明,3种高温性能指标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和SHRP推荐的动气剪切流度(DSR)试验相比,使用简单易行的软化点试验评价沥青材料高温性能,其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高温指标软化点、60℃动力粘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以及动力粘度对水稳定性的影响,提出提高薄膜加热试验温度的方法判定沥青的老化程度,建议沥青在163℃薄膜加热的损失小于0.3%。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Sasobit掺量的温拌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粘度试验,得出合理的温拌剂掺加范围,并对推荐范围内不同温拌剂掺量的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疲劳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温拌剂掺量对温拌沥青流变特性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橡胶沥青最优的制备工艺参数,设计正交试验,以180℃粘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为评价指标,分析橡胶粉类型、橡胶粉掺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增溶剂、接枝酸酐等6因素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来源的胶粉制备橡胶沥青,其各项性能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来源相同时,40目胶粉橡胶沥青粘度、软化点大于30目,弹性恢复小于30目;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均随胶粉掺量的增加、搅拌温度的升高(160~200℃)而增大;增溶剂的添加使橡胶沥青软化点降低,其对粘度和弹性恢复的影响较小;接枝酸酐对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沥青的感温性能对路面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变形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合理评价沥青的感温性能十分必要。该文利用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与软化点计算了掺加不同剂量EWMA-1的温拌沥青的针入度指数以及针入度-软化点指数,评价了感温性能,再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这几种温拌沥青的运动粘度,运用Matlab进行线性及WLF方程回归拟合,对比分析其粘-温关系曲线,进而分析了温拌沥青的感温性能及其评价指标。由此得出,普通沥青的感温性能可用针入度指数评价,而温拌沥青的粘-温关系较好地满足WLF方程,其感温性能评价需要指定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类型温拌剂对于沥青性能的影响,选择常用降黏型温拌剂Sasobit和发泡型温拌剂Asphamin分别加入到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黏度试验,研究对比这两类温拌剂对沥青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及黏滞性的影响。由等黏温度定理,推算出部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以此对比分析其降温效果。结果表明:两类温拌剂均能显著提高沥青高温性能,掺入4%Sasobit和4%Aspha-min能使沥青软化点分别增长48%和31%,均可有效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和压实温度(降温范围在18~24℃之间)。同时,也能提升沥青的低温黏度(95℃下分别提升278%和14.7%),提高沥青路面抗流动变形的能力。但两种温拌剂对沥青低温性能呈不利影响,且这种不利影响与掺量呈正相关,因此应合理控制温拌剂掺量。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橡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路用性能,选择聚乙烯(PE)对橡胶粉沥青进行改性。通过25℃针入度、弹性恢复、10℃延度、软化点和旋转粘度等指标,评价PE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以及三点弯曲疲劳试验,评价PE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测试了掺加不同剂量Sasobit的沥青粘度、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并对掺加Sasobit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Sasobit可提高沥青的高温粘度、降低低温粘度;Sasobit使得沥青的针入度降低、针入度指数增加、软化点增高、延度降低,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掺加3%Sasobit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比起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降低了11.5℃、碾压温度降低了8.0℃,并具有更高的抗车辙性能,而低温性能有所降低、水稳定性则变化不大;掺加Sasobit的温拌混合料既可降低施工温度,又能改善高温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病害形式之一,不仅会成为路表雨水进入基层的通道,使基层直接受到冲刷、浸泡,影响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还会对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造成危害.路面灌缝胶作为修补裂缝的主要材料,已被各地道路养护部门大量使用;但由于中国路面灌缝胶的标准规范较少,现有的标准规范不能准确评价灌缝胶的路用性能,造成市场上的灌缝胶路用性能参差不齐.冬季,在路面车辆荷载作用下,很多灌缝胶与裂缝壁界面处开裂,失去防水的效果.低温拉伸试验的结果是对灌缝胶材料分类的依据,是灌缝胶材料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展开灌缝胶材料的低温拉伸性能研究,对于保证灌缝胶在冬季的路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粘度是沥青的流变技术指标,研究沥青的流度学性质与沥青的路用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粘稠沥青结合料工程性质的确定会有很好的作用和认识。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采用绝对粘度作为道路沥青材料的分级指标,而我国现行路用粘稠沥青材料的粘稠度技术指标主要是针入度(25℃、1/10mm)、软化点等,尚无粘度分级标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缝胶是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的常见材料.我国尚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的性能评价方法,只能采用沥青三大指标来评价灌缝胶性能,而国外已有完整的灌缝胶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对国内外灌缝胶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灌缝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沥青路面热熔型灌缝胶因其价格便宜、耐紫外线老化、路用性能良好,可以直接使用公路工程现有设备进行施工,因此在沥青路面裂缝修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灌缝胶技术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部分灌缝胶生产厂家和用户对灌缝胶材料的性能及施工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造成裂缝修补的效果不如人意[1]. 本文对国内外技术标准对灌缝胶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探讨,通过两条试验路的铺筑,研究热熔型灌缝胶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基于舟山跨海大桥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裂缝、鼓包等典型病害,从养护材料性能提升角度出发,开发了高渗透树脂灌缝材料和高强耐水型树脂注浆材料,并通过系列试验,分别对树脂灌缝材料的施工和易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注浆材料的排水置换性能与钢板和铺装的黏结性能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评估,同时重点对西堠门大桥裂缝、鼓包等病害进行了集中处治,经过一个寒暑交替运营的跟踪观测,结果表明,所研发的灌缝和注浆材料可满足钢桥面小修保养修复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于保阳  高超  张荣华 《中外公路》2019,39(1):278-282
基于东北季冻区气候条件下提出合理的高黏改性剂掺量。测试高黏改性沥青指标并计算针入度指数PI值评价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进行软化点试验和60℃动力黏度试验评价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低温延度(5℃延度)试验和BBR试验评价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改性剂掺量为12%~13%时各指标均满足要求。BBR试验表明改性剂掺量为13%时改性沥青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最好,掺量为12%时应力释放能力最强,抗低温开裂能力最好,同时对改性沥青进行PG分级低温分析。推荐东北季冻区高黏改性剂掺量为12%~13%。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埃索70#基质沥青,以布氏旋转粘度、25℃针入度以及软化点为评价指标,进行橡胶沥青最佳胶粉掺量设计,在此基础上,采用疲劳试验和剪切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以橡胶沥青胶结料的布氏粘度、25℃针入度及软化点指标为标准确定的最佳胶粉掺量为18%(外掺);2)从加工工艺合理性、老化程度等因素考虑,橡胶沥青生产搅拌时间75~105 min比较合理;3)相比Strata应力吸收层、热改性沥青以及改性乳化沥青封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和层间抗剪切性能,但其温度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