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公路交通安全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分析,将影响因素共分为七大类,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综合加权的方法实现交通事故率标准化,以类比分析确定相应指标对交通事故率的影响强度,并按各指标影响强度累乘的方法确定公路交通安全系统综合影响强度,利用“综合影响强度事故率法”建立了公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公路交通事故连年上升、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及每一因素的影响权重,并找出了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公路交通事故黑点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公路交通安全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分析,将影响因素共分为7大类,建立事故黑点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加权的方法实现交通事故率标准化,以类比分析法确定相应指标对交通事故率的分影响强度。然后运用德尔菲法(Delphi)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综合影响强度,利用综合影响强度事故率法建立了公路交通事故黑点鉴别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对公路交通事故分析时,一般都划定人为主导因素。实际上,任何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由人、车、路三个因素中某一独立环节的失调引起的,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从公路交通事故产生的机理出发,结合贵州省交通事故的特征,对公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对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点和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城郊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确定城郊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频发,而许多城市道路事故黑点的整治工作仍然依靠人工或简单的数据库来进行。为了系统和科学地整治交通事故黑点,本文提出了利用数据预处理技术处理事故黑点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技术分析黑点事故成因,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整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速入城段的车流混杂,驾驶环境复杂,交通事故高发,其中以碰擦与追尾事故为主。采集G2京沪高速公路上海入城段事故数据,以平均兴趣度作为最优指标,采用改进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高兴趣度的碰擦与追尾关联规则,发现碰擦、追尾事故与天气、车型、地点等因素关联较大。在上述基础上,基于支持向量机构建高速公路入城段的追尾与碰擦判断模型,输入所有事故因素组合,得出所有可能发生追尾与碰擦的因素组合。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制定精准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王芳  郭艳  刘洪启  狄胜德  张巍汉  矫成武 《公路》2011,(11):126-129
针对目前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的形势,结合三部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科技项目对云贵川渝四省(市)交通事故的调研,总结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基于概率理论交通模型分析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改善的建议对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山区等级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地识别和发现事故数据的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提出一种使用数据挖掘领域中的多维关联规则技术分析大量交通事故记录的方法,通过找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繁因素组合,协助交通管理者更好地找出引发事故的原因与规律, 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相似文献   

11.
王蕾  邱锋  夏永旭  韩兴博 《隧道建设》2019,39(8):1301-1307
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准确率,以西汉高速秦岭某隧道群的496起交通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的道路环境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预测类别选定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通过贝叶斯模型、随机森林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严重程度、伤亡情况和持续时间进行预测,根据准确率和稳定性确定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时最为可靠,准确率约为84%; 2)在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和伤亡情况进行预测时可优先考虑贝叶斯模型,其对重大或特大事故的预测准确率高达50%; 3)选择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绝对误差为20 min时模型准确率将超过7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黑龙江省为代表的寒区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特性。针对寒区高等级公路交通事故时间分布、事故形态分布等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交通安全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交通心理学角度优化道路线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设计者普遍关心的课题。从驾驶员心理、交通事故诱发原因以及道路线型设计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优化道路线型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冰娥  彭春露  陆键 《公路》2012,(4):160-164
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和钱塘江与东海的入海口,水域环境复杂,气象条件恶劣。大型公路桥梁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道路交通网中的重要通道,对减少区域间行车时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大型公路桥梁的交通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苏通大桥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资料,对事故的时空分布、事故形态、车辆类型、天气状况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交通高峰时段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周五事故最多,2月、9月、10月是事故高发月,事故类型主要是撞物和追尾,事故车型以轿车为主,雨天事故率最高,事故原因与车流、天气、人的失误及车辆自身性能有关,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研究结果为大桥管理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减少交通事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危险性弯道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主动评估短时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事故风险,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弯道路段交通流运行状态,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提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和交通流数据,结合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危险驾驶行为特征表征交通冲突,以距离碰撞时间为交通冲突量化指标,提出山区车道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重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时间、道路、环境、人员、车辆和违法行为等方面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知,此类事故具有夜间事故多发、高等级公路比例大、小型客车交通肇事突出、本地人口在事故中受伤害为主等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驾驶人管理、深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公路隧道运营期交通事故整体特征及伤亡状况,对2001-2017年国内发生的121起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开展统计分析,分别从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车辆类型以及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事故发生量与该地区公路客货运输量成正相关,但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事故量占比远大于其交通运输量的占比; 2)事故类型以车辆相撞为主,且轿车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多; 3)每年1、4、5月的事故发生量较多,每天16:00-18:00事故发生率最高; 4)中隧道(500 m<L≤1 000 m)的事故平均伤亡人数最高。最后结合交通事故伤亡情况等级划分,分析各因素对事故伤亡影响权重,得到造成伤亡的最不利组合为“特长隧道+货车+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9.
春运摩托车返乡潮是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独特新现象,其交通事故频发的状况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此问题,采用交通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摩托车交通安全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模型图,以有关的文献报道和调查资料为基础,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归纳分析了恶劣天气型、疲劳行车型、黑夜行车型、路况不熟型、路况不良型及骑车技能不佳型等6种类型摩托车交通事故的机理。最后分别给公路管理部门、交警部门及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