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述船体结构零件产生系统SPGS(Structural Parts Generation System)是用于船体结构施工设计阶段至生产建造阶段处理船体各类结构件的绘图、下料、加工数据准备及材料统计的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它是HCS(船体建造集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又是一个较完整的独立系统。经过扩充它可与船舶结构设计系统相连接。SPGS系统由船体结构零件产生和船体结构零件后处理两大部分组成。前者由结构线定义、船底结构分析计算、舷侧甲板结构分析计算等模块和船体结构图形处理语言组成;后一部分由船体结构零件图绘制、船体结构零件统计、零件套料及切割后处理、零件修改和结构件划分等模块组成(图1)。SPGS系统对船体各构件进行统一的命名编号,使零件的所在部位、件号等都有明确的表示方法,便于存取、管理及检索统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船体分道作业深入推进和管理精细化的需求,围绕分段作业分解、产品信息模型建模、船体零件编码、船体零件套料和分段装配图设计,研究和总结提出船体组立设计。按此设计模式开展船体生产设计,有助于推进船体分道作业。  相似文献   

3.
船体零件编码计算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零件编码系统是船体生产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了船体零件编码一种编码方案的计算机方法.该系统可产生船体零件编码数据库及其对该库进行管理.系统还提供编码规则的学习以及按某些要求从编码库中打印出所需的分段零件明细表.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基于Tribon的船舶生产设计中,船体零件信息分散记录在多个文件中,加工工艺信息在二维设计视图中仅以文字标注形式显示,既不利于工艺信息的观察,也不利于设计人员的检查校验,因此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的研究对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船体零件工艺信息进行分析,建立零件生产信息与外形工艺信息的映射关系;研究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方法,确定平面外形工艺信息以及局部三维立体校验方案;开发.NET环境下的船体零件工艺信息可视化校验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5.
船体结构的总变形由船体零件、部件以及分段结构的装配变形和焊接变形两部分组成。船体结构的装配误差和变形包括零件加工误差、吊运变形、运送变形、堆放变形以及装配精度等,所以控制船体结构的装配变形,实际上是从零件加工工序开始,直至装配的全过程对变形的全面控制。根据船体建造精度标准的要求,用“一步一矫”的办法,消除船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实施成组技术的一件重要工具。为建立船体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本文对船体零件的形状特征、材料种类、制造工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找出其相似性,然后按相似性准则,采用分类编码法将船体零件分类编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成组技术船体建造管理(GTHCA)零件分类编码系统。GTHCA系统采用混合式子系统分段式总体结构,混合式编码结构。  相似文献   

7.
船体结构的零件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船体结构的零件代码中,船体分段代码、零部件代码的确立过程。将船体结构从区域划分、区段划分、构造划分、层次划分、分段左右位置划分、不同坐标位置诸构件的区分、部件的区分,直至零件的母材与从属材的区分等,进行了具体的分解。对上述各个工艺阶段的船体零件,分别进行了编码与组合。并对如何运用这些代码,如何编制小组装零件、大组装零件及应遵循的编号与书写原则,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彭辉  朱丹红  聂武 《中国造船》2007,48(2):122-129
以一个常见双层底分段为例,介绍了利用通用软件AUTOCAD建立船体结构三维数字模型、提取零件属性、生成零件明细表、合并所有零件、构造整个分段三维实体模型、查询分段质量和质心、装配干涉检查、自动生成分段视图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及船体曲面建模和其在船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阐明了基于通用软件进行船体结构三维数字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在压制成型后同时存在增厚和减薄情况,最大减薄出现在零件中心外围区域,零件边缘区域增厚现象较明显。进一步分析零件成型前后的板厚数据变化情况,总结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压制成型的减薄规律及实际加工的注意事项,并建立压制减薄风险控制流程,可有效避免大曲率船体球面零件压制减薄现象成为结构建造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0,(6)
上海泸东造船厂采用计算机技术,最近开发成功“计算机辅助零件生成及套料系统”。据了解,该系统能把船体零件生成和零件套料形成一个整体,这在国内造船行业尚属首创。该厂船体车间等部门的零件都需要经过套料方能进行切割生产。过去的零件生成虽然已采用计算机辅助生成,但是由于零件的  相似文献   

11.
戴轩  张延松  金隼 《船舶工程》2021,43(6):1-6,161
现阶段船体板材零件理料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进行零件特征和编码识别,不利于开展理料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作业.针对该现状,提出基于视觉识别的船体板材零件理料原型系统.通过工业相机拍摄零件图像,对零件特征进行识别,获取零件类型和位置信息;对零件编码进行识别,获取零件流向信息.然后将类型、位置和流向信息传输至理料控制软件处理,机器人根据指令完成理料过程.结果表明,提出的理料原型系统及工作流程能够替代人工完成船体零件理料过程,为后续实现理料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及装备集成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零件编码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现代造船模式下船体分段建造作业的分析,应用编码技术,结合先进设计软件的编码功能,根据船体分段零部件特点,对工程编码、分段编码、组立类型代码、组立编码、零件分类代码、零件号和零件加工代码的设置,组立流向、编码级数和编码完整性,编码体系与TR IBON设计软件的匹配等问题,通过综合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零件编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船体零件的托盘化管理在主船体建造中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确立以中组立为基础的新的托盘划分方案,通过实船检验,可有效提高零件的流转效率,对大型复杂结构船舶的主船体建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进安  刘寅东 《船舶》2006,(3):48-51
文章通过对传统的船体零件套料方法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船体零件的特点,提出通过开发O b jectARX程序,借助A u toCAD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将船体零件图直接或间接包络处理为规则的二维图形,然后进行归类和排序,模拟人工和实际过程进行排样最终获取排样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船体SPDM系统新开发的模块(自定义零件表模块)在船体生产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前言用数控气割机切割船体板材零件已在不少船厂使用,与此同时,也编制成一些切割船体构件的程序用以产生控制数控气割机的数控纸带。由于船体结构件形状繁复,数量众多,因此,要确定板材构件的图形,就需要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这是目前在零件图形数字化(编码)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沪东造船厂在建造42 000吨级油船时,从生产工艺要求出发,编制了一套船体零件编码及零件明细表,打破了原来的框框,赋予它新的形式与内容,这是生产技术发展积累的经验,也是在生产设计实践中,一个方面工作的突破。在实际使用中,这项“改革”大受欢迎,目前,这种方法在三用拖船及63 000吨级油船建造过程中,已被推广使用,现向读者作一介绍。一、船体零件编码及零件明细表新涵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在船体分段图中,有众多的零件,每个零件都用一个编码来表示,在进行下料工序时,把该编码写在零件上;在进行装配工序时,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造船模式和数字化造船地深入推进,船体设计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订单格局日益明显,船体零件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讲述了基于现代造船模式,对船体零件在三维模型和切割图中的信息进行管理,保证两者一致性,使设计与建造流程更加合理与精准,促进企业建造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船艇》2001,(4)
由中国船舶工业应用软件开发中心研制的“船体建造系统HCS3.0”是在微机上研制开发和运行的造船应用软件,它由船体型线光顺、外板展开、结构线定义和生成、板材结构零件生成、零件套料和数控切割代码生成等五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武昌造船厂课题组研制完成了微机船体三维设计、船体零件数据提取和套料、三维舾装综合布置、管系三维数据与PCPS接口程序、船体结构三维设计、船舶电气三维综合布置与出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