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阶级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认识社会和改革社会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本文就旧中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旧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结构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作为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的阶级定位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通过对当前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感性材料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提出知识分子阶层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中坚构成的观点,并提出"整体工人阶级"的概念,得出中国共产党以由知识分子作为主体中坚的整体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关注东方关注中国,他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实际出发,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及社会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初步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及发展方向,对于今天不断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解读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本缺失对职业教育吸引力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地位、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三个方面.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模式是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资本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是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必要补充。场域理论可以作为研究我国现阶段法官审判行为的分析工具。现阶段我国法官处于"法律场域"、"权力机构场域"、"传统文化场域"、"社会生活场域"等多重场域中,而"多重场域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场域中个体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当多重场域的影响与法官的审判行为发生冲突时,法官的审判行为就具有了选择的可能,这种经过选择的审判结果往往是偏离法律规范的,而隐藏在背后主导法官审判选择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惯习。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党着眼于中国现实、历史条件、时代要求创新而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致力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整合,避免社会矛盾的解决以社会阶级对抗的方式进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从理论上看是对阶级斗争理论的双重政治终结,从现实上看,完成了党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到社会建设的执政党的真正的政治转变,调整政治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政治控制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新课程和新教材体系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定阶级的精神生产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它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营养源。因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充分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益和有效的合理成分,加以借鉴和创新。文中通过比较分析,阐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传承性,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借鉴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古以来人类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跨入新世纪,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急剧的变化,网络的发展必定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理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经济结构制约阶级结构,阶级结构左右国家性质。“国家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会让国家权力朝自己有利的方向运作。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与马克思关于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必然还会存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集团利益的差别与对立,甚至还会有某个阶级,某个阶层和某个利益集团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牺牲,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解读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默于1982年出版的《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罗默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陷入危机之中,是因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缺乏一个新的剥削理论,他从博奕论出发,提出了“一般剥削理论”,创建了“社会必要剥削”,“社会主义的剥削”等新概念,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难以消除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具体社会历史任务:在阶级社会历史阶段,以阶级性为主导;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阶段,阶级性与人类性并存;在共产主义历史阶段,以人类性为主导。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过去主要集中在其阶级性、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上,这毫无疑问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且在思想观念的内在层面,其所倡导的价值立场具有人类性、文明性和最大限度的共享性。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良善发展和有效治理的思想价值体系,具有开放性、进步性和包容性。它正确处理了导致西方社会文明困境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与市场主义,在思想价值领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方案。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根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人、说服人的过程中才充满力量和底气。  相似文献   

13.
《三八节有感》表达了丁玲在性别平等议题上的深深困惑:何以阶级解放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压迫现象?终其一生,她都未能获得真正的解答。除却时代的因素,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阐释,也长久地困囿了丁玲及同时代作家的视野。艾莉森.贾格尔(Alison M. Jaggar)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超越的新视角:用异化取代阶级、压迫等概念分析和理解女性解放命题。本文运用贾格尔提出的情感具有认知价值的观点,对丁玲的创作进行再解读,进而阐述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对性别平等的再认识,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葛兰西的“历史集团”理论以一定阶级组合为架构,贯通整合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深入解读“历史集团”范畴的内涵和意义.该理论的局限是对生产力的根本决定作用有所忽视,导致对实践结构的整体把握有不足.“历史集团”理论蕴含国内与国际两个社会向度,通过该理论可透视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质.中国争取国际博弈主动权和领导权的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世界性“历史集团”和“实践集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现代国情及阶级力量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历史发展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根据有关献对《诗经》的论述,并参考其他古典献,对高亨的《诗经今注》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肯定该书成就的前提下,认为它有几点不足:没有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解说诗歌时脱离诗歌形象,刻意求新;改旧说中的“比”、“兴”以求新义;使用通假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此外,该书还有贴阶级标签,附会政治内容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助于提倡男女平等,消除种族与阶级歧视,同时也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对公民社会在全球民主化进程中的角色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公民社会被认为在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民主化的必要条件.但是,迄今为止公民社会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对拉美、东欧、非洲等转型国家中公民社会角色的分析认为,公民社会的脆弱性决定了公民社会在全球民主化进程中有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着重解析了曾国藩"公忠"、"孝慈"、"礼让"的道德思想,认为在曾国藩身上共存着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精华使其事业有所成功,糟粕使其难逃人民的谴责,他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悲剧人物.同时,本文也论述他成为悲剧人物,有其历史的阶级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常用物流成本预测方法的特点,分析了社会物流成本和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中国社会物流成本预测模型,并以中国1998~2006年的相关历史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通过拟合训练和外推预测分析,验证了GRNN用于社会物流成本预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