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路交通参数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青 《中南公路工程》2005,30(4):110-112
为了能够获取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信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型感应线圈传感器的单片机检测系统。通过检测、采集、分析振荡频率,可得到车流量计数、车速及车辆的分类等信息。介绍了工作原理、数据采集及硬件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车前方障碍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驾驶车在越野条件下的环境感知技术是其实现自主导航功能的难题.由于越野环境复杂,障碍物种类繁多,对智能车周围环境的探测更是难上加难.选择越野环境下几种典型的障碍物作为检测目标,采用基于激光雷达面扫描的方法获取无人驾驶车前方路面图像信息,根据障碍物对于激光数据的不同特征,检测无人驾驶车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主要包括水塘、石头或陡坡以及树木等.利用激光可直接测得障碍物距离数据的优势,基于投影变换原理进而求得障碍物的长、宽或高等三维信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PXI的一种专为工业数据采集与自动化应用量身定制的模块化仪器平台在汽车电子产品的测试领域被广泛应用.文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简易的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自动检测技术.利用PXI模块化仪器模拟电动汽车运行时的电气系统的各个信号,通过与整车控制器进行应答式的信息交互的方法来对整车控制器进行检测.同时,文章对检测电路的电气原理,用于检测的数据流向,以及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驾驶疲劳检测的原理,列举了当前常用的驾驶疲劳检测技术并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驾驶人疲劳判别的研究、可穿戴设备在驾驶疲劳检测中的应用、多信息融合及多功能智能车载设备的研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驾驶人疲劳检测的应用4个方面指出了驾驶疲劳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基于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在收发信号上依赖于专门测试仪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源SAW传感器的专用RF收发器.介绍了无源SAW传感器的结构及信号检测原理:以及RF收发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原理.测试试验表明,该RF收发器的设计是合理的,可满足低成本下对无源SAW传感器信号发送与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交通路口排队长度检测方法,该系统以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作为数据检测来源,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了一种互联感知的分布式检测系统.系统以多检测节点协同工作的模式,由点到面,实现排队长度等深度路交通流信息获取,为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路网交通流数据.系统基于交通流特性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无线地磁车辆检测器及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实现交通路口各方向排队长度检测.可实现红灯期间实时排队长度检测及绿灯放行期间队首位置判别及实时排队长度检测.通过绿信比优化,均衡各相位绿灯时间的分配,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汽车车门密封性能检测的手段,重点介绍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设计的密封性能检测设备.本文分析了密封胶条与钣金重叠面积对密封胶条与电容检测电极之间电容值的影响,可以通过检测密封胶条与电容检测电极的重叠宽度来评价汽车车门的密封性能.利用电容检测原理设计的密封性能检测设备,通过实验实践证明,该设备具有检测效率高、能迅速发现密封故障点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所有电动车电气设备在交付后能够正常工作,基于MFC我们设计并开发了新能源电动车的整车下线检测设备,通过对电动汽车整车下线检测设备国内外发展状况做出调查分析,并对系统的原理及控制功能进行分析得到下线检测设备总体方案,最后对系统的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动作测试,VCU内部信息的读取及将数据写入到VCU的功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新能源汽车的VCU装配检测、整车CAN线上的功能配置数据读取、故障分析读取和基本信息保存功能,为加快对电动汽车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为评价与跟踪车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对两驱车车速表下线检测标准、检测原理及车速表下线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时四驱、全时四驱进行了转矩及传动比的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驱车车速表下线检测平台检测分时四驱、全时四驱车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自动驾驶时单传感器对周围车辆识别成功率及工程实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图像与激光雷达信息相融合的车辆识别和地图构建方法.对相机与激光雷达进行了联合标定和时间配准.对图像中的车辆阴影与激光雷达检测信息进行提取,获得两者间的坐标关联度特征,并根据其阈值范围确定周围是否存在车辆.将相机图像信息与激光雷达检测信息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