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运文献信息》2007,(5):18-18
加拿大温哥华港2005年货物吞吐量达到7630万吨,与2004年同比增长似。其中,出口产品增速最快的是菜籽油和石油制品:菜籽油出口量达N290万吨,涨幅为17%,出口到美国的石油产品为490万吨,同比增长27%,这与美国2005年减少从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进口石油产品有关。煤炭出口量达到2520万吨,同比增长2%,为温哥华港出口量最高的大宗货物。粮食出口量为850万吨,同比减少2%,主要因为2005年小麦歉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张敏 《海运情报》2006,(8):20-20
一、石油 由于国内需求增长而产量下降,去年美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上升至58%。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石油产量为512万桶/天,比1995年的656万桶/天下降了22%;同期石油进口量从1770万桶/天增至2070万桶/天,增幅达17%。受伊朗核争议和尼日利亚供应中断的影响,今年4月美国石油储备下降了540万桶,油价上涨16%。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12,(8):I0011-I0011
美国将中国和新加坡列入伊朗石油制裁豁免名单,这项豁免为期半年并可延长。鉴于各国大幅减少伊朗石油进口,目前被豁免的国家或地区总共达20个,包括亚洲的四大伊朗石油进口国: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美国国务院表示,2012年起,中国已将伊朗石油进口量降低25%。日本通过了一项法令.为每艘运输伊朗石油的船舶提供76亿美元的主权担保。  相似文献   

4.
美国石油需求持续高涨 据国际能源署2005年1月份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数据显示,美国2005年的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每天209万桶,比2004年高出两个百分点,而美国2004年的石油需求量较2003年则增长了2.2%。同时,美国2006年的石油需求量将增长1.9%。其中,汽油的需求量在2005年和2006年的增幅将分别达到1.9%和2.4%,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4,(5):27-27
专家分析认为,17年后,中国的年石油消费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相当于目前美国的年消耗量。届时,中国所需石油的60%将依赖进口。为确保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并考虑到世界油价的波动性,内地加快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具有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石油当前进口量来看: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为2.457亿吨,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石油生产量为1.67亿吨: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生产年均增长只有1.67%。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一手导演的“倒萨”战争的结束,国际油价已开始趋于稳定。如何保证各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以及石油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水运文献信息》2005,(10):I0001-I0001
9月初,由于飓风卡特里娜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石油生产造成严重打击,国际油价保持上升。原油运输市场因英国“银行假日”而有所减少,但飓风将增加未来的运输需求.原油运价上升势头不改。9月上旬,由于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原油运输市场交易恢复。9月中旬,国际油价下调停止,原油运输市场交易平稳。9月下旬,原油运输市场表现活跃,海湾东行和北海短程运价爆涨.综合运价指数报1335点。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北海石油生产达到巅峰状态之后的10年来,石油产量经历了逐步但稳定的下滑走向,相关的原油贸易无疑受之拖累。北海石油产量的缩水或多或少同步于俄罗斯的石油生产状况,尤其是伴随着其位于普里莫斯克港(Primorsk)、主要的波罗的海油料装运站原油出口减少的趋势。本文将在审视往返北欧与波罗的海以及该区域内原油贸易最新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探寻该地区原油油轮贸易的未来走势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三、世界石油需求及预测 1.世界石油需求(消耗)表24为历年世界石油消耗量。通过比较表7和表24可见,世界石油产量和消耗量基本持平,略有波动。1981年以前产量一直大于消耗量,节余的储备量在1985年以后消耗量大于产量的时期被冲销。进入本世纪以来,连年都有产量缺口,但以亿吨计的平衡情况比以万桶计的情况要好,资料来源都是BP,出现的误差难以解释(见表25)。  相似文献   

11.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LeonardoMaugeri先生日前发表研究报告称,世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石油和能源市场中,低价和充足的石油供应量将成为主流。他预计.到2020年,除伊朗、墨西哥、挪威和英国等国家外.其他几乎每一个大的石油生产国,都将持续增加产能.其中.增幅最大的是美国、伊拉克、加拿大和巴西。  相似文献   

12.
石油的主要消费者一直都是发达国家,美国是消耗石油的第一大国,一般占世界石油消费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2009年能源消费22.52亿吨石油当量,比美国(21.70亿吨石油当量)高出4%,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标志着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1 2009年世界石油贸易小幅下滑2009年石油消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美欧等经济发达地区石油需求减少。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拉丁美洲地区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在经历2009年第1季度的下降后,一直呈增长趋势。受金融危机和燃油税费改革的双重影响,我国原油消费量在2009年第1季度有所下降,从第2季度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15.
加强油类装卸作业防污染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个航运大国,也是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量不断上升,每年海上石油运输量近3亿吨。据专家预测,至2010年期间我国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在4.3%~5.4%之间,水上石油运输将呈持续增长趋势。而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包括油制品通过内河水域进入我国内陆,例如,佛山辖区2004年的水路油运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相对于海上油类运输,内河油船又具有吨位小,船龄长,标准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国际石油市场供略大于求,油价总体走势趋于回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石油消费迅速增长。1998年至2002年,国内石油消费量大体为2.6亿吨,较上年增长7.25%石油净进口量超过96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下滑。1月18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2月原油期货结算价下跌至50.48美元,为2005年6月24日以来最低。气候偏暖,欧佩克没有完全遵守减产协议是近期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此外,美国原油和油品库存较高,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解决了经由白俄罗斯向欧洲供应石油纠纷的消息也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抛售压力,进一步加速了油价下跌。下旬,受到美国天气转冷、美国宣布计划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消息,以及欧佩克2月执行进一步减产影响,油价迅速止跌回升。1月份,美国西得克萨斯轻油(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价格平均为54.14、53.68和51.69美元/桶,分别比12月份大幅下降7.82、8.64和6.99美元/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2009年能源消费22.52亿吨石油当量,比美国(21.70亿吨石油当量)高出4%,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这标志着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以上,而国内石油供应年增长率仅为1.7%。这种供求矛盾使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2004年对外依存度迅速达到42%。2005-2020年期间,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且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受国内石油资源的限制,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4亿吨,2020年将增加到3.2-3.6亿吨。2010年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到202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到2002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0亿吨.原油年产达到1.67亿吨。由于石油消费量剧增.国内石油产量早已难以满足需要。1993年.中国再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10年来.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国内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