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顶进施工可实现在既有铁路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新增框构,因而广泛应用于增建二线框构的施工中。在顶进框构的施工中,必须对线路进行加固,本文介绍了2种常用的线路加固方法。对纵横梁加固法的设计要点及施工过程作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纵横梁加固法的施工过程及纵、横梁的受力状态,通过计算施工阶段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受力、变形,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结构形式及悬挑跨度极限值,给出纵横梁设计的建议。顶进框构桥施工设计中应注重纵横梁的选型和布置,并对路基进行注浆加固,以增强线路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框构桥顶进纵横抬架空线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动车段工程万寿南延路顶进框构桥为例,介绍纵横抬架空铁路营业线路的特点、架空程序、架空方法以及防止线路横移及道岔补强措施,对工字钢横梁进行受力分析,完成横梁强度、刚度检算,对大型顶进框构桥纵横抬架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铁路顶进桥线路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建铁路胶黄线上框构桥,净高7.7m,与铁路交角为28°30′,采用顶进法施工。针对跨度大、交角大的特点,采用了工便梁加固既有铁路。介绍了工便梁加固线路的施工技术,工便梁检算,以及工便梁加固既有铁路在大跨度铁路框构桥顶进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刘志斌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3):38-40,42
介绍黄万线下顶进框构桥的工程概况,详细介绍框构桥施工、框构桥立体预制、线路加固、顶进施工、路基加固施工等主要施工内容以及架空顶进施工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静力计算的模型进行了优化,建立加入钢轨、纵梁及扣轨梁等纵向构件的三维模型,考虑了支撑加固体系的框构桥及开挖土体的影响;设置变化不同参数的多个工况,将优化模型与简化模型在各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综合考察相关规范及规定,从而建立评价纵横梁线路加固体系静力计算结果的标准。基于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各工况下横梁的挠度和应力以及钢轨的挠度,并利用建立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优化模型能够较精确地模拟现场工况,使计算结果更加贴近真实值;利用建议的线路加固体系评价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得到的结论将更加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6.
D24梁串联架空铁路复线顶进大跨地道桥施工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环线干道采用大跨度地道桥穿越既有铁道复线线路时,铁道线路架空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若采用传统型钢纵横抬梁法,则安拆复杂、线路线形难保证、施工期间维护工作量大,无法满足既有线施工防护要求;现有的铁路制式D24梁架空线路为单跨架空,跨度无法满足大跨地道桥防护要求;阐述用八三式军用墩杆件组拼横抬梁作中支点,将铁路制式D24梁串联架空线路,不间断铁路行车,顶进双幅分离式斜交大跨度框构桥,为满足类似工程线路架空安拆快速、安全可靠的要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既有铁路框构桥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铁路D型施工便梁加固架空铁路线路,在不中断铁路行车的情况下,利用它进行地道桥的开挖或顶进施工。推动大跨径地道桥设计时,可以特制横台梁,将两孔便梁端头连接起来置于横抬梁上,以扩大D型施工便梁的架空跨度。结合哈尔滨市齿轮路地道桥设计,叙述了穿越铁路的大跨度地到桥的设计与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下穿铁路既有线顶进施工框构桥过程中传统线路加固的D型便梁法存在的安全、质量和结构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线路加固方法——横承式便梁法,深入研究本加固体系的结构布置和构造、设计边界条件、研究重难点、有限元分析和施工方案等方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确定结构各部构造和整体施工方案,实现加固体系的快速安拆和重复利用,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不破坏铁路路基道床,明显提升线路加固体系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小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扩大线路加固体系的适用范围,可满足所有单线和绝大部分双线铁路的加固要求,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依据铁路桥涵顶进施工慢行限制速度45 km/h条件下,纵横梁结合吊轨梁线路加固体系设计的试验检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在大秦线杨雁路地道桥工程的实施中,对此种线路加固体系的设计、施工进行了改进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改进后线路加固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运营铁路既有框构桥爆破拆除及新桥顶进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皇岛市东港路下穿秦北-秦东联络线立交桥的爆破顶进施工为例,介绍了旧桥拆除方式的选择,框构桥爆破顶进施工过程中爆破参数的确定,爆破网路连接方式,安全校核方法,以及爆破、顶进、线路加固、安全保障及警戒等方面措施.最后分析总结了本次施工实践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14.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