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结合揭阳至普宁高速公路的工程实践,从模板选择与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浇灌方法、拆模养护等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桥梁下部结构横、竖向状态的同步识别,以多跨简支梁桥下部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响应灵敏度的桥梁下部结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基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理论推导了桥梁下部结构响应灵敏度方程;其次,基于响应灵敏度模型修正算法和数值算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当梁体、墩身、基底约束同时损伤时,所提算法可准确、有效地识别墩身单元刚度和基底约束刚度值;(2)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在5%噪声影响下仍能有效识别墩底弹性支承的损伤,并能准确定位损伤桥墩单元位置和识别损伤值。 相似文献
5.
6.
成都沱江大桥主桥桥型设计为(45+185+238+45)m四跨独塔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径、最宽桥宽、最高桥塔的空间非对称曲线形独塔扭索面斜拉桥.由于其独特的索塔构造,导致下部结构受力复杂,与常规斜拉桥有较大差别.介绍其下部结构的设计,对设计中的关键点进行论述,以方便类似工程进行参考和借鉴.同时,研究了桩基础扭转问题,并给出了大型桩基础扭转的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乌海市甘德尔黄河大桥主桥联长、梁重,桥址区地震烈度高,主桥基础地震荷载很大。为了改变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模式,通过墩顶设置速度锁定器,使主桥墩共同承受一联纵向地震力、汽车制动力等冲击荷载作用。解决了纵向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减小了墩身及基础规模,节省了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吉高速公路饮马河大桥桥墩柱身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病害,通过现场调查、检测和材料试验,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和对破坏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技术评价。然后根据检测结论提出相应的墩柱加固设计和施工技术处理方案,为桥梁检测与加固设计提供实例,具有理论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汕头Que石大桥钢桥面改性沥青SMA铺装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说明质量管理与检测在保证铺装工程质量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是一座特大型桥梁,主桥为七孔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最大跨径432m。双肋板式柔性主梁,断面新颖,结构美观,针对该断面研制的大节距全截面整体浇注的前支点挂篮,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为主梁日平均2m的施工进度铺平了道路,施工中对索的安装、张拉及标高控制等都有严格要求,已施工部分均符合有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赣江大桥公路桥进行病害调查,评定全桥各部位损伤状态。根据评定结果,再对材料退化、结构损伤与受力性能进行实桥测试。应用断裂力学方法,采用观测和超声波探测方法确定初始裂纹尺寸,通过裂纹扩展模拟得出临界杆件的剩余寿命。综合实测数据与理论分析,评估该桥使用安全性和剩余寿命,并建议维护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2.
某钢筋混凝土桥梁检测及病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现有技术状况,对该桥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病害及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可为桥梁的病害治理及维修加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现有技术状况,对该桥进行了有关项目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其病害及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可为桥梁的病害治理及维修加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通过对大跨径悬臂浇筑工艺的论述,提出了悬臂浇筑施工的整个流程关键控制技术,为大跨径悬臂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探索,不仅能够起到保证桥梁运行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作用,还能通过对桥梁病害的及早发现,规避因整顿大修、关闭交通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对桥梁工程检测中的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目的、内容、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内某大型桥梁检测工程实例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实例介绍采用环氧混凝土粘贴钢筋加固桥梁的主梁下缘和采用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加固桥梁的横梁及桥面板的实施方案和粘贴工艺。该法操作方便,质量可靠,不仅适用于桥梁加固工程.还可用于其它市政、工矿企业厂房等设施的维修。 相似文献
18.
19.
为解决通航受限、设备受限及场地受限等条件下桥梁检修车安装难题,通过厦漳同城大道三标项目西溪主桥检修车安装工艺比选,优化研究了高空滑移安装的新技术。结果表明:对于水上受限条件下的检修车安装,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从中国高速公路养护现状出发,针对高速公路病害的数据采集效率低、处理速度慢、储存形式局限等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BIM技术与现实捕捉技术的高速公路病害采集信息化流程。并以12 km的高速公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分别针对不同病害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了一套养护阶段高速公路BIM模型的分类与编码标准并搭建了基于BIM正向模型的病害数据库,完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病害检测信息化技术流程及全流程试验。通过工程实践体现了该信息化流程相比传统养护流程的高效率、高准确度、低工作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