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4,(21):37-40
汽车排放、节能、安全已成为当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主题,各国都在积极开展降低汽车排放、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等工作,其中汽车排放更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都在为降低汽车排放进行大量的研究,一方面,欧、美等各国都在逐步提高汽车的排放标准,如欧洲现在在实施欧Ⅲ排放法规,2005年10月将实施欧Ⅳ排放法规,2008年将实施欧Ⅴ排放法规。美国共执行两种法规:一种是联邦排放法  相似文献   

2.
田彤  高章  姚博炜  刘晶 《北京汽车》2011,(5):22-26,35
结合未来超低排放法规的要求,分析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几种后处理装置的化学反应模型和应用。同时提出了一些国外满足未来欧Vl,US2010等超低排放法规的技术路线并分析其对排放的影响,对不同路线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为今后国内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提出相应的思路。不同催化器之间的组合使用将是未来解决排放问题的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4.
李耿 《重发科技》2007,(4):24-37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和非公路的排放标准也愈发严格起来。目前全球最主要的两大排放法规——美国EPA和欧洲标准也继续保持着在排放法规方面的领先步伐。  相似文献   

5.
从排放法规、发动机技术,以及氮氧化物(NOx)、颗粒、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控制等方面扼要回顾了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最新进展。排放法规正在继续向前推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能会提出2016—2022年拟收紧70%的轻型车车队平均排放标准。轻型车和重型车发动机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法规也都会收紧,这些法规对柴油机及其排...  相似文献   

6.
《重发科技》2006,(3):16-18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有着高燃烧效率、高扭矩、低温室气体(CO2)排放等优势;但其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那就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大大超过汽油发动机。因此,在日益严格的发动机排放法规要求下和发动机技术自身技术发展下,各研究机构和厂商也都在致力于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国已实施相当于欧Ⅱ的摩托车排放标准,2006年1月1日起欧洲将实施欧Ⅲ摩托车排放标准,2007 年左右我国也将会实施相当于欧Ⅲ的摩托车排放标准。标准法规的加严推动了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摩托车电喷技术作为根本解决摩托车排放、动力和节油问题的技术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在谈到电喷技术时首先关注的是排放问题,因为政府法规一直在强调排放,而我们却忽略了电喷技术更重要的特点--节油,因为性能提高和节省燃油,才是消费者最最关心的,才是摩托车电喷技术应用最直接的推动力。直接从汽车上移植来的电喷系统并不太适应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需求--既要求产品性能好,可靠性高,又要成本低廉,还要求有便捷的售后服务。所以在中国小排量摩托车电喷技术的研发上都是从头开始,除一些国外著名品牌电喷系统供应商外,我们还有一批国内院校和企业所组成的摩托车电喷技术研发团队,他们将是中国摩托车电喷技术产业化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与浙江飞亚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办了这个电喷技术专栏,就是希望对关注摩托车电喷技术的人士有所帮助和参考,也希望电喷技术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在摩托车上广泛应用--不仅仅是因为排放法规的要求,而是消费者对摩托车性能和节油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东方 《商用汽车》2013,(4):32-34
在探索发动机排放升级的道路上,依维柯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最终选择采用SCR技术来满足最新排放法规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整个业界的认可。本文对依维柯为何会选择SCR技术,SCR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本文对中国贯彻和普及国Ⅳ乃至以上排放标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为完成2008年奥运会的空气质量目标,将会提前执行欧Ⅲ排放法规,但根据欧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现状来看,实施欧Ⅲ排放标准的步伐将是极为缓慢的。因此,中国将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出现欧Ⅰ、欧Ⅱ、欧Ⅲ排放汽车并存的局面。北京市将于2003年1月1日在全国提前一年实施欧Ⅱ排放标准,并于2005年实施欧Ⅲ排放标准。但在实施新的排放法规之前,一些现有的问题和矛盾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出现新旧问题叠加,矛盾更加突出,甚至严重妨碍新排放法规的执行。因为新排放法规的实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柴油机具有高的热效率、低的油耗和CO2排放,在车用动力中占有的比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成为柴油机排放物中的主要有害物质.针对重型柴油车国Ⅳ和国Ⅴ排放法规,从机内降低PM排放、而从机外转化NOx排放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之一,采用SCR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在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同时,仍具有较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目前研究开发中的柴油机NOx后处理方法中,以尿素水溶液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Urea-SCR)最为成熟,它能在柴油机排气富O2且流量、温度和组分多变的反应环境下有效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9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Ⅴ排放法规,欧Ⅴ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北京市环保局为保证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计划在2012年实施国Ⅴ机动车排放标准来减少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大气的污染.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对全市三项污染物总排放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90%和50%以上.而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幅度在10%以上,目前已经达到了390多万辆,如何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成为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挑战,需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汽油发动机技术路线。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欧Ⅴ排放标准和第三阶段油耗限值法规,研究其相对现有法规的加严之处;然后对发动机现有技术路线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分析其成本和对油耗排放的贡献度;最后对各种技术路线进行综合分析,使汽油机技术方案能够在同时满足欧Ⅴ和第三阶段油耗的基础上成本降到最低。得出结论:为了使汽油发动机能够满足欧Ⅴ和第三阶段油耗限值,采用主要技术如排气VVT、提高压缩比、采用电子节温器、选择低摩擦阻力的活塞环和顶柱、重新匹配标定、改良催化器、弱混技术或者增压减排量等技术,能够满足欧Ⅴ排放法规和第三阶段油耗,成本增加最小。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是我国入世谈判最关键的一年,也是我国汽车技术法规史上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2000年10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标志着中国今后也必须遵守世界性的汽车技术规则。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从年初对汽车产品实施40项强制性检验项目开始,到年中发布34项设计规则,接着下半年又配合国家环保局采取了加严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等重要兴措,为我国今后遵守全球性的汽车技术法规、实施国际通行的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有必要对2000年度出现的重要汽车技术法规事件,作一回顾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文中主要对欧洲与美国蒸发排放法规进行比对研究。针对一台满足欧洲、美国排放法规的轻型车,分别参照欧美法规,进行热浸、昼间蒸发试验。按照美国排放标准得到的热浸、昼间蒸发排放结果分别为0.166g和0.585g,均高于按照欧洲排放标准所测得的排放值0.028g和0.388g。结果表明,美国蒸发排放标准较欧洲排放标准更为严格,对车辆的碳罐系统要求更高。通过对蒸发排放的试验内容、试验流程、排放法规制定趋势及排放结果进行异同分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蒸发排放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2007排放法规要求的PM排放和NOx排放将大幅减少,重型发动机将不得不应用各种排气后处理装置。虽然从2007年2010年NOx排放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排放限值是逐渐变得更严格的,但PM排放限值(0.01g/bhp.hr)从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6.
环球动态     
《重发科技》2010,(1):25-25,24
Sisu公司将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应用-3非道路领域 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有不同方法,不过,柴油机制造商都面临追求高燃油经济性或更低排放的选择。通常,制造商会选择两者的折衷方案。  相似文献   

17.
1我国重型车辆排放评估的现状汽车尾气已经被认为是城市大气的最大污染源。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已经开始执行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虽然我国排放法规制定起步比较晚,但是更新频率比较快。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排放法规可以达到与世界同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排放法规阶段轻型汽油车排放控制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轻型汽油车辆排放测试数据,研究了从国Ⅰ、国Ⅱ、国Ⅲ等3个排放法规阶段的排放控制技术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车辆排放控制水平起点高,实际认证车型排放量大大低于同期排放法规限值,同等级车型之间水平接近;最新车型排放控制技术整体接近国Ⅳ水平,为全国执行国Ⅳ法规奠定了基础.国Ⅱ车型与国Ⅲ车型劣化系数均大于法规推荐值1.2;国Ⅱ轻型客车的排放水平不够稳定,应加强对在用轻型客车排放的监管.自主品牌车型的排放略差于引进车型,应尽快提高我国排放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以应对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柴油车的排放质量是通过相应的测试方法来制定的,而测试技术的发展则应遵循排放法规的发展趋势,并适合国情,使之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了EURO-Ⅵ排放法规的特点,综述了直喷汽油机PM/PN形成机理,分析了喷油系统、燃烧系统、燃油以及控制策略等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结合目前发动机现有技术给出满足EURO-Ⅵ排放法规限值的技术路线。该研究有助于升级至EURO-Ⅵ排放法规的直喷汽油机技术路线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