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冬季节,大雾天气较多,给我们的行车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由于雾天的能见度较低,可视范围有限,驾驶员很难确定前后车辆的位置和距离,加之路面湿滑,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此提醒各位驾驶员朋友,在大雾天气里开车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石祥辉 《天津汽车》2010,(12):58-58
随着秋冬季节来临,大雾天气频繁出现,而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那么如何在大雾天气下安全行驶呢?文章给出了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冬季大雾及雾霾天气较多,雾天行车因能见度变差,影响到驾驶安全.因此,大雾天气,要掌握一些驾驶技巧,一方面减少外界可吸入颗粒物对自己健康的伤害,另一方面保证行驶安全. 1 不开车窗和天窗 雾天,不开车窗的状态下,车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污染物进入车内的数量会大为减少.同时,很多驾驶员习惯用开启天窗来进行换气.  相似文献   

4.
黄力 《汽车运用》2008,(3):35-35
驾车外出前。驾驶员对大风天气中行车注意事项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雨雪、大雾这类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天气条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错误认识:一是此类天候条件的事故发生率极低,从数据统计上看,完全没有必要太在意;二是过于自信且估计不到大风带来的威胁。但是我们还是要提醒自己,雨雪、雾天出现交通事故,大多是驾驶员的麻痹大意所致。如果这种心理继续用在大风天气行车中.可能发生的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追尾了。  相似文献   

5.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因驾驶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挡风玻璃内侧面上常常会蒙上一层薄薄的雾气,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对安全行车十分不利,特别是雨雾天气行车这一情况更严重。怎样消除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呢?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16,(11):50-51
冬季,降温、大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多发,能见度低,行车受此影响,驾驶人反应能力下降,辨别能力也下降,再加上盲目驾驶、路面湿滑等原因,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小的不良驾驶习惯,往往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随着夏季的来临,多雨天气成为许多司机驾车外出最头疼的事。睛,大雨天气不仅给车辆的制动效果、驾驶员的视线等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给行车安全以及行人的安全造成不确定的意外因素,根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驾车的交通事故率要比平常高出大约五倍。如何在雨季更好地驾驶好车辆,平安地出行,这就要求驾驶员在雨天一定要格外注意,集中精神,另外及时检查车辆的安全配置是否有效工作,对车辆及时检修和保养。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在我国现有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危险感知错误导致的比例占40%~45%,而由于不良天气导致的事故总量比正常情况下高出3~4倍;因此,研究驾驶员对不良天气的危险感知意义重大。对速度的感知能力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的重要指标。运用虚拟驾驶半实物仿真平台,检测晴雨雪等不同天气对驾驶员视觉感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雪天气比晴天时驾驶员的视觉感知车速低3%~17%。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11,(3):67-67
近日,烟台出现大雾天气,市区部分路段的能见度不到10米,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驾车上班的朋友,对安全行车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在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各位驾驶员要注意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驾驶员在行驶中,由于车辆自身、其它车辆、地形、地貌、建筑物的遮挡和车灯的影响,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些观察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视线盲区,而盲区内往往潜伏着突发险情,驾驶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提醒汽车驾驶员在通过或遇到视线盲区时一定要谨慎驾驶。  相似文献   

11.
雨天行车,对车辆和驾驶员都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是视线不良。下雨时,雨线和溅射到风挡玻璃上的雨水会阻挡驾驶员的前方视线。另外,为防止车内进雨,驾驶员一般把车窗紧闭,此时,车内、外温差较大,在风挡玻璃和车窗处很容易生成薄雾,从而加剧视线不良,妨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暴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容易导致驾驶操作失误。因此,遇到这些“天敌”时,要暂缓出行。如已在途中,则要针对不同天气,采取相应的对策。 暴雨 这是最常见的影响行车安全的天气。暴雨造成驾驶员视  相似文献   

13.
王飞 《驾驶园》2014,(1):60-61
<正>进入冬季后,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车辆养护与驾驶技巧都较其他季节更为重要。车窗除霜应利用外循环功能当气温骤变时,尤其在突然降雨后,会在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玻璃上笼罩一层雾气,有的车主采取开窗除雾法,有的车主用空调除雾法,有的车主用抹布擦。究竟哪种方法更有效呢?车窗玻璃与前后挡风玻璃起霜,  相似文献   

14.
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和行人少,驾驶员爱开快车.但因视线差且驾驶员易疲劳,使交通事故更易发生.因此,夜间驾驶汽车比白天更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5.
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驾驶员很容易疲劳。精神疲倦,往往会使驾驶员的视线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在午后,行车时驾驶员容易犯困打瞌睡,甚至出现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这时,勉强驾驶车辆就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行车,我们应尽量保持驾驶室内的空气畅通,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以防出现疲劳驾驶。一旦出现疲劳,就应及时停车休息,不能继续勉强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16.
驾车外出前,我们对大风天气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低于雨雪,大雾这类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天气条件的。究其原因,一是此类事故的发生率极低,从数据统计上看完全没有必要太在意,  相似文献   

17.
雾霾天气对驾驶员及交通安全的影响①视线差,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野受限对道路情况感知能力差,信息获取得少。对行人、车速、车间距的判断与控制不易把握。雾浓时更会造成看不清道路的宽窄曲直,辨不出东西南北方向的现象。②易产生疲劳驾驶。由于视线不清,加之雾使挡风玻璃上有水雾,驾驶员为看清路面不知不觉改变驾驶姿势,使身体前倾,头部凑近车前玻璃,这种不正常的驾驶姿势容易产生劳累.而且在打方向盘与使用制动时易造成操作不当或贻误处置时机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8.
交警提示     
《汽车与安全》2011,(3):67-68
大雾天气驾车"刽子手"近日,烟台出现大雾天气,市区部分路段的能见度不到10米,为城市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驾车上班的朋友,对安全行车来说,雾天是最恶劣的气候条件。国外称雾是道路上最凶狠的"刽子手",这是因为在雾天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且最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为此,交警部门提醒各位驾驶员要注意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9.
隆冬时节。中国北方多大雪纷飞,南方多寒雨绵绵的天气.在这种天气下紧闭车窗驾车。往往由于车内外温差大加湿气,造成玻璃起雾影响视线。这时,你除了祭出开暖气、开冷气、开窗这些老方法外。还可以用玻璃除雾剂敷上玻璃,在不开空调又不开窗的条件下,享受视线清透、安全驾车的快意。  相似文献   

20.
降雨是平时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天气。雨天环境的特殊性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对于雨天环境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驾驶员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通过对雨天条件下驾驶行为进行研究,明确降雨对于驾驶员的实际操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对降雨天气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具体分析,即驾驶员视野、轮胎抓地能力和道路功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