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影响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角度分析了上海港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现状,结合国际集装箱港口的竞争态势,找出上海港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上海国际集装箱港口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对于上海港参与国际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港口比较专题系列研究之二──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的类型和功能杜其东,陶其钧,汪诚彪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是上海市对外开放的门户。1993年上海港完成的吞吐量为17600万吨,吞吐量排名国际第三。但作为枢纽港,特别是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  相似文献   

3.
刘有钟 《集装箱化》2007,18(10):7-8
自从确定将上海港发展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以来,有不少人提出港口吞吐量中国际中转箱的比重应该作为衡量港口城市是否是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指标。笔者认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其港口应该重视发展中转运输服务,但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箱的运输服务容量应以满足国际干线班轮的需要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37亿吨,比2005年增长21.3%,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71.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0.1%,居世界第三位。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东南亚地区总裁柯文伟表示,虽然2007年5月新加坡港的船运集装箱吞吐量又创新高,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出口量增大,使上海港的增长速度更快。预计上海港在2008年就将取代新加坡港,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  相似文献   

6.
陈功  徐晶  周玉  周珏如 《中国水运》2004,(10):10-11
从上海港及周边各主要港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上海组合港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一、扩展港口腹地状况面临着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等周边大港抢占港口腹地货源的竞争压力,厦门港高度重视港口腹地问题,积极采取海铁联运手段扩展港口内陆腹地版图。自2004年下半年以来,厦门海铁联运从无到有,从零星运输到班列运输,已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厦门海铁联运运营范围基本在本省和江西省,主要运营方式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和进出  相似文献   

8.
戚秀莲  刘卫平 《集装箱化》1999,(3):25-26,33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国际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港口。经过多年的建设,上海港集装箱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的推进,有望从“量”到“质”,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推动港口发展新业态。近日,由上港集团主办、上港物流承办的上海港国际集拼中心业务推介会顺利召开。会上,上港物流分别与多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签订了“上海港国际集拼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上海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相似文献   

10.
全球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上海港提出的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就是要依托上海港口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港口装卸两端延伸物流服务,从而充分利用港口物流资源,将上海港建成东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发展腹地,走向国际,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综合运输网和信息网为支持,加速现代化国际型全功能的、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08,(7):67-69
上海港位于太平洋西岸,亚州大陆东缘,是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在我国沿长江产业带和沿海开放地带“T”字型的交汇处,处于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节点上。它以上海市为依托,以长江流域作后盾,经济腹地广阔,水陆空交通便利,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上海港是国际知名的通商口岸之一,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上海港与我国北起丹东、大连、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水运》2007,(7):63
上海港成为东北亚集装箱航班最密集港口今年上半年,上海港每月集装箱航班总量达2232班,已成为东北亚地区集装箱航班最密集的港口之一。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戌源介绍,200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航班密度已达每月2106班,其中超  相似文献   

13.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港口需求的增加、周边港口的日益发展、1.8万TEU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及40万t超大型散货船的问世,上海港自身的自然条件约束日益显现,尤其是发展的空间几乎枯竭。为了寻找上海港发展的出路,上海各方已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形成的共识是在横沙建港较为适宜。本文详细分析上海港面临的困境,并以上海横沙东滩为依托,构想了上海港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何竞 《珠江水运》2006,(2):50-50
上海港是国际大港,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中外船舶进出港口。它们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给日新月异的港口带来勃勃生机。仅妙趣横生、五花八门的各国船名中,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情趣。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2007,18(1):1-2
深水良港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必备实力。许培星局长指出,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港缺少深水岸线和深水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适应了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经营集约化的趋势。洋山港二期工程竣工使用,上海港的吞吐规模和运作层次显著提升,港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参与国际航运的竞争力将极大增强;目前包括世界前20大航运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在上海港开通航线,2006年新增国际航线30条,航班密度达到每月2173班次,其中国际航班978条,航线覆盖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航运要素进一步集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前3位,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1,港口集散功能达到世界水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水平已迈上新台阶,日益增强的港口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吞吐量世界第1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上海港与国外港口水水中转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瑶 《中国港口》2009,(12):8-11
一、上海港水水中转与国际大港比较体系的建立 本文选取欧洲港口作为主要比较对象,如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是欧洲的两个最大的港口,是水水中转运行最早同时也是最为先进的港口。将上海港的水水中转现状与这些国际中转大港进行比较.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内     
上海港颁布全国第一个港口章程 我国港口服务水平和法规规范加快与世界通行规则接轨。全国第一个港口章程《上海港口章程》近日颁布。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上海港口章程》的颁布,  相似文献   

19.
<正>开展国际中转箱运输是确立国际航运中心重要标志之一。 日前,就我国沿海大多数港口而言,仍然只是亚洲地区一些港口的喂给港。以上海港为例,1995年国际集装箱吞吐量153万标箱,但干线船舶运量仅17万TEU,只占11%。说明上海港仅仅是支线集散型港口。事实上,我国沿海港口也都是这种支线集散型港口。抓紧建设确立地区性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海上转运型港口),已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1996年初,中集总部已率先在上海港、青岛港开展了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 一、“国际中转箱”的概念问题 所谓“国际中转箱”,上海海关的定义是:由境外启运需经上海港换装国际航线船舶后继续运往第三国或地区指运口岸的集装箱。青岛海关的定义是:由境外以海运方式指运境内一个设立海关的口岸,换装运输工具后,不通过中国陆地再运往国外的集装箱。  相似文献   

20.
安东  程祖德 《中国水运》2006,6(9):206-207
以上海港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了上海港物流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港目前在港口物流量的规模和腹地经济实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港口物流发展速度和高附加值的国际物流的发展方面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